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增長4倍多!丹灶西岸村蹚出「致富路」

南海丹竈 發佈 2023-12-19T10:13:27.596977+00:00

率先運用「綠券」政策將建設用地指標返還村里引入養殖公司承包推動魚塘租金增長4倍多丹灶西岸村蹚出一條「致富路」「聽村裡的老人說,這片魚塘原來是一條環村涌,是西岸以水立村的證明。」站在蜿蜒的河堤上,丹灶鎮西岸村黨總支部書記何鏡炬指著不遠處的魚塘說。

率先運用「綠券」政策

將建設用地指標返還村里

引入養殖公司承包

推動魚塘租金增長4倍多

丹灶西岸村蹚出一條「致富路」

「聽村裡的老人說,這片魚塘原來是一條環村涌,是西岸以水立村的證明。」站在蜿蜒的河堤上,丹灶鎮西岸村黨總支部書記何鏡炬指著不遠處的魚塘說。

在他身後,寬闊的東平水道靜靜流淌,承載著一艘艘貨船南來北往。河對岸,南莊碼頭巨大的龍門架快速吊起一個個貨櫃,壘成一座座小山。

與這片繁華景象形成對比,一河之隔的西岸卻顯得格外安靜。位於金沙島東南部的西岸,受制於區位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一直排名靠後。

如今,隨著「水上南海」戰略的發布,讓水域面積占比將近一半的西岸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由密集水網交織出來的發展藍圖徐徐展開,這條江邊小村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拆除!一次歷史性的修復

西岸村最近在謀劃有史以來的第一場徒步活動,組織村民沿著村心湖、河堤和東平河邊的灘涂一路行走,讓村民更近距離地領略家鄉的美景,自覺成為守護環境的責任人。

沿著河堤自南向北走,右邊是繁忙的東平水道,一艘艘貨船川流不息,左邊是被連片魚塘環繞的西岸,同時享有壯美的江河景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貌,讓西岸成為丹灶最原生態、環境最好、自然風貌保存最完整的村居之一。

右邊是繁忙的東平水道,左邊是被連片魚塘環繞的西岸。

這樣的環境來之不易,兩年前的一場整治行動,一度讓西岸面臨保護環境與保障集體收益的抉擇。

2021年12月,

以南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丹灶率先打響了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位於西岸村河堤邊上的13畝舊廠房成為了整治重點。

這片建於20世紀90年代末的廠房位於二級水源保護區,以磚瓦和簡單的木結構為主。雖然面積不大,但對於經濟基礎薄弱的西岸來說,依然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多年來始終難以拆除。

為了啃下硬骨頭,區、鎮、村三級聯動,率先使用「綠券」政策,拆遷廠房按同等面積的建設用地指標返還給村里,大大提高了村裡的改造動力。

「這些舊廠房由村民租地建成,還有幾年才到期,對於他們來說拆了廠房就斷了收入來源,當時做了大量村民工作。」西岸村一隊經濟社社長何佰友回憶,

為此村里專門召集社長、社委、代表開了幾次會,把政策利好算得明明白白,率先做通了代表們的工作。

經過努力,最終僅用了7天時間,就順利完成了丹灶首個運用「綠券」推進的生態修復項目搬遷協議簽訂和騰退清空工作,歷史性地推動了河堤兩岸綠地的修復。

和產業空間再造不同,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投入大、見效慢、經濟效益不明顯的工作,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慢」功夫。西岸村對環境的自覺維護刻在骨子裡,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了發展的獨特優勢。

四年前,農業投資人霍淑儀從一河之隔的南莊來到西岸,從事生態草龜養殖工作。有著20多年養殖經驗的她在佛山建立了自己的養殖基地和加工廠,選擇落戶西岸正是看中這裡優越的生態環境,「草龜生態養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龜板需要4年時間才能上市,這個過程對環境的要求很苛刻,需要找到一個能夠靜下來的地方,西岸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有「水,就有希望

西岸獨特的生態環境,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的西岸位于丹灶金沙島邊上,戶籍人口僅2000餘人,是不折不扣的「袖珍村」。

但正是這樣一條小村,卻擁有7.6公里的大小河涌,一個60畝的村心湖,水體面積就將近230畝,加上1300畝的魚塘和東平水道的水域面積,從地圖上看,水體面積就占了西岸村一半,是名副其實的嶺南水鄉。

西岸水資源豐富,擁有典型的嶺南水鄉風貌。

在水運時代,西岸一直是周邊村居的貿易中轉站,農戶種植的瓜菜和養殖的魚從這裡出發,通過草艇近到石灣、遠至東莞等地銷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岸村擁有一家自己的竹器廠,也是依靠水運對外輸送,成為村集體收入的重要來源。

時至今日,魚塘養殖仍然是西岸村集體收入的主要來源。如何發揮「水」的優勢,向自然環境要發展,成為何鏡炬一直思考的問題。

時間回到2011年,自擔任西岸村委會主任後,何鏡炬第一件事就是做起魚塘的文章,推動投包期從3年延長到5年。意識到魚塘小散亂的現狀不利於集體收益提升和環境保護,2014年他又推動了不同經濟社之間的聯合開發,促進400畝魚塘方格化改造,改變了魚塘散亂不標準,道路、吸排水不方便等問題,推動塘租提升了2倍。

「西岸太小了,做什麼都要集約、整合才能做成。」何鏡炬回憶,2022年,把握南海高標魚塘改造升級機遇,西岸再次統籌四個經濟社近300畝魚塘的連片出租,並再次把投包期延長到10-15年,引入有實力的養殖公司進行整體承包,推動魚塘租金增長了4倍多,並通過尾水治理兼顧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靠水吃水,魚塘改造讓西岸集體經濟實現了躍升,但與其他村居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西岸的未來在哪裡?西岸村黨總支部再次把目光投向豐富的水資源。

西岸村魚塘規整,村民忙碌。

「水環境是西岸最重要的生態基底,這麼多年我們努力改造河涌,治理魚塘尾水,清淤護岸,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更好地發揮水優勢。」何鏡炬說。

西岸一直有一個「水鄉夢」。2019年以鄉村振興為契機,西岸投入20萬元做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詳細控制性規劃,在這個名為《東平西岸嶺南水鄉特色鄉村建設規劃》中,西岸對未來進行了暢想。

未來,西岸將打造9個功能分區,其中濱江生態區將結合東平水道河流文化和歷史底蘊,挖掘西岸村水鄉文化內涵;水鄉風情區以水魂為肌理,塑造空間,利用明珠島上現有的生態資源,打造生態濕地景觀。最終西岸將打造出連點成線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要完成規劃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光靠自身力量很難完成。」何鏡炬表示,雖然規劃的落地仍不確定,但有了規劃就有了發展的希望。而為了布局未來,西岸對規劃中的重要節點和景觀進行了土地控規,為了保護未來,村里也禁止了禽畜養殖。

這條東平水道邊上的鄉村靜靜等待著,等待一個綻放光芒的機會。

「這說的不就是西岸嗎?」

最近一個多月何鏡炬一直密切關注著「水上南海」的每個消息,這個與「水」息息相關的城市發展戰略,讓他看到了夢想實現的希望。

4月28日,南海區發布了「水上南海」戰略,提出以水為脈,實現「城產人文」高質量發展。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全新發展思路下,141項重點建設項目將逐步鋪開。

發布會現場,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表示,希望各村廣泛發動群眾關注、支持、參與,找准『水上南海』建設與村(社區)發展的結合點。特別是一些發展相對薄弱的村,往往開發強度不高,自然稟賦也比較好,更有基礎和條件在「水上南海」建設中獲得發展機會。

雖然沒在現場,但這段話卻讓何鏡炬產生了強烈共鳴,這說的不就是西岸嗎?「『水上南海』戰略為西岸打開了一扇窗,這也是我們村的戰略!」何鏡炬說,金沙戶外休閒運動島核心區是「水上南海」的重點項目之一,西岸正是其中的重要節點。

而作為水上交通規劃主題游線之一,「東平金沙之旅」游線將串聯起金沙島、官山老街、佛山植物園等西部主要自然人文景點,「我們爭取成為其中一個站點。」何鏡炬表示,依託「水上南海」戰略,希望加快導入外部資源,引入遊船、營地等文旅項目,全面激活西岸的生態優勢。而季華路西延線的推進,讓他的夢想更進了一步。

夏日午後,西岸河堤上的遊人。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西出口,季華路西延線工程東至季華路陶興大道,西至三水白坭,通過富龍特大橋成為串聯起禪城、南海、三水、高明四個區。其中的順德水道隧道全長2655米,從西岸開始下穿至東岸的南莊碼頭,是廣佛地區首條開工建設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

「項目建成後,從西岸到佛山中心城區只要10分鐘車程,通過導入中心城區客流和資源,西岸的生態優勢將進一步激活。」西岸村掛鈎領導、丹灶鎮副鎮長劉小祺表示,結合西岸優質的水資源和五人龍等傳統民俗,西岸拓展農文旅新業態大有可為。

在落戶西岸4年後,霍淑儀敏銳地察覺到新的機遇,結合西岸的水文化,她創立了「慢姑娘」生態養殖品牌,在傳統養殖業務的基礎上,打造成為體驗式農場項目,面向學校、開展科普、研學等合作。

「通過結合西岸的歷史文化和水鄉特色,我們希望宣揚一種區別於城市的慢生活,倡導一種新的生活主張,也讓更多人認識西岸,了解西岸。」對於這個村的未來,霍淑儀充滿遐想。

順德水道隧道從西岸開始下穿至東岸的南莊碼頭。

一 調研手記

問水要發展,向綠謀未來。走進西岸,北江和南沙涌環繞的金沙島宛如一顆明珠,灘涂綿延、碧道蜿蜒、滿眼翠綠,每到周末,在西岸對出的一片灘涂綠地,都會吸引一批自駕愛好者前來露營。

在調研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這裡的環境之美,而是何鏡炬等村幹部對堅守美好生態的堅持。他們堅信,良好的生態基底是西岸最大的資本,他的任務首先是要保護好環境,傳承好西岸的歷史風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開發利用。

基於這樣的理念,過去十幾年,經濟薄弱的西岸對於生態保護一直不遺餘力:2018年配合西岸站涌的擴寬整治;撬動上級資源對轄區內祠前湧進行整治提升,成功推動了村內河涌「換新顏」、村前公路改造提升、高標準農村公廁建設以及機耕路實現硬底化等工作。近年,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西岸村再次率先運用「綠券」打響生態攻堅戰。

丹灶鎮西岸村魚塘。

隨著「水上南海」戰略的發布,西岸多年的努力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而西岸村也有了一系列計劃,打通圍繞西岸的連片魚塘,重新恢復被隔斷多年的環村涌,成為當地的「頭號項目」。

問水要發展,向綠謀未來。環村涌是西岸幾百年歷史的見證,也將引領西岸未來的發展。在何鏡炬心中,和河涌一同打通的還有西岸的「致富路」。

關注南海丹灶視頻號,掌握丹灶最新資訊↓

【蝶變丹灶】回顧

傳統「潮」起來!丹灶羅行非遺文化,火了!

2023-06-14

農村阿婆成「網紅」,丹灶銀河社區自治添新招!

2023-06-12

集體收入近千萬元!丹灶這個社區「改」出新天地

2023-06-07

一次征地超千畝,丹灶石聯「最年輕團隊」怎麼幹成的?

2023-06-06

來源:南方+記者孫景鋒、游偉玉、吳致洲、戴嘉信

編輯:佛山新聞網 陸嘉賢

點分享

點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