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設計(Designing Design)》書評:原研哉的設計思想導讀

萬物雲聯網 發佈 2023-12-06T02:00:50.785125+00:00

《設計設計(Designing Design)》介紹《設計設計(Designing Design)》《Designing Design》是由日本設計師原研哉(Kenya Hara)所著。這本書探討了設計的本質、設計思維的重要性以及設計對於社會和文化的作用。

《設計設計(Designing Design)》介紹

《Designing Design》是由日本設計師原研哉(Kenya Hara)所著。這本書探討了設計的本質、設計思維的重要性以及設計對於社會和文化的作用。以下是該書的主要內容介紹、重要觀點和論述總結:

1. 設計的本質:書中強調設計的本質是創造性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原研哉認為設計不僅僅是外表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解決實際問題並傳達信息和價值觀。

2. 設計思維:原研哉認為設計思維是一種跨學科的思維方式,它能夠促使創新和創造性解決方案的產生。他強調了將設計思維應用於各行各業的重要性,不僅僅局限於產品設計領域。

3. 空白的設計:原研哉提出了「空白的設計」的概念,強調了留白和空間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提供留白的設計,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其中發現和創造意義。

4. 和諧的設計:書中探討了設計與自然、文化和社會之間的關係。原研哉認為設計應該與自然相協調,回應和尊重當地的文化和社會價值觀。

5. 設計的社會責任:原研哉認為設計師有責任設計出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他強調了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並呼籲設計界應該更加關注社會和環境問題。

總的來說,《Designing Design》通過分析設計的本質、設計思維和設計與社會的關係,探討了設計對於個人、社會和文化的重要性。書中的觀點強調了設計的綜合性和設計師的責任,在設計過程中注重創新、和諧和社會價值。這些觀點和論述對於設計師、學者和對設計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讀者可以從Kenya Hara所著的《Designing Design》一書中學習和了解到以下知識、理論和思想:

1. 設計的本質:書中深入探討了設計的本質是什麼,強調設計是創造性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 設計思維:書中介紹了設計思維的重要性,並闡述了如何運用設計思維來創新和解決問題。

3. 空白與留白:書中提出了「空白的設計」和留白的重要性,認為通過留白的設計可以幫助人們自由地發現和創造意義。

4. 文化與設計:書中探討了設計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強調了設計應該回應和尊重當地的文化和社會價值觀。

5. 可持續發展:書中關注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呼籲設計師應該更加關注社會和環境問題。

6. 設計的社會責任:書中強調了設計師有責任設計出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呼籲設計界關注社會問題。

通過閱讀《Designing Design》,讀者可以獲得更深入的設計理論和思想,理解設計的綜合性和設計對社會的影響。此外,讀者還能夠學習到如何應用設計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並思考設計在提升文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第一章:重新設計21世紀的日常用品

《Designing Design》一書中的「1 RE-DESIGN Daily Products of the 21st Century」章節主要探討了重新設計21世紀日常產品的重要性和挑戰。

主要觀點和論述總結如下:

1. 反思傳統產品設計方法:章節開頭,作者提出了對傳統產品設計方法的反思,認為在21世紀,設計師需要擺脫慣性思維和固有的設計範式,去重新審視和設計日常產品。

2. 從功能到形式:作者提出了將產品設計從以功能為中心轉向強調形式和體驗的觀點。他認為,產品設計的目標不僅僅是解決問題,更應關注人類對產品的情感和感覺體驗。

3. 追求簡單和純粹:作者強調追求簡單和純粹的設計理念,認為簡潔的設計可以幫助用戶更加直觀地理解和使用產品。

4. 強調空間感和留白:在論述中,作者強調了空間感和留白的重要性,認為留白可以為產品帶來更高的美感和藝術性。

5. 設計傳統的延續與創新:作者提到了對傳統的設計元素和手法的延續與創新,並強調了設計師在重新設計日常產品時需要注重平衡。

總的來說,這一章節主要探討了重新設計21世紀日常產品的思考和方法。作者強調了設計師需摒棄慣性思維,注重形式和體驗,追求簡單和純粹,注重空間感和留白,並在設計中同時延續傳統和創新創造。通過重新審視和設計日常產品,設計師可以創造更具美感和功能性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

第二章: 觸覺喚醒感官

《Designing Design》一書中的「2 HAPTIC Awakening the Senses」章節主要探討了觸覺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觸覺來喚醒用戶的感官體驗。

主要觀點和論述總結如下:

1. 觸覺的重要性:作者認為觸覺是一種被忽視的感官,然而在設計中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觸覺,設計師可以傳達更多的信息和情感,使用戶產生更為深入和有意義的體驗。

2. 設計與身體的關係:作者強調設計與人體的關係,認為設計需要考慮人體的感官、動作和情感反應。通過與身體的互動,設計可以更有效地傳達信息和實現其目標。

3. 探索材料和工藝:本章節還介紹了設計師在追求觸覺體驗時需要探索材料和工藝的重要性。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運用不同的工藝,可以為產品帶來獨特的觸感,激發用戶的感官體驗。

4. 設計的觸感語言:作者討論了設計的觸感語言,即通過材料、形狀、紋理等設計元素來傳達觸覺感受。他強調了觸覺語言的多樣性和創造力,並提出了設計師應該在觸覺上不斷創新和突破的觀點。

總的來說,這一章節主要探討了觸覺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和運用。作者強調了觸覺是一種被忽視但十分重要的感官,在設計中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設計與身體的關係、探索材料和工藝,以及創造觸感語言,設計師可以喚醒用戶的感官體驗,創造更具觸覺魅力的產品。

第三章:感知意識-引起人們興趣的媒介

《Designing Design》中的「3 SENSEWARE Medium That Intrigues Man」章節主要探討了設計中引發人類興趣的媒介。

主要觀點和論述總結如下:

1. 人類感官的重要性:作者認為人類感官在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師應該尊重和關注人的感官需求。人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設計師需要通過不同的媒介來激發人類感官。

2. 設計媒介的特點:本章節探討了四種主要的設計媒介,即物質、聲音、動作和空間。作者認為這些媒介能夠刺激人類的感官,引發人類的興趣和關注。他提倡設計師應該根據不同媒介的特點來選擇和運用,以實現更好的設計效果。

3. 媒介的交互:本章節還強調了媒介之間的交互對於設計的重要性。作者指出,不同媒介之間的交互可以創造更具深度和複雜性的體驗。例如,聲音和空間的交互可以產生音樂,物質和動作的交互可以創造出具有質感的物體。

總的來說,這一章節主要探討了設計中引發人類興趣的媒介。作者強調了人類感官的重要性,以及設計媒介的特點和交互。設計師應該關注人的感官需求,選擇恰當的媒介來引發人類的興趣。不同媒介之間的交互可以創造更具深度和複雜性的體驗。通過運用媒介的特點和交互,設計師可以實現更好的設計效果。

第四章:白色

《Designing Design》中的「4 WHITE」章節主要探討了白色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以及白色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主要觀點和論述總結如下:

1. 白色的象徵意義:作者認為白色是一種具有純潔、平靜和空靈的顏色。它是一種無色的顏色,可以容納一切其他顏色,從而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和空間。

2. 白色的功能:本章節探討了白色在設計中的功能。作者指出,白色可以起到連接和整合的作用,它可以去除雜亂的因素,凸顯設計的本質和特點。白色還可以創造空間感和平衡感,使設計更具美感和舒適性。

3. 白色的質感:作者強調了白色的質感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他討論了白色的光澤、紋理和質地等方面,以及如何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藝來實現白色的質感效果。

4. 白色的應用:本章節還介紹了白色在設計中的應用。作者通過展示一系列使用白色的設計案例,探討了白色如何在不同的領域和場景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包括建築、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等。

總的來說,這一章節主要探討了白色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和特點。作者強調了白色的象徵意義、功能和質感,並通過實際案例展示了白色在設計中的應用。白色可以起到連接和整合的作用,創造空間感和平衡感,使設計更具美感和舒適性。它是一種多變的顏色,可以在不同的領域和場景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第五章: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從無到有

《Designing Design》中的「5 MUJI Nothing, Yet Everything」章節主要介紹了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的設計理念和哲學。

主要內容介紹、重要觀點和論述總結如下:

1. 無印良品的設計哲學:文章介紹了無印良品對於設計的理解和追求。無印良品的設計哲學是追求簡潔、實用和自然的設計風格,他們的設計理念是將「無印良品」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 「無印良品」的意義:無印良品通過簡約、實用的設計,追求「從無到有」的創造,與「從有到無」的消費主義相對立。他們認為,只有摒棄多餘的裝飾和過度設計,才能真實地體驗產品的本質和真實性。

3. 設計的平衡:無印良品強調設計的平衡和整體性。他們追求的是人與物之間的和諧關係,設計要儘量減去多餘的元素和冗長的設計,讓產品本身更加突出。

4. 自然與文化:無印良品主張恢復人與自然的聯繫,並將自然融入到設計中。他們認為,設計應該尊重自然的規律和節奏,不僅要追求實用性,還要儘可能地保護環境和資源。

總的來說,《Designing Design》中的「5 MUJI: Nothing, Yet Everything」章節主要闡述了無印良品的設計理念和哲學。無印良品追求簡潔、實用和自然的設計風格,強調從消費主義中解放出來,摒棄多餘的裝飾和過度設計。他們追求設計的平衡和整體性,將自然和文化融入到設計中。無印良品提倡回歸本真的生活方式,通過設計來實現簡單、自然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第六章:從亞洲一角看世界

《Designing Design》一書中的「6 VIEWING THE WORLD FROM THE TIP OF ASIA」章節由日本設計師原研哉(Kenya Hara)所著。本章主要討論了亞洲文化以及設計在全球背景下的地位和影響。

重要觀點和論述:

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亞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之一,地理位置決定了亞洲文化和設計對世界的影響力。作者認為,地理位置可以塑造文化價值觀和美學觀點,並提出了「從亞洲的最尖端看世界」的概念,強調亞洲視角的獨特性。

2. 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作者從日本的建築傳統出發,探討了建築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他強調了自然環境對設計帶來的啟發和影響,並提出了設計應該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理念。

3. 文化的不可見性:作者認為,亞洲文化中最重要的特點是其不可見性。他指出,「空間」的概念在亞洲文化中非常重要,這與西方文化中物質的重視形成了鮮明對比。而設計師應該學會從亞洲文化的角度來思考和看待世界。

4. 設計的社會角色:作者認為,設計師應該承擔起推動社會進步和改變的責任,而不僅僅是創造美麗的產品或界面。他呼籲設計師要關注產品的社會和環境影響,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總結:

本章主要介紹了亞洲文化和設計在全球背景下的地位和影響。作者強調亞洲視角的獨特性,探討了建築與自然的關係,討論了文化的不可見性,並呼籲設計師承擔社會責任。通過這些觀點和論述,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亞洲文化和設計的特點,並思考設計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第七章:EXFORMATION(信息留白)

《Designing Design》中的「7 EXFORMATION」章節是Kenya Hara探討設計中「Exformation」的重要章節。

在這一章中,Hara進一步闡述了他對Exformation的理解和應用。他認為,Exformation是設計中一種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可以通過刻意的信息缺席和省略來傳達出更深層次和有啟發性的信息。

Hara提到,傳統的設計思考通常聚焦在信息的傳達和呈現上,而忽略了信息之間的缺席和省略。他認為,當設計師能夠意識到並利用Exformation時,設計可以變得更加深邃、有溫度和豐富。

在這個章節中,Hara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來闡述Exformation的運用。他從展示設計作品中故意省略的一部分開始,表達了通過留白和不完整展示來激發用戶的思考和想像力。

Hara還強調了Exformation和日本傳統文化的關係。他提及了茶道的體驗,認為茶道體現了Exformation的理念,尤其是在茶碗的設計和製作中,故意製造不完美和留白的空間,使觀者能夠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想像來賦予茶碗以更深層次的意義。

總結來說,Hara在這一章節中重點介紹了Exformation的概念和應用方法。他認為,通過故意的信息缺席和省略,在設計中可以呈現出更有深度和啟發性的體驗。他提倡設計師關注信息之間的關係,利用留白和不完整來激發用戶的思考和想像力。同時,他強調了Exformation與日本傳統文化的關係,展示了這一理念在茶道等傳統藝術中的應用。

第八章:什麼是設計?

Kenya Hara是一位日本設計師,他的著作《Designing Design》是探討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的經典之作。其中的「8 WHAT IS DESIGN?」章節是整本書的核心部分,以下是該章節的主要內容介紹、重要觀點和論述總結:

該章節主要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設計究竟是什麼?作者通過漫長而深入的思考,總結出一系列關於設計的重要觀點和理念。

1. 設計的本質:作者認為設計是一種「提問」的行為,它通過加入人類文化與生活中的元素,使得問題更有意義並引發人們的思考。

2. 設計的價值:設計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心靈震撼的體驗和希望。設計應該具有審美的力量,能夠引發人們的情感和共鳴。

3. 設計的時代性:設計是與時俱進的,它應該與時代精神相契合,並能夠回應當代社會和文化的需求和挑戰。

4. 未完成性與開放性:作者強調設計應該是未完成的、開放的。它需要為用戶提供發散思維的空間,以及多種可能性和創造力的發揮。

5. 設計的沉思與反思:設計師應該具備沉思和反思的能力,思考設計的根本問題和設計決策的合理性。

總結來說,該章節旨在探討設計的本質、價值和時代性,並強調設計的開放性、未完成性以及設計師的反思能力。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啟發性的思考框架,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實踐設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