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雲從何而來

渭南科普 發佈 2023-12-01T04:26:36.005646+00:00

「棉花糖」「冰淇淋」「中國地圖」……這幾天,北京蔚藍的天空中,多姿多彩的雲霸屏了朋友圈:北京的雲真美!現在,是北京觀雲好時節嗎?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雲的種類又有多少?6月12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朱定真接受科普時報記者採訪,為公眾解疑釋惑。

「棉花糖」「冰淇淋」「中國地圖」……這幾天,北京蔚藍的天空中,多姿多彩的雲霸屏了朋友圈:北京的雲真美!現在,是北京觀雲好時節嗎?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雲的種類又有多少?6月12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朱定真接受科普時報記者採訪,為公眾解疑釋惑。

豐富水汽加高空冷渦形成對流雲

「所謂觀雲的好時節,主要看你想看什麼樣的雲,如果是看藍天白雲,肯定是在秋季,天高雲淡,看雲相對比較好。現在是初夏時節,北京常常處在高空北風路徑上,此時天氣晴朗為主,又不時地有短暫午後雷陣雨刷洗天空,並且帶來了水汽,使得天空背景更加清澈,天空中的雲要比其他時候更豐富多彩。」朱定真解釋,最近東北地區高空冷渦天氣的存在,會使高空大氣溫度明顯偏低,從而使高低空氣溫差變大而造成大氣的不穩定,此時極易產生空氣上下的熱對流。夏季強烈輻射導致低層空氣受熱上升,遇高層冷空氣凝結後便形成雲。午後對流可以發展到很高的高空,會形成如山似塔的積雨雲,帶來雷雨等強對流天氣。

目前,北方午後經常會有雷陣雨,使地面存在水汽蒸騰效果。相對來講,蒸發到空中的水汽比較豐富,再加上這些天,高空冷渦相對穩定輸送來了有利於凝結成雲的冷氣流,所以,公眾便有機會看到了多姿多彩、形態各異的對流雲。

朱定真說,雖然東北高空冷渦天氣四季都有,但初夏時節與地面輻射增溫相遇往往表現得更突出,極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氣流上升運動。

形態各異多達30種

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朱定真介紹說,簡單而言,雲是大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不同形狀的小冰晶,混合組成的飄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雲隨著氣流的變化可以形成各種形狀,因其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態、物理過程等而分為「三族」「十屬」近30種。「實際上,一年四季的雲,由於不同地理位置,受地形地勢的影響,雲也會有明顯差異。」朱定真說。

長期的觀測和實踐表明,雲的產生和消散以及各類雲之間的演變和轉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條件和大氣運動的條件下進行的。朱定真告訴記者,人們雖然看不見天空中的水汽,也看不見大氣運動,但從雲的生消演變中,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氣運動的一舉一動,而水汽和大氣運動對預測雨、雪、冰雹等天氣現象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看雲識天氣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經驗,並將其編成諺語。那麼,它們真實可信嗎?

「這些諺語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朱定真舉例,比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當早晨東方無雲,西方有雲,陽光照到雲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陰雨系統移來,加上白天空氣一般不大穩定,天氣將會轉陰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邊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對流減弱,形成彩霞的東方雲層,將更向東方移動或趨於消散,預示著天晴。

在暖季的早晨,如天邊出現了堡狀雲,表示這個高度上的潮濕氣層已經很不穩定。到了午間,積累了足夠熱量的低層對流一旦發展,上下不穩定的層次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強烈的對流運動,形成積雨雲而發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的諺語。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