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表揚浙大二院湯護士!」候診患者見證溫情一幕,忍不住想點個大大的贊

錢江晚報 發佈 2023-12-16T21:09:58.194755+00:00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梁婧嫻 通訊員 方序「實名表揚浙大二院濱江院區二樓一區分診台的湯護士!」今天上午,杭州市民毛女士主動聯繫潮新聞記者,稱希望通過媒體為一名樂於助人的護士點讚。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梁婧嫻 通訊員 方序

「實名表揚浙大二院濱江院區二樓一區分診台的湯護士!」今天上午,杭州市民毛女士主動聯繫潮新聞記者,稱希望通過媒體為一名樂於助人的護士點讚。

毛女士說,當時自己正在候診,身邊坐著一對年逾花甲的老夫妻,一會兒站起來,踉踉蹌蹌地走幾步,一會兒又坐下,嘴裡嘟嘟囔囔的。

「老人說話含含糊糊,走也走不穩,不知道是不是中風過,他的老伴扶著他的時候也很吃力,兩個老人家來看病,真當不容易。還好,湯護士過來了。」毛女士口中的湯護士,是浙大二院濱江院區的巡診護士湯泓,從事護理工作30多年,她早已練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當察覺到二老茫然無措的神情後,便疾步走上前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

在分診台的湯護士背影(市民毛女士拍攝)

原來,老人是腦垂體瘤患者,一年前做了手術,近期總是覺得頭暈,行動困難,連站著都費勁,話也說不清楚,於是掛了浙大二院神經外科的專家號。湯泓發現,老人掛的號是下午10號,這意味著還要等4個多小時才能看上病,從老人的病史來看,可能還要做一系列檢查,這樣一來,當天能不能看完都成問題。

「這個醫生上午也有門診,要不要幫你們改到上午看?」「你們有子女陪同嗎?能不能和醫生說清楚病情?」兩位老人都有些著急,又操著一口蕭山方言,湯泓聽得費勁,卻仍然安撫他們,「不著急,慢慢說。」此時,毛女士也自告奮勇充當「翻譯」,幫忙溝通。

一番交流後,湯泓撥通了老人兒子的電話,問清了幾個關鍵信息。老人兒子正在停車,老人溝通又有困難,為了讓他早點看上病,湯泓讓兩位老人先坐著,自己幫他們去找醫生加號。此時,結束上午門診的醫生已經離開診室去了病房,湯泓給他打電話,和醫生說明老人的情況,請他回來幫老人看一下。見老人搖搖晃晃走不穩,湯泓又跑去借了輪椅,推他進診室,全程陪伴,直到老人順利看上病。

「湯護士真是專業又耐心,其實她完全可以不為患者做那麼多事,但她全部主動包攬了,可以看出她真的急病人之所急,這讓我覺得很感動。」 毛女士作為旁觀者見證了暖心一幕,直言湯泓的做法讓她感受到了愛與美好。

湯護士側影(市民毛女士拍攝)

其實,這不是湯泓第一次給毛女士留下好印象。「我早就注意到湯護士了,因為她總是笑眯眯的,為人友善。」毛女士說,她以前常到內分泌科配藥,候診時經常能看到湯護士忙碌的身影,「她一刻不停地穿梭在病人中間,總是主動詢問病人是否需要幫助,說話溫柔,就連提醒病人把手機外放的音量調小,都是好言好語。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有溫度的護士的模樣。」

當記者聯繫上湯泓護士,向她轉達毛女士的讚揚時,她先是驚訝地「啊」了一聲,隨即表示自己實在難為情,「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很平常。」湯泓說,作為一名巡診護士,她的職責就是觀察候診病人的狀態和情況,及時伸出援手。

與病人和家屬打交道30多年,湯泓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也深感就診的不容易。「門診的特點是病人流動量大、病種繁雜,初次就診的病人面對陌生的醫院環境,很容易緊張、無措,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幫助和引導,分清輕重緩急,優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和高齡患者就診,盡力服務好每一位患者,提升患者的就醫獲得感。」 湯泓說,她沒有特別的溝通技巧,有的只是一顆真心,「第一天上崗,我就告訴自己要真心為病人著想,在規章制度範圍內能為病人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真心是最好的驅動力,這些年來,湯泓不忘初心,幫助了數以萬計的患者。

面對感謝和讚揚,湯泓說,「以後要做得更好更用心,不辜負患者對我的鼓勵和肯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