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人數創新低,沒必要過於焦慮

經理人雜誌 發佈 2023-12-18T08:04:27.137950+00:00

民政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結婚登記數為683.3萬對,較上一年減少約81萬對。這也是自2014年開始,我國結婚登記數量連續9年逐年下滑。

民政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結婚登記數為683.3萬對,較上一年減少約81萬對。

這也是自2014年開始,我國結婚登記數量連續9年逐年下滑。其中2019年首破1000萬對,2020年又破900萬對,2021年跌破800萬對,2022年則衝破了700萬對。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一年下降的數量就達到了113萬對。與2013年的高峰值相比,到2022年,下降幅度已達49.3%。

也就是說,結婚登記數量已經比高峰期下降了近一半,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因為,結婚登記人數與生育人數是密切相關的,如果結婚登記的人數下滑太快,就意味著生育人數也會下滑很快,甚至下滑更快。生育數量沒有保證,對人口結構、勞動力供給、社會保障等都會帶來不利影響。關注人口增長,關注年輕人婚育狀況,已成為當前各級都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造成結婚登記數量連續下降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有社會的,也有個人的,有觀念方面的,也有現實問題方面的。正是影響年輕人婚育問題的因素很多,也就更需要確立系統思維,全方位認識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客觀地講,三年疫情對年輕人的婚育影響是比較大的。三年中,不僅結婚登記的人數出現了比較大的下降,離婚的人數也出現了比較大的增多。一增一減,對生育產生的影響就更大,對人口結構、勞動力供應等也形成了更大的壓力。為什麼疫情會對結婚登記帶來不利的衝擊和影響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企業運行狀況差了,居民就業壓力加大,收入來源少了,而婚育對家庭經濟條件的壓力也會無形中加大。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一些年輕人也就選擇了不婚不育,或者推遲結婚生育。自然,也就出現了結婚登記人數下降、生育率降低的問題。

除此之外,年輕人的婚育觀出現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過去的年輕人,都把婚育當作一種責任、一種優秀傳統、一種家庭文化對待,因此,不管有多大的壓力,也不管面對怎樣的環境,不管是否會加大生活的困難,都會更多地從社會、家庭等需要出發,將這份責任勇敢地挑起來,不太過多考慮自身利益。但是,今天的年輕人,觀念和思想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結婚也好,生育也罷,首先考慮對自身會帶來什麼影響,並在影響和幸福之間進行全面比較,最終決定是否婚育。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不婚不育了。如果說過去誰要是不婚不育,會受到一些冷言冷語的話,今天已經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壓力了。

當然,婚育成本的快速提升,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對收入預期的恐懼心理增強,也是年輕人是否選擇婚育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同樣的結婚,同樣的生育,過去是相對輕鬆的,今天則負擔越來越重。住房、教育、醫療等,都會讓年輕人在婚育方面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縱然一些地方出台了諸如對二、三孩家庭給予補助補貼政策,在購房方面給予優惠,與強大的成本開支壓力相比,完全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消除年輕人的婚育壓力負擔。

正是因為影響年輕人婚育的不利因素越來越多,激勵年輕人婚育的有利因素則越來越少,因此,也就直接導致結婚登記人數不斷減少,生育率不斷下降,從而對人口結構、勞動力供應等形成巨大壓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建議希望國家能夠出台強有力的政策鼓勵年輕人婚育,維護人口不出現斷崖式下降。

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不要過於焦慮。筆者認為,年輕人婚育數量下降,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也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別是年輕人婚育觀念轉變帶來的階段性婚育率下降,會在3-5年內得到緩解,那就是年輕人不可能都選擇不婚不育,而是會影響眼前的婚育狀況。3、5年後,中國的婚育率會出現反彈,且反彈的幅度會比較大。正常情況下,可以反彈至2020年的水平,而不是目前的水平。加上二、三孩政策放開,中國的人口增長問題會比韓國、日本等小得多。只要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社會保障等有效銜接,即便以後再出現人口增長速度放緩或下降,其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就會大大降低,人口數量減少帶來的正向效應則逐步顯現。(文/譚浩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