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刷新》:微軟「撥亂反正」的關鍵幾步

極客公園 發佈 2023-12-07T00:23:12.318368+00:00

人們羨慕微軟用 100 億美元投資壓中了未來,打亂了原本 AI 技術儲備領先的谷歌的陣腳。這家存在了 48 年的巨頭,是 Open AI 的最大外部股東、算力提供者。讓人忍不住想追問的是:作為一家巨頭,微軟為何能夠克服創新者窘境,再次引領科技變革?

人們羨慕微軟用 100 億美元投資壓中了未來,打亂了原本 AI 技術儲備領先的谷歌的陣腳。這家存在了 48 年的巨頭,是 Open AI 的最大外部股東、算力提供者。

讓人忍不住想追問的是:作為一家巨頭,微軟為何能夠克服創新者窘境,再次引領科技變革?此時,重讀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在 2018 年出版《刷新》正是最適合的時間。出身印度的他是微軟第三任 CEO,出版於 2018 年的《刷新》是他對轉型過程的記錄。

據薩提亞所寫,彼時的微軟正處於「大戰的迷霧」之中——一方面,公司正處於撥亂反正的階段,從效仿他人到找回自己,公司正在經歷必經的陣痛期;另一方面,AlphaGO 已經橫空出世,並在圍棋中戰勝了人類高手,以技術刷新了人類的想像,這更加堅定了微軟將 AI 作為與量子計算、XR 並列為三大前沿技術方向進行投資,並堅信未來的 AI,應該是智能助理的樣式。

在近期一次採訪中,薩提亞形容,OpenAI 本身是一家非常使命驅動的公司,能夠找到一個理解這一點的合作夥伴非常重要。微軟在這一點恰好與之契合,因為在薩提亞重振微軟的過程中,他首先進行、也持續深入的便是重新定義公司的使命、以使命感驅動所有員工。

近期媒體報導,在爭取潛在客戶上,微軟和 Open AI 未來可能會面臨競爭關係。需要使用大模型的公司可能會在兩者提供的服務間挑選。

不過以納德拉對於建立合作夥伴的態度,提前預知這一風險可能並不會太影響與 OpenAI 緊密合作的態度——幾年前正是他面對內部的質疑,一舉推進了對 OpenAI 的合作。

合作是一場旅程,他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可能的變化,「即便雙方都有最好的意願,合作中有時也會出差錯,甚至還會陷入僵局。有時候,你需要通過一種新的視角來審視已有的關係……明天總會有機會創造新的機遇。」


01 成為別人,不如成為自己

「找回微軟的靈魂」

2014 年的微軟正處於「迷霧」之中——彼時,蘋果開啟了全新移動網際網路的變革,一夕之間,創立 30 多年的微軟從王者寶座跌落,並正因錯失移動手機時代而焦慮——為了重掌移動時代的話語權,時任 CEO 鮑爾默不顧董事會反對併購了手機廠商諾基亞——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場併購的失敗。

實際上,鮑爾默的接棒者、微軟史上第三位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在這場併購諾基亞的決議中投了反對票。理由是:這樣的競爭是出於「嫉妒」,而嫉妒是「消極的、外部導向的,而不是內部驅動」,他認為,這並不會讓微軟在重生的道路上走太遠。

適逢 CEO 換屆,在候選高管提交給董事會的備忘錄中,納德拉的主題是呼籲「微軟的重生」。所謂重生,就是要找回微軟的靈魂。微軟以辦公軟體起家,長於產品。但在那些年,它多次效仿其他公司——看見谷歌做搜尋引擎取得巨大成功,於是微軟也做搜尋引擎;看見 iPhone 引領智慧型手機的潮流,於是微軟也嘗試去做智慧型手機。

此時的微軟,迫切需要「找回自己」。於是,能夠帶頭叩問出「我是誰」、「我們為何而存在」的納德拉,毫無疑問成為了最合時宜的掌舵者。


02 以使命感和自豪驅動:

用當年引領計算機革命的精神,「重塑生產力」

早在鮑爾默時期,鮑爾默曾總結了 3C 原則,認為實現一個目標,需要有三個同心環般的要素共同發揮作用:最外層是振奮人心的概念,中間層是成功所需要的能力,最裡層的靶心是新想法和新方法所匹配的文化。

納德拉選擇將文化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他對員工們說,我們花太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所以工作應該有更深刻的意義。他要求員工去想內心深處對什麼最有熱情。

避免以競爭驅動,而是以使命感和自豪驅動。微軟曾經以引領個人計算機革命而自豪,「技術無非就是那些開發它的人的共同靈魂」,是什麼激勵當年的微軟開發個人電腦?這個動力在新的時代可以怎樣激勵微軟?納德拉給出的回答是——打造可以賦能他人的產品。他也將這種靈魂表述為「技術的全民化」。

薩提亞上任後,他提出了「移動為先,云為先」來作為微軟的全新目標,不是以手機、計算機這樣的終端硬體為錨點,而是致力於計算、突出數位化帶來的下一代體驗。

「我們將重塑生產力,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表達他自己內心「微軟的靈魂」當他第一次玩智能眼鏡 HoloLens 時,想到的是它可以如何用於企業、學校和醫院,而不僅僅是玩《我的世界》多麼有趣。


03 開放心態、多談合作:

「合作夥伴幫助我們找到我們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新機遇。」

文化重建之後的微軟,一改往日固有形象開始與曾經的對手們合作,對合作保持了更開放的心態:與移動端對手蘋果合作,Office 套件駐入 iOS 平台;與雲計算對手亞馬遜合作,為其平板電腦 Fire 提供搜索體驗;為曾經視為敵人的 Linux 開源軟體並提供優質的雲服務。

這一切是因為 CEO 薩提亞已經意識到:要引領數位化轉型,需要有新的、非傳統的合作夥伴關係、投資與併購。兩家公司即使曾經是對手,在條件轉變的情況下,也有合作的可能性。

這樣的心態與納德拉本身的經歷不無關係。他形容自己,雖然是 20 世紀 90 年代,反壟斷時期「咄咄逼人」的微軟的一分子,但工作的內容卻是懇請合作夥伴和客戶參與伺服器業務,需要謙虛而不是傲慢。在更早期剛剛進入微軟的時候,他的工作也是建立夥伴關係。拜訪製造、零售和醫療領域的客戶,勸說其將應用程式放在個人計算機上運行。

事實上,正是這樣開放的心態與戰術,使得微軟憑藉幾項重要的收購和投資搶占了未來時代的先機:

比如在薩提亞上任那年的秋天,他力主微軟以 25 億美元對遊戲公司《我的世界》進行了收購(蓋茨和鮑爾默當時都表示了反對)。事後來看,《我的世界》不僅幫微軟創造了巨額收入,也擴大了其在遊戲行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其在移動和雲服務、教育軟體相關的業務可能性。

又比如今天為世人所稱道的對 OpenAI 的 10 億美元的投資。自 2015 年 OpenAI 建立之初,前者就在使用微軟 Azure 的基礎服務。隨著模型的發展,雙方的合作關係逐漸加深。2019 年,薩提亞在董事會提出欲投資 OpenAI,即便二者的業務存在潛在競爭關係——當時,微軟有自己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一些技術高管因此反對這筆投資,他們認為,「很難相信 OpenAI 能在短短几年內,完成微軟研究人員在十多年裡無法完成的任務。」比爾·蓋茨也對 Open AI 的技術能力持有疑慮。

如今人們都理解了這項投資的意義:與 OpenAI 的合作,不僅為微軟原有的產品帶來了提升,也為其進入雲計算的下一個時代搶占了先機。

在尋求業務增長的過程中,納德拉清楚地知道,「合作夥伴幫助我們找到我們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新機遇。」正是這樣謙遜的態度,為微軟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納德拉在《刷新》中寫道,「尊重他人以及他們帶來的經驗,尊重其他公司以及它們的使命。」


04 因為相信所以堅定:

終結「小娜」,All in Copilot

當技術不成熟的時候,即便是商業巨頭,對下一代產品形態的預測也往往不準確。但是有一點始終牢牢與微軟的使命緊扣,即對於AI能夠創造怎樣的新價值的思考——利用 AI,能否更便捷地信息調取、輔助生產力、重塑生產力。

2015 年,AlphaGo 擊敗人類棋手李世石震驚世界,這標誌著人工智慧的階段性突破。但當時,納德拉表示,對於 AI 未來的想像,應該跳出「機器與人類對比」的框架來思考,他提出可以轉換視角:比如人類與機器共同努力,來解決諸如疾病、愚昧、貧困這樣的問題——當然,這樣的願景即便在今天都太遙遠。

但微軟最終鎖定了這個願景下的第一步:重塑生產力。

2021 年,微軟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將從 2014 年誕生的、內部做了 7 年的「小娜」撤出所有第三方平台,聚焦在 Microsoft 365 的辦公場景,以提高生產力為目的。

2014 年,薩提亞擔任 CEO 的當年,微軟啟動了人工智慧助理項目 Cortana,即小娜。微軟曾表示,Cortana 將會是革新 Windows 作業系統計劃的關鍵部分。從技術維度,那時候的微軟就已經開始思考「計算」的未來。計算的發展是一個逼近智能的過程。「最高級的智能就是認知,也是對人類語言的深刻理解」,也因此,最早在布局 AI 的時候,微軟將自然語言處理作為重點方向。

根據產品最初的定位,「小娜」是在生活、工作各種場景的綜合智能助理。它能夠根據語音命令和自然語言交互,提供個性化的幫助並執行任務,比如設置提醒、安排約會、發送電子郵件、天氣預報、管理 to do List。

7 年後,小娜死了。但她的精神——輔助搜索、協助處理文檔信息,卻以 New Bing 和 Copilot 的方式實現了。後兩者讓微軟的產品重獲新生、大放異彩。

在《刷新》這本書里,納德拉清晰地勾勒出了微軟對於 AI 與產品結合的想像:

  • 利用人工智慧從根本上改變人們與小娜這樣的機器人的互動方式
  • 將 Office 365 這樣的應用注入人工智慧,幫助人們提高效率,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05 將「同理心」運用在工作中:

本質上是人類對自身的關愛

貫穿《刷新》全書的關鍵詞是「同理心」。薩提亞將對「同理心」的習得追溯到他的個人經歷上。他第一個孩子扎因出生時,因宮內窒息而患有先天性腦癱。於是,丈夫和父親這兩種角色將他帶上了特別的情感之旅。這使得他去理解與自己處境完全不同的人,並去愛人類聰明才智所能達成的一切。

在帶領公司轉型、重建文化的過程中。他將背後的驅動因素總結為「同理心以及賦能他人的意願」,他的目的是把創意和對他人的同理心連在一起。

「創意令人興奮,同理心則是我做事的核心準則。」這使得他對於以技術改善不同人們的生活狀況充滿了熱情,雲計算普及也讓他看見很多這樣的例子:在肯亞,基於移動技術和雲技術建立起的太陽能電網,讓人們在廚房以電爐取代危險的煤油;在印度安德拉邦和美國的塔科馬,通過雲計算進行數據分析,幫助減少因資源不足導致的退學……而在他掌舵後,建立一系列開創式的合作關係的過程中,「感知別人的想法和感受是一種至關重要的能力」。

在機器智能崛起的時代,「同理心」依舊值得被重視。納德拉將對「同理心」的習得追溯到他的個人身,「丈夫和父親這兩種角色將我帶上了一條情感之旅」,這使得他去理解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並去愛人類聰明才智所能達成的一切。將「同理心」運用在工作中,他總是在交談中,嘗試理解文化背景、思維差異與自己不同的人。

儘管 ChatGPT 已經能夠在對話中表現出「有同理心」的樣子。但是「同理心」這種狀態,建立在不同精神主體對彼此存在的尊重之上,本質上是人類對自身的關愛。

擁有同理心的微軟,才能繼續在打造好產品的路上,更進一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