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傳統經典?中華書局「中華經典通識」第二輯新書發布

錢江晚報 發佈 2023-11-25T06:40:41.201332+00:00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宋浩從《世說新語》《本草綱目》到《周易》,沒有古籍基礎的人怎麼把這些讀懂、讀透?中華書局「中華經典通識」叢書,邀請當代名家「大家寫小書」,引導大眾了解傳統經典。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宋浩

從《世說新語》《本草綱目》到《周易》,沒有古籍基礎的人怎麼把這些讀懂、讀透?中華書局「中華經典通識」叢書,邀請當代名家「大家寫小書」,引導大眾了解傳統經典。

繼去年「中華經典通識」第一輯後,6月27日,「讓經典融入身心——『中華經典通識』(第二輯)新書發布會」在上海舉行。第二輯包括:復旦大學王振復教授著《〈周易〉通識》,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家葵著《〈本草綱目〉通識》,同濟大學教授劉強著《〈世說新語〉通識》,復旦大學副教授許蔚著《〈三國演義〉通識》,北京大學周興陸教授著《〈唐詩三百首〉通識》五種,將於7月上架。

「中華經典通識」第二輯

「中華經典通識」叢書立足大眾。去年第一輯已推出《老子》通識、《莊子》通識、《資治通鑑》通識、《西遊記》通識、《紅樓夢》通識,由文科資深教授張國剛、復旦大學教授郭永秉、復旦大學教授陳引馳、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竺洪波、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詹丹等解讀。去年,叢書入選了「中國好書」「中國出版集團年度好書」等榜單,已三次印刷。

復旦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教育部長江學者,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陳引馳教授

叢書的主編為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陳引馳教授。為了保證整套叢書的品質和權威性,「通識」系列的作者都是該領域卓有建樹的一線學者,寫作要求言必有據,力求兼具學術嚴謹性與通俗易懂,將學術成果變為公共知識,將傳統經典變成國人通識。

從經典作品的誕生、流傳、內涵,到它對中國文化、世界文明的影響,乃至當下前沿學術成果,都以淺顯的語言濃縮在一本書中,相當於走入學者們的課堂。中華書局總編輯尹濤認為,這些通識作品,「不僅傳授『真知』,還傳遞學者對人生、對學術的思考與『智慧』。我感覺每一本書都是有個性、有生命的。」

以《〈世說新語〉通識》為例,作者劉強教授提到,要認識到《世說新語》不是單純的小說,它應該是一個貫通「子」和「史」兩大部類的文本。另一方面,魏晉名士風流的小故事大家喜聞樂見,但很難被效仿,因此他試圖把飲酒之風、任誕之風、服藥之風等拉到一個相對合乎理性的價值中。比如「王子猷雪夜訪戴」,帶來的是一種美的、自由的愉悅。也正因此,他將《世說新語》中從未出現過的人物——陶淵明,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扭結點:「我認為陶淵明才是真正的魏晉風度的集大成者。」

同濟大學教授劉強

第二輯之所以選擇《周易》等五部作品,主編陳引馳說,不是因為它是經典而選擇,而是這些經典給我們傳遞了很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密碼,呈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要素,跟我們的身心發展密切相關,也很有幫助:

《周易》代表了中國人的信仰,體現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世說新語》代表了中古精英的思想世界和為人風度;《唐詩三百首》雖是清人編選的書,與早期的經典不同,但影響很大,唐詩也很好呈現了中國人的情感世界;《三國演義》代表了古代普通的平民階層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本草綱目》包含著豐富的藥物學及科學內容,代表了中國人對醫學本草的認識,對自己身體的關注。

復旦大學教授陳正宏作為嘉賓,他在現場提到:「就我的經驗而言,對小孩子或非專業的成年人來說,經典是需要導讀的。我小時候讀《史記》,打開第一冊,讀不下去,我是通過看了一本胡佩韋寫的《司馬遷和史記》的小冊子克服閱讀障礙、培養興趣的。

復旦大學教授陳正宏

「我上大學後,喜歡聽很多課程,不管什麼專業,我特別喜歡聽開學第一堂課,因為第一堂課是這門學科的導讀課,相當於通識課,介紹了學科最基本的學術史和基本方法論,也最能顯出老師的水平。」

經典需要導讀,而且需要名家導讀。陳正宏提到,日本「岩波文庫」就是很好的例子。當然,對於學者來說,怎麼面向大眾寫好通識讀物,也是有難度的。同時,作為《〈史記〉通識》的作者,他表示自己也在奮力寫作中。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