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飲食文化——雲南傳統名茶之普洱茶

食悟者 發佈 2023-12-18T18:22:18.993442+00:00

在茶界,有專家提出「我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雲南則是這個原產地的中心」的觀點,說明雲南產茶品種豐富,普洱茶僅是雲南茶中的一枝奇葩,素以獨特的風味、優良的品質著稱於世。

普洱,是滇南古鎮。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普洱府,雍正十三年改為寧洱縣(當時叫普寧)。其實普洱不產茶,因是當時思茅、版納一帶茶葉的加工集散地,由此而得名。

過去,人們習慣以普洱茶作為雲南茶葉的統稱,認為雲南產的茶都是「普洱茶」。其實不然,雲南產茶、飲茶歷史悠久,茶葉種類繁多。在茶界,有專家提出「我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雲南則是這個原產地的中心」的觀點,說明雲南產茶品種豐富,普洱茶僅是雲南茶中的一枝奇葩,素以獨特的風味、優良的品質著稱於世。


普洱茶的歷史文化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最早種茶的人為商周時期西南夷中的濮人(今分布在雲南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的先民)。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 也就是說,周武王聯合濮人部落討紂後,濮人們就將他們所產的茶作為貢品獻給武王。由此可見,三千多年前的雲南民族地區已開始產茶

《普洱府志》中記載:「舊時武侯遍游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芒於莽芝,埋磚於曼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撒,因此名其山。」 相傳,儲葛孔明曾經遍游六大茶山,六大茶山的得名也源於孔明。傳說,攸樂就是現在基諾族人。他本是諸葛孔明所帶領的將士,隨孔明南征的時,因在今基諾山一帶掉隊未歸,演變成了今天的基諾族。今西雙版納把南糯山稱之為「孔明山」,把諸葛孔明奉為茶祖。在其他民族地區還有「武侯遺種」的說法,這些傳說雖已無法考證,但不難看出普洱茶傳於三國的事實

唐朝時期,是普洱茶發展重要歷史時期。唐朝樊綽在《蠻書》中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指的就是唐代南詔國六節度使中的其中之一的駐地,大致是現普洱市的景東縣,包括現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全境、普洱市和臨滄市,與普洱茶的主要產區大體吻合。「諸山」指的即是六大茶山,「蒙舍蠻」即為雲南的少數民族, 「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是一種飲茶的方法。這裡的「茶」指的便是普洱茶。這是歷史文獻中最早關於普洱茶的記載。明朝時期,普洱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謝肇淛在《滇略》中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蒸而成團」則反映了普洱茶特殊的加工製作方法。

清代時期,是普洱茶發展的鼎盛時期。為更好地統治民族地區,雍正皇帝派大臣鄂爾泰擔任雲南總督。推行了「改土歸流」的政策,設置了「普洱府」「管茶局」等機構,掌管普洱茶的稅收和收購,控制普洱茶的收購及銷售權。同時堅持「歲進上用茶芽制」,用最好的普洱茶進貢到北京。「夏喝龍井,冬飲普洱」成為清宮飲茶的習俗。據考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人便是古代西南夷濮人,即今天雲南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祖先。他們是世界上最先發掘和利用野生茶葉的民族,同時還是世界上最早馴化、種植和栽培普洱茶的少數民族。

在西雙版納、普洱和臨滄等地,發現了野生普洱茶樹和人工種植、栽培的古茶樹。現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野生普洱茶樹,是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約有1700年的巴達山野生大茶樹。過渡型古茶樹主要有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樹齡達千年。栽培型古茶樹有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南糯山栽培型茶樹王,樹齡約有800多年。此外,在「六大茶山」還分布有許多古茶園。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老曼峨山,1975年出土了布朗先民——濮人種植茶樹的工具。

普洱茶製作所採用的原料為雲南特有的大葉種曬青茶,普洱茶的初制經由各民族人民運用傳統原始加工方法製作而成。將通過採摘得到的大葉茶樹的鮮葉經過傳統的手工鍋炒殺青揉捻、攤晾通過陽光曬乾而製成毛茶。再將毛茶通過特殊的方法緊壓製成餅茶、沱茶、磚茶等。用雲南所特有的筍殼包裝後,在馬幫運輸或儲藏的過程中自然陳化,長年累月陳化為普洱熟茶,這就是傳統的普洱茶製作。


關於普洱茶的產區

普洱茶的茶區,從地域劃分的角度可以概括為:一條大河,三大茶區,六大茶山,十大名寨。「一條大河」指瀾滄江;「三大茶區」指臨滄茶區、普洱茶區、西雙版納茶區;「六大茶山」是指西雙版納的新舊各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是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舊六大茶山是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 ;「十大名寨」是指老班章、冰島、昔歸、曼松、那卡、颳風寨、彎弓、困鹿、麻黑、老曼峨。

臨滄茶區有10大茶山,分別是勐庫、昔歸、垻糯、懂過、、白鶯山、鳳慶香竹箐、永德大雪山、冰島、忙肺。普洱茶區有13個茶山:景谷、景谷苦竹山、景邁、景東、江城、邦崴、佛殿山、營盤山、板山、秧塔、馬鄧、鎮沅千家寨。西雙版納茶區即為新舊六大茶山:以瀾滄江為界,瀾滄江以東為舊六大茶山,以西為新六大茶山。

茶馬古道

最能夠體現普洱茶的歷史文化價值所在的,便是遺傳至今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不僅是東西方互聯的「臍帶」,也是連接世界上不同民族和不同大陸的一條紐帶,被稱為中國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是指從唐宋到民國時期漢、藏等民族之間進行茶馬互易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雲南民族地區的茶馬古道主要是指「滇藏道」,從雲南普洱茶的產地,今西雙版納、普洱等地出發,經下關 (大理)、麗江、中甸 (香格里拉)、迪慶、德欽,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薩,而後再經藏南的澤當,後藏的江孜、亞東然後出境。


傳統普洱茶種類

南宋李石在《續博物志》中記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這是古籍中最早出現的「普茶」之稱。當時的普洱已形成了「茶馬市場」。明代謝肇淛(zhe)在《滇略》一書中記載「普茶珍品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芽茶較毛尖稍壯,採制成團,滇人重之女兒茶,亦芽茶之類。」記述了普洱茶的品種及製作情況;清代張泓在《滇南新語》中有普洱茶成為「歲貢」清朝廷的「貢品」的記載;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寫道:「入山做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記述了普洱茶在雲南經濟中的地位。在《紅樓夢》中,普洱茶與龍井茶、六安茶、老君眉、君山茶等,均被提列為貢茶。

最早生產的普洱茶均屬綠茶,是用雲南大葉茶種經殺青、揉捻、曬乾後的散茶(毛茶)作原料,再經蒸壓塑成各種式樣壓制茶的總稱,包括團茶(今沱茶)、方茶、餅茶、緊茶等各種品種。現在製作的普洱茶,有綠茶,也有紅茶;從製作形狀上講,除蒸壓成型的壓制茶外,還有散茶。

01.普洱方茶

普洱方茶,即「普洱貢茶」,是普洱茶中的一種。最早的方茶,是將散茶蒸發、模壓製成方形,正面印有「福壽方茶」四個字,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雲南人稱為「普洱貢茶」。後來,為了體現喜慶吉祥之意,將字改壓為「福祿壽喜」四字,便成了「四喜方茶」。註冊「中茶」商標後,在茶片正面壓印「中茶」二字,背面壓印「普洱方茶」四字,成為現在生產的普洱方茶的形狀。

普洱方茶主要以雲南大葉茶種曬青毛茶一級為原料,經過嚴格選料,精工篩制,然後蒸軟壓成方塊形狀,其外形緊壓端正,模紋清晰,厚薄均勻,色澤墨綠,銀毫特顯,湯色黃明,香氣清濃而又持久,滋味醇厚,葉底嫩勻;並有攜帶方便、耐久儲藏等特點。

02.邊銷茶

邊銷茶是緊壓茶,屬普洱茶產品之一。古代有「蠻莊茶」之稱,現在習慣稱為「邊銷茶」,是為銷往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藏族和其他民族飲用的專制茶葉

史載,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多吃牛羊肉,加上高原氣候及地理環境的影響,習慣飲茶。明史《雜甘傳》記載「其食皆肉,倚茶為命」。當時,邊銷茶的發展,隨之開闢了從雲南普洱出發,經大理(下關)麗江至迪慶、德欽入藏或至打箭爐(今四川康定),再運往昌都、日喀則等的前藏或後藏地區的「茶馬古道」。這是一條懸崖壁立、河凶雪阻的道路,運輸工具主要是靠馬幫馱行。

傳統邊銷茶在下關、勐海、景谷、景東、墨江等地均有生產。選用上、中、下檔曬青毛茶,三到八等的灑麵茶與九到十等的里茶配製而成。毛茶原料三到八等經過拼堆、付揀、潮水(軟化),用作灑麵茶(半成品),占47%;毛茶原料九到十等經過篩、切、付揀、潮水,用作里茶(半成品),占53%;配製後的半成品又經過稱重、蒸壓、定型、乾燥後包裝為成品。雲南邊銷茶外形緊實端正,色澤烏潤,厚薄均勻,有銀毫;湯色橙紅,香氣濃郁,滋味純正,經久耐煮,葉底竹青或帶褐色,是配製酥油茶的上等茶料。

03.七子餅茶

七子餅茶是普洱茶的另一個品種,屬緊壓茶,是散茶蒸壓成圓餅形,象十五日的滿月,每餅淨重 357克每七個餅子合為一簡,包裝起來共重 2.5 千克,故稱之為「七子餅茶」,含有合家團圓和子孫繁衍的意思。七子餅茶是民間紅白喜事、逢年過節的饋贈禮品,曾在海外僑胞中享有頗高的聲譽,有「僑銷圓茶」「僑銷七子餅茶」的美譽。傳統七子餅茶以瀾滄江流域一帶的大葉茶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後發酵處理,精工篩選,蒸壓成餅。它的外形美觀,獨具特色;湯色橙紅,香氣持久,味道濃薩。

七子餅茶其有其他普洱茶的優點,又獨具特點:特殊的陳香味。有詩讚譽「霧鎖千樹茶,雲開萬壑蔥。香飄十里外,味在一杯中」。這種陳香是由特殊條件形成的。雲南歷史上交通不便,當時普洱茶的運輸多靠「山間鈴響馬幫來」,從集散地運至銷地,少則十天半月,多則更久。當時普洱茶的後發酵作用,是在茶葉蒸揉形成後的自然風乾過程中和馬幫馱運過程中逐步進行的。這種緩慢進行的生物化學和酶促進氧化作用,便形成了普洱茶的陳香。現在普洱茶包括七子餅茶的後發酵過程,是採用人工速成陳化工藝來完成的;把現代科學技術引入制茶,仍保持了茶的傳統特質。

04.沱茶

明代謝肇淛的《滇略》中記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沱茶就是在這種普茶「蒸而團之」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傳統沱茶,下關生產的較為出名,故又叫「下關沱茶」。

關於「沱茶」名稱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沱茶就是「團茶」,是普洱茶的一個古老茶種,「團」與「沱」之音轉而相通,且「團」「沱」形狀都是圓形,故名。另一種說法是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景谷的李文相創辦作坊,用土法壓成一種月餅形的團茶,並銷往下關一帶。兩年以後,下關茶商仿團茶改制成碗狀的茶,經昆明等地運往重慶、宜賓一帶銷售。當時,四川的茶商做廣告說:「沱江水,下關茶,香高味醇品質佳。」這就是「沱江水煮雲南茶」,故名「沱茶」。

沱茶最早是用思茅地區的大葉種「女兒茶」作原料製作而成的,後轉用臨滄地區的「鳳山茶」和「動庫茶」為主要原料。按照沱茶配料的規定,需用青毛茶級和二級各占一半;全部以雲南六個地州產茶區大葉良種優質青茶加工製成。毛茶原料經過篩分後,包心茶經過風選、揀剔、拼堆(半成品,待蒸壓);灑麵茶經過風選、撈、揀剔、拼堆(半成品待蒸壓);最後蒸壓成成品茶。

沱茶外形為碗臼狀,是一種獨具風格的傳統高級名茶,色澤墨綠油潤,葉嫩芽肥,銀毫特顯;湯色清潔明亮,香氣馥郁而又持久,滋味醇爽回甘,葉底嫩綠勻亮,經久耐泡,具有解渴、提神、醒酒和祛除疲勞、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


我是烹飪與營養老師——食悟者。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轉發、點讚、收藏,喜歡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獲取更多營養美食及美食文化。本文文字內容為原創,版權歸「食悟者」所有,商用需要授權,轉發註明出處,朋友圈隨意。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