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0件天壇文物的守護人

北京東城 發佈 2023-12-17T21:43:06.994470+00:00

組織完成多項文物保護具體工作,對天壇的12560件藏品如數家珍,天壇公園文物管理隊副隊長王恩銘和隊員們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天壇文物守護人。

天壇是北京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擁有大量珍貴的館藏文物。組織完成多項文物保護具體工作,對天壇的12560件藏品如數家珍,天壇公園文物管理隊副隊長王恩銘和隊員們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天壇文物守護人。

清晨,金色的陽光越過祈年殿,藍色的琉璃瓦屋頂灑下一片金輝,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天壇在悅耳的鳥鳴中甦醒。天壇公園文物管理隊的隊員們穿好工作服,開始一天的工作。

副隊長王恩銘來到庫房,確認房間的溫度和濕度在正常範圍內,然後查看文物保存情況。從兩米多高的銅鐘到小巧的銅錢,從質地粗糙的鐵器到脆弱的絲織品,天壇共有總計14類、12560件文物。

王恩銘和隊員們負責這些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庫房通過中央空調保持恆溫恆濕環境,全封閉的結構做好防光。」王恩銘介紹,每種文物所需的環境並不相同,其中絲織品和書畫對環境要求比較苛刻,濕度不能高於60%。為了保證文物不受損害,文物搬入庫房前,王恩銘和隊員們對庫房的空調運轉情況、溫濕度穩定情況監測了一年,確認中央空調工作穩定後,才將文物搬了進去。

王恩銘從小就經常到天壇公園玩,對供桌上擺放的各種祭器十分好奇。那時的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天壇公園工作,更沒想到自己能與這些文物「親密接觸」,能成為這些文物的守護人。

2015年,天壇公園開展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王恩銘依據實際情況編制了普查方案,制定了普查工作細則。盛夏季節,王恩銘和隊員們露天搭起棚子,將文物從庫房裡小心翼翼地搬出來,測量重量、尺寸,詳細記錄數據,然後立刻放回庫房。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隊員們中午在工作現場吃飯,直到晚上清理完現場、庫房鎖門上封條後才離開。「普查工作歷時5個月,從夏天到冬天,大家每天都在露天工作,被曬得像黑猴子。」王恩銘說,經過這次普查,天壇公園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完善了12560件文物的檔案,採集40多千兆字節文物圖像數據,為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除了天壇公園收藏的珍貴文物,天壇公園周邊的老城磚、石構件也需要妥善保存和利用。隨著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的推進,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項目有序展開,簡易樓騰退被拆除後老城磚、石構件重見天日。天壇公園也於2016年開始對構件進行回收保存,王恩銘帶領調查回收小組對園內、料場、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區域進行全面調查、清點回收,並逐一測量記錄,建立詳細的歷史遺留物檔案。「我們推著三輪車收集老物件,一塊城磚重30多斤,兩個隊員合力抱上車,然後步行兩三公里才能收存到庫房,每天要往返多次。有一天,收集的工作量比較大,我和隊員們一趟趟地搬運,當天走了4萬多步,雙腿累得像灌了鉛一樣。」王恩銘介紹,截至目前,天壇公園在園內、簡易樓騰退區域共回收各類磚瓦構件1126件、石構件155件;料場清點收存磚瓦構件10528件、石構件130件。其中部分老城磚已經用於天壇公園內歷史建築的修復,對還原壇域原貌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