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海螺溝景區災後恢復重建工程重大進展!

四川交通廣播 發佈 2023-12-16T20:05:12.048842+00:00

四川省交通宣傳中心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近日由蜀道集團四川路橋承建的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再傳捷報📢📢📢嘎木溝大橋鋼箱梁歷時2天順利完成架設至此海螺溝項目大橋鋼箱梁吊裝工作全部完成為確保今年10月主線貫通打下了堅實基礎嘎木溝大橋為全線「4隧2橋」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69米,寬

四川省交通宣傳中心提供

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日

由蜀道集團四川路橋承建的

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後恢復重建項目

再傳捷報

📢📢📢

嘎木溝大橋鋼箱梁

歷時2天順利完成架設

至此

海螺溝項目大橋鋼箱梁

吊裝工作全部完成

為確保今年10月主線貫通

打下了堅實基礎

嘎木溝大橋為全線「4隧2橋」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69米,寬9.1米,最大橋高80米,上部結構採用1×60米鋼-混組合梁,重達354.5噸,下部結構採用柱式橋台、樁基礎。橋樑原址為2米蓋板涵,為繞避泥石流沖溝路線,設計將橋樑外移的同時抬高淨空,從而有效提高行車安全性,降低路段事故率。

海螺溝地處鮮水河斷裂帶,道路狹窄曲折,作業面極其有限,受去年瀘定地震影響,山體岩性愈加破碎,土質更加疏鬆,施工難度極大,安全風險極高。為滿足原材料軋制能力及運輸界限要求,在鋼箱梁製作時,按照設計要求,將嘎木構大橋鋼箱梁累計劃分為14個節段進行製造,運輸至現場後拼裝成兩個主梁大節段,採用650噸履帶吊分幅開展吊裝作業,其中內弧長57.708米,重約140噸,外弧長61.753米,重約145噸。

面對大橋橫跨沖溝,施工現場不能滿足頂推和架橋機場地需求,吊裝跨徑大,距離遠等問題,項目部多次組織專家、技術骨幹圍繞施工工藝、質量管控、安全環保、人材機調配等細節問題進行反覆研究討論,制定出最佳吊裝方案。

在嘎木溝大橋橋頭,項目部布置了一塊長70米,寬25米左右的施工作業場地。因吊裝時鋼箱梁、吊車及配重累計接近900噸,為避免路面沉降,在履帶吊作業區,項目部對素土進行了回填壓實,同時澆築了0.3米厚的C30鋼筋混凝土板,在履帶吊履帶行走位置鋪設了路基箱,有效保障了履帶吊的作業要求,確保了大橋鋼箱梁吊裝順利。此外,在嘎木溝大橋鋼箱梁架設期間,項目部對道路進行交通管制,其餘工點提前做好了材料儲備工作,有序推進各項工程進度。

項目概況

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後恢復重建工程起於磨西鎮海螺溝景區大門,經絕壁公路下磨西台地後,利用青崗坪大橋跨河,沿既有道路布線,由北向南至後,再由東向西沿景區專用通道老路布線,止於三號營地,全長約29.130千米。其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4隧2橋,即青崗坪隧道、共和1號隧道、共和2號隧道、蘭花寨隧道及嘠木溝大橋、向陽坡大橋,為穿越4處重大地質災害點、繞避2處潛在泥石流沖溝而設置。建成後,將徹底解決海螺溝景區道路所存在的重大地質安全隱患,全面提升道路抗災能力,對促進海螺溝景區旅遊環線建設,推動甘孜州受「9·5」瀘定地震影響後的地區災後經濟恢復發展,提升區域形象有著重要意義。

更多交通資訊

請鎖定四川交通廣播FM101.7

周一至周五12:00-13:00

徐玥、彥霈為您帶來的《四川交通》

蜻蜓FM可同步收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