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水岸邊現大簇福壽螺卵,疾控提示勿食用!

健康時報 發佈 2023-12-03T05:28:33.167234+00:00

「如果家中幼童等因好奇接觸了螺卵,並接觸到了其液體,需要儘快用75%醫用酒精擦拭手部皮膚,避免寄生蟲感染。」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劉穎琪)「如果家中幼童等因好奇接觸了螺卵,並接觸到了其液體,需要儘快用75%醫用酒精擦拭手部皮膚,避免寄生蟲感染。」近期,上海、安徽、江蘇、山東等多地出現福壽螺卵。各地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提示市民,如果看到福壽螺卵千萬不要食用。

「家門口有條河道,近幾天晚上遛彎的時候發現,岸邊地方有好多艷粉色的東西,近看密密麻麻,密集恐懼症要犯了。後來,家裡老人說是福壽螺卵,還提示了家裡幼童千萬別因為顏色鮮艷而觸碰。」家住山東省菏澤市的曹先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6月23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陳巧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採訪時強調,目前市面上的福壽螺主要是代替田螺而引發的食品安全風險,消費者需謹慎辨別。

每年4至6月是福壽螺產卵、孵化的高峰期,對此上海江橋鎮水務管理所水資源管理科工作人員提示,由於福壽螺卵裡面含有大量寄生蟲,市民朋友如果看到福壽螺卵千萬不要食用。此外,福建省福州市、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等地的疾控中心均陸續發文提示,市民不要輕易觸碰福壽螺,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寄生蟲疾病,病情嚴重可致死。意外接觸螺卵及時消毒,體型大尾部扁平的「田螺」慎買

陳巧指出,近期多地出現的福壽螺卵,如果在水邊碎裂,其卵殼殘留在水中會影響水質,福壽螺的卵本身有寄生蟲,一旦接觸後可能有感染的風險,在去除螺卵時建議不直接用手接觸,或者戴手套。如果家中幼童等因好奇接觸了螺卵,並接觸到了其液體,需要儘快用75%醫用酒精擦拭手部皮膚,避免寄生蟲感染

陳巧建議,喜歡吃螺肉的人群在選購田螺時,其居家烹飪相對安全。此外,由於福壽螺繁殖能力強,產量巨大,價格相對便宜,存在部分商家以福壽螺代替田螺進行烹飪後銷售的情況。如果蒸煮不夠完全或者是生食,其食品安全隱患極大。從外觀來看,福壽螺與田螺較為容易區分,福壽螺的體型比田螺大,而且尾部較短平,田螺則體型較小,錐尾比較突出,消費者在選購時,需格外警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