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盟友們開會,為什麼沒人敢帶手機進會場?

中國日報 發佈 2023-12-20T03:57:11.084139+00:00

導讀十年前,斯諾登曝光「稜鏡門」事件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掀開了監控帝國無孔不入的聳人面目。十年過去了,在全球的聲討下,美國有收斂嗎?

導讀

十年前,斯諾登曝光「稜鏡門」事件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掀開了監控帝國無孔不入的聳人面目。十年過去了,在全球的聲討下,美國有收斂嗎?斯諾登事件十周年之際,中國日報起底工作室從驚人曝光(leaks)、十年演變(changes)和網絡戰爭(cyberwar)三個層面,起底美國的「監聽風雲」。

一個驚天醜聞的曝光

今年5月,歐盟27國外長在瑞典舉行會晤。但是值得玩味的是,所有的參會人員都沒有攜帶手機、iPad或是任何電子設備進入會場。

「他們害怕受到美國的監控,但卻敢怒而不敢言。只能說是害怕受到其他國家的監控。」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網絡安全專家徐培喜說道。

受到斯諾登事件和今年曝光事件的影響,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信任也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稜鏡」計劃是美國一項重大監控項目。在斯諾登展示的大量秘密文件中,「稜鏡」計劃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公眾也因此第一次認識到美國政府對民眾手機簡訊的日常監聽行為。

Prism is a key surveillance program unveiled by Snowden. It was the first time ever the public got to know how the US government watches your phone, your text messages on a daily basis.

德國聯邦議會議員塞維姆·達代倫(Sevim Dağdelen)指出,斯諾登事件的意義在於它揭示了我們完全處於美國的監控之中,同時證明了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利益毫不在乎。

The significance is that we are on the total surveillance by the United States. It also says it was a proof that United States doesn't give a shit on other countries' interests.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美國政府竟然濫用法律來竊取信息。

《外國情報監視法》第702條規定,美國可以對位於海外的外國人士或其通信內容進行監視。

The Section 702 basically say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allowed to watch or to target communications of foreign persons abroad.

事實上,美國政府對這條法律進行了濫用,用以收集美國境內大量的個人信息。

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Five Eyes)同樣也參與了監聽行動。其中,英國負責歐洲地區,紐西蘭和澳大利亞負責亞太地區。有趣的是,加拿大負責對102個文件分享網站進行監控。而美國像大蜘蛛一樣盤踞在整個監聽網絡的中心,操縱著所有的間諜活動。

過去十年,斯諾登向公眾提供了足夠的材料,讓公眾了解到美國在全球進行的廣泛間諜活動。這也使得他本人成為了提到美國監聽就避不開的標誌性人物。

Snowden in the past decade, has given us enough materials to go about the extensive spying conducted by the US. Snowden himself has become a symbolic figure, revealing the hidden and hypocritical.

如今,斯諾登曝光「稜鏡門」事件的意義要遠遠大於「稜鏡門」事件本身,其影響甚至延伸到了美國之外。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nowden revelation is way bigger than just Prism. It extends beyond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對全球122名領導人進行監控一事也被曝光,徐培喜將其稱之為「百家姓」監控表。2014年,一家德國網站就對此進行了報導,並將這個計劃稱之為「目標知識資料庫」。實際上,美國對自己的盟友更加關注,因為這些盟友都使用了美國的技術服務,即美國的服務商所提供的技術。所以對於美國而言,監控這類盟友更為容易。

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就是美國監聽的主要目標之一,但並不是美國監聽的唯一目標。除此之外,美國還監聽了包括法國、瑞典、挪威在內的多國政要。沒有人能躲過他們的監聽。

Angela Merkel, the former German chancellor, was one of their prime targets, but it did not stop there. They were also snooping on political figures in France, Sweden, Norway, and other countries. No one was safe from their prying eyes.

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在間諜活動中並不會對盟友和非盟友加以區分。

即使是聯合國也無法逃脫被監聽的命運。

根據斯諾登披露的文件,在不到三周的時間內,美國對聯合國內部會議的監聽次數高達458次。

Within less than 3 weeks, the Snowden documents revealed the US eavesdropped on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at the UN, a total of 458 times.

變本加厲的全球監聽

正如塞維姆所言,斯諾登幫助全世界人民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美國根本不在乎這些所謂的「盟友」,美國對於所謂的「結盟」也根本不感興趣。從始至終,美國想要的只是盟友的言聽計從。正因如此,美國才會想要監控全世界,監控各個地方的人民。

斯諾登曝光事件已經過去十年,但是美國監聽全球的行為不僅沒有任何變化,甚至變本加厲。

美國政府做出的所謂承諾從來沒有兌現。

The US government made promises, but they never stick.

根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的解密法院裁決,僅在2020年和2021年初,美國聯邦調查局就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對一個龐大的資料庫進行了超過27.8萬次搜查。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通過各種監控工具來鎮壓政治異見者。數百名參與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的抗議者以及國會山抗議的參與者都在美國政府的監控名單上。

Hundreds of Americans connected to the protests after George Floyd's killing came under scrutiny, and the protesters on the Capitol angry at the US law-makers. They were using these surveillance tools to crush political dissent.

圖源:Getty Images

一般談及美國的情報機構,人們只會想到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但是事實上,美國的情報網比想像得更加龐大。

When we think about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we often think about the CIA, the NSA, and the FBI. You know, it's much bigger than you think.

早在2010年,《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有超過1000家官方機構和2000家私人公司,在美國境內的一萬個位置對全世界進行監控。

Back in 2010, the Washington Post reported over 1,000 official organizations and nearly 2,000 private companies in 10,000 locations in the US spying on the world.

而這僅是13年前的數據,如今已經無法在媒體報導中找到相關的數據。

美國在監控技術上的支出不斷膨脹。喬治敦大學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顯示,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每年的監控支出從2008年的7100萬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3.88億美元。

The spending on surveillance technologies keeps ballooning. Check out the two-year research find from Georgetown University. The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agency's annual spending on surveillance went from $71 million in 2008 to $388 million last year.

ICE不僅竊取居民的水電費帳單,還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甚至是車輛信息,對大多數的美國成年人的個人數據進行了追蹤。由此可見,ICE針對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移民。

網絡軍工複合體的暴利

除了監控盟友,美國政府還利用監聽系統干涉他國內政。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美國為俄羅斯街頭抗議的民眾以及「阿拉伯之春」等事件提供網絡支持,並強調這種網絡支持可以用於攻擊他國的政府機構。

這可不是別人在你家門口偷聽那麼簡單,而是某些人可能會通過暴力毀掉你的房子。

It's not just about someone eavesdropping on your doorstep. It'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someone to violently smash your entire house.

監控技術已經演化成了一種致命武器。

蘭德公司預測,至2024年,美國具備完全作戰能力的網絡任務部隊的小隊數量將達到167個,較去年相比增長了25%。

The RAND Corporation predicts that by 2024, the number of US cyber mission force teams with 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may reach 167. It is a 25 percent increase compared with just the last year.

中國也是美國這場網絡戰爭的受害者。

中國網絡部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捕獲了超過4200萬個惡意電腦程式,其中大部分都來自美國。

According to Chinese cyber authorities, over 42 million malicious computer programs were uncovered in China in 2020, with the majority originating from the US.

不僅如此,美國還通過與英國的合作從海底電纜中收集數據。這個被稱為「MTI」的項目是以操縱網際網路為目的,獲得了一億英鎊的資金支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貝宜系統公司(BAE Systems)在內的老牌軍工企業負責該項目的實施。網絡信息戰的打響也促使傳統的軍工複合體向新領域擴張,形成了網絡軍工複合體

美國的各種間諜工具不僅僅包括網絡攻擊,還包括通過美國的公司進行數據竊取。近期,美光公司(Micron)的產品就未能通過中國的安全審查,因而收到來自中國的禁令。

然而同一時間,美國便聲稱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對華為公司在內的一千多家中國公司進行制裁。不同的是,迄今為止,美方都沒能提供任何證據。

美國聲稱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因為只有借用「國家安全」的名義,預算才能得到國會批准。同樣地,美方也能給公眾一個事關「國家安全」的說法,通過這種方法將項目合法化,但是其行為早已超出了安全需要的範疇。

不得不說,金錢才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

小知識:什麼是「稜鏡」?

信息收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中一種是美國國家安全局要求谷歌在內的一眾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向美國政府提供用戶的私人信息,也即「稜鏡」

而另一種信息收集方式被稱為『上游採集』,即從光纜中收集信息。這種信息收集方式基本涵蓋了70%的間諜活動。

出品人 曲瑩璞

總監製 王浩

監製 柯榮誼

統籌 何娜

製片人 黃恬恬 張少偉

記者 孟哲 徐潘依如

微信編輯 商楨

運營宣發 侯俊傑 商楨 高亞美 張欣然 郭欣然

研究支持 國際傳播發展研究中心 沈斌 張睿 劉亞奇

編導 林宸西 柳一非 朱贇海 劉安然

攝影 楊達 李行

文稿撰寫 徐潘依如 歐文

視覺設計 柳一非

實習生 周寧 張嘉鋆 柯方鳴

特別鳴謝

北京大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