張謇開荒種棉的創舉

團結報黨派e家 發佈 2023-11-23T18:16:29.028812+00:00

張謇提起「大開荒」,很多人都會想到南泥灣,然而清末狀元張謇倡導開荒種棉,在沿海開荒共達2000多萬畝,其過程和方法,卻鮮為人知。張謇辭官回鄉後,轉向實業救國。其最有影響的實業就是創辦大生紗廠。

張謇

提起「大開荒」,很多人都會想到南泥灣,然而清末狀元張謇倡導開荒種棉,在沿海開荒共達2000多萬畝,其過程和方法,卻鮮為人知。

張謇辭官回鄉後,轉向實業救國。其最有影響的實業就是創辦大生紗廠。「大生」之名,來自《易經》中「天地之大德曰生」,其內涵就是:保證百姓的生活是硬道理,是大德。

張謇於1895年開始籌辦大生紗廠,次年購地建廠。1898年,張謇領回湖北官紗局存滬未用的紗機20400錠,作價25萬兩白銀,作為官股,次年春,大生紗廠開始生產。機器一轉,用棉不斷。要從根本上解決紗廠的用棉,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在本地大量種植棉花。民以食為天,南通一帶,糧田本來就寶貴,會有多少人願意把糧田改為棉田呢?種植棉花,能不能另闢蹊徑?

筆者閱讀民國時期的報刊,在1937年5月創刊於上海的《中國新農業》第一卷第四期,讀到東台裕華鎮(今屬大豐)商記墾團工墾處陳虛谷的文章《鹽墾公司生地墾熟法》,結合此前看到的關於鹽墾的專著或論文,基本集中於闡述廢灶興墾的原因、各墾牧公司成立的經過、意義以及先驅張謇在廢灶興墾中的歷史作用等,對張謇開荒種棉的創舉,很少有人關注,對開荒種棉的具體舉措,更是少有人知。

據《鹽墾公司生地墾熟法》記載:「我國南黃海一帶,所有海灘,因淤沙之積,漸次外漲。往昔該項地段,雖或有人向政府報價收買,或作鹽場,但加以開墾者,則寥若晨星。上止有天,下止有海。為時稍久,雜草叢生,為一般禽獸棲息而已。南通張季直先生……見此荒灘大可利用,經之營之定能成為良田。乃集資創通海墾牧公司,從事開墾畜牧。」

上述文字表明:張謇經過呂四看到大片荒灘,有了開發利用的願景,於是集資創通海墾牧公司,對荒灘進行開墾利用。1901年,通海墾牧公司正式成立。為什麼叫「墾牧」?「墾效遲,非五年、十年、十五年不為功,牧牛牧羊,但需有草,收效可速,以速代遲,能為經濟周轉計也」。可見,張謇將公司定名為「墾牧公司」,與開墾荒灘緊密相關。

張謇是我國近代精通農墾水利的專家,諳熟海塗農墾開發的特點,他實施的生地墾熟,據《鹽墾公司生地墾熟法》記載,分為蓄淡除咸、種青、開溝分壟、開生、整地、蓋草、墾後處理等階段。

生地墾熟的第一階段是蓄淡除咸,「將所墾之地,沿海圍以大堤,防海水之浸入。在已圍之地內,再分築格堤……格堤之兩旁,均開河渠,既利於水利,復可從事蓄魚。更測地形之高低,河渠之端,安以水閘或涵洞,外通於海。該項水閘涵洞均可隨時啟閉之,啟可出水,閉可蓄水。如此鹹水不得入,淡水可蓄……不數年,土質即可漸次淋淡矣。」

第二階段是種青。種青一般在二年蓄淡之後。「有種蘆葦者,有種茅草者,三數年後,根相結……倘土質優良,則所種植物必茂……所植青物,多蓄數年,則土質更佳。」種青為牛、羊提供了豐富的草料,奠定了牧業的基礎。

第三階段是開溝分壟。「已長成葦草或茅草之盪地,經若干年以後……可在每一格堤之內分成若干段,每段開橫河,中端通於河渠。再每一段內分成若干壟,壟與壟之間均須開以明溝。溝之後一端通橫河,他端因沿橫河,須築通道而利交通也……至分壟之大小……以廿畝或廿五畝較為適中。」

第四階段是開生。「開生雲者,第一次整地也。開生之法有耕生與壓生之別。耕生雲者,於每年春間,將未經種植之盪地,利用牛馬之力,以犁普遍翻耕之,耕成條狀之泥塊……壓生者,於秋後在盪地上鋪蓋草一層,再將每壟兩邊明溝取泥滿鋪草上,厚約尺許,將泥塊用人工敲細之,待翌年春季播種作物以後,再蓋草一層。」

第五階段是整地。「地形低洼者,填高之。地形太高者,耙平之。每壟橫分成若干段。每段每條開以淋溝,深五六寸,闊尺許。可利用鐵鎬或鐵鍬築成之。兩端則通之明溝。如此則雨後不致積水而損禾苗也。收穫之後,即可將淋溝之兩端塞滿之,使田間之肥分不致流出而保地力。」

第六階段是蓋草。「開生之後可供多年之種植,而無須蓋草者也。倘青之生長為時甚暫,則地力尚未充足,而每年均須蓋草,以補地力之不足……蓋草時期,有行之冬季者,名曰冬蓋,其利益在冬寒之季節能保地溫,而使生長于田間有益於土質之雜草不致凍死而免絕種。行之於春間作物播種以後者,曰春蓋,其利益究不如冬蓋之為多。」

第七階段是墾後處理。「開墾之後,宜將明溝漸次開闊,以取出之泥土,加高田面,視地力之肥瘠而施行蓋草工作。並漸次培種苜蓿,若苜蓿能遍生田間,即為成熟之表現。此種苜蓿於每年秋後生長,至翌年四五月成熟。適為種植作物之時,正可將其莖葉作為綠肥。其根部更有根瘤菌能吸收氮氣以增田肥。至其種子,更無須收藏,秋後自能生長。亦竟有較老之種子,雖隔年仍能生長。一經生長,自可按年不絕種也。」

張謇於1901年聯合湯壽潛、李審之、何嗣焜、鄭孝胥、羅振玉等創辦通海墾牧公司,經過多年的艱辛努力,將張謇曾描述的「鳧雁成群飛鳴於側,獐兔縱橫決起於前,終日不見一人。夏夜,則見照蟛蜞之火,繁若星點而已」的荒灘草盪,改造成農田生態系統,成為張謇描述的「各堤之內,棲人有屋,待客有堂,儲物有倉,種蔬有圃,佃有廬舍,商有廛市,行有塗梁」的紡織企業的原料基地,有效地擴充大生紡織企業的原料來源。

1903年,張謇又在呂四創辦同仁泰鹽業公司,實行鹽政改革,以先進的板曬鹽工藝替代落後的草煎鹽,空出草盪的土地資源,提供給通海墾牧公司開荒種棉,這一創舉,其楷模作用推動了整個蘇北海塗開發事業的發展。「從1901年至1922年,蘇北農村先後湧現了45個墾殖類公司,至1935年,先後創立的墾殖類公司的數量已達77個。其中擁田萬畝以上的公司有40餘個,擁田10萬畝以上的大公司18個。」「一大批原先奴隸式的鹽場灶民改變了身份,成為有一定生產資料的公司佃農……墾區2000多萬畝土地的開發,也使原來缺乏生產資料,謀生艱難的海門、啟東、崇明、南通農民大量移居墾區,在原先的濱海荒灘上建起新式農村,促進了蘇北沿海地區農業的發展。」

張謇曾說:「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利用沿海灘涂開荒種棉,顯然是高瞻遠矚的。(夏俊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