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評:博士論文後記為什麼總能出圈?

瀟湘晨報 發佈 2023-12-17T13:34:31.466637+00:00

最近,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朱占武的畢業論文致謝受到熱議。他用900字致謝母親,「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撫養自己長大,親眼見證了她從貌美如花變得白髮蒼蒼」。這些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打動了無數網友。

最近,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朱占武的畢業論文致謝受到熱議。他用900字致謝母親,「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撫養自己長大,親眼見證了她從貌美如花變得白髮蒼蒼」。這些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打動了無數網友。

△朱占武致謝原文

其實近年來,不時有博士論文後記引發「刷屏」,常常能衝上熱搜,而每一次也都能讓讀者心生感慨。有意思的是,儘管公眾在社交媒體上已經讀到過許許多多論文後記,卻很少人產生「審美疲勞」之感。是什麼讓我們心甘情願地一次又一次關注和喜愛這些論文後記?

最簡單、直接的答案可能是「勵志」。確實,普通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鬥實現「逆襲」的故事,總是容易引起大多數人的情感共鳴,也容易激發人們的鬥志。從這一點來說,層出不窮的論文後記帶給公眾的力量是值得被銘記的。

但如果只有「勵志」,恐怕再精彩的論文後記,也會有讓讀者心生厭倦的一天。如果我們只是把這些奮鬥者的真實記錄理解成「心靈雞湯」,那麼顯然是將他們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符號化、扁平化了。

中國科學院大學工學博士黃國平在博士論文致謝中寫道:「從家出發坐大巴需要兩個半小時才能到縣城,一直盼著走出大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系博士趙安在博士學位論文致謝中寫道:「因長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樓和膠囊屋,後來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安徽潛山縣的放牛娃肖清和考入北大後寫道:「苦難和屈辱,讓很多人沉淪,也讓不少人憤然抗爭,並獲得成功。肖無疑是後者。」

△黃國平博士論文致謝(部分)(隱私相關的敏感信息已被隱藏)

這些奮鬥者寫下的論文後記,絕不只是在講述自己的成功經歷或者實現逆襲的秘訣,而是在談人生,談體驗,談感悟。不管是對曾經苦難的描述,還是對人間暖意的感謝,合起來終究還是對生活的總結、對人生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不只是在閱讀故事,也是在體驗種種不一樣的人生,從而反思自身的選擇、行為。正因為每一位奮鬥者的人生不可能雷同,正因為我們總能從他們的文字中有所收穫,所以每一篇真實的後記,都能吸引我們的目光。

當然,這些論文後記也在提醒我們,讓每一位年輕人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是社會公平的題中之義。事實上,每一次刷屏也標誌著,如今的教育條件更好了,現在的教育環境更公平了,所以,那些寒門學子不會「掉隊」,也有了回顧往昔、書寫感想的機會。正因此,大家也樂於看到更多出現在社交媒體的論文後記,因為這正是「讀書改變命運」的縮影。

事實上,在每一次閱讀感人的論文後記時,我們也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帶入其中。這也證明,那些質樸的文字,寄託著的是全社會的理想和追求。它們就像一座燈塔,為許多人指引著前行的方向。可見,論文後記或許就像複雜的人生,值得反覆品味、咀嚼,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來源:光明日報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