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談叫倒好:馬連良等人演的《審頭刺湯》太水,觀眾要求退票

倚竹聽琴 發佈 2023-12-21T06:43:04.932640+00:00

注:本文摘自郭寶昌、陶慶梅著《了不起的遊戲——京劇究竟好在哪兒》,三聯出版社2021年出版。第三類是挑毛病叫倒好的。

註:本文摘自郭寶昌、陶慶梅著《了不起的遊戲——京劇究竟好在哪兒》,三聯出版社2021年出版。圖片素材源自網絡。侵刪。

第三類是挑毛病叫倒好的。這也是在其他所有藝術門類中幾乎不存在的。

這個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了。我知道一個例子是《牧虎關》裡的個演高來的丑角。主角高旺要把員外形象換成馬夫,他下去換裝,這段時間台上不能空著,就讓他的手下來給他備馬,丑角上來了。一大套七八分鐘的表演就是侍弄那匹無實物的馬,洗馬、刷馬、勒馬帶。

有一天他做這些動作的時候,就有人叫好,是叫倒好,是拐著彎地叫出來的好。這就是倒好,這既是一類也是一派。這一類就是挑毛病的,叫好的方式就是必須拐著彎地叫。

這個丑就鬧不明白,我出什麼錯了?第二次演出還是這人叫倒好。第三次,他就知道這人一定是來挑毛病的,就去問那個叫倒好的人哪裡錯了。這老頭說,這是作戰的戰馬,你勒那個馬肚子應該勒兩道。明白了,下一場演出改了,這老頭就真正叫好了。

這種類型,促進演員改進糾正錯誤。你要說他是不是必須要勒這麼兩道,其實也不一定﹣﹣就像有的角色上樓下樓,有觀眾就給數著。你上去走了五步,下來才走四步,這不行,也會叫倒好。其實四步和五步有啥不同呢?但這種特殊的觀演交流,是警醒,是愛護,也是參與創作。

戲曲有這個及時反饋的老傳統,這個真是好。是騾子是馬你就拉出來遛遛,及時檢驗藝術水準的高低。


上中學的時候,我在慶樂戲園子看過一場一個小戲班的猴戲《鬧龍宮》,演孫悟空的演員還小有名氣,那天不知為什麼一直在台上吊兒郎當,耍金箍棒沒兩下就脫手掉台上了,沒等觀眾起鬨,他先戲謔地指著金箍棒說:"呵呵,它掉了!"感覺是故意掉的,觀眾笑了。撿起來沒耍幾下又掉了,他又故技重演:"呵呵,它又掉了!"觀眾不笑了。等第三次掉的時候,沒容他張口,觀眾突然憤怒地大喊:"什麼玩意兒!下去!"直到把他轟下台,很解氣。

叫倒好現在也有很大爭議。有人說,這是不尊重演員的勞動,不文明、不禮貌。當然,誰也不願意出這種事兒,但首先演員要尊重觀眾啊。

我有一次在中和戲院,看馬連良先生的《審頭刺湯》,不知為什麼,那天劇場氛圍不大正常,前面有兩個該叫好的地方沒有好,後面的戲明顯越演越水。

到洞房一場,雪艷念"撲燈蛾"的時候,演湯勤的演員簡直稀里咣當地走過場了。沒想到那天來的觀眾多為懂戲的行家,一散戲,便把劇場門圍死,堅決要求退票,直到團領導出面,向觀眾賠禮道歉,觀眾才散去。

這是我經歷過唯一一次大師級的演員不認真演戲,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前面該叫好的地方沒叫好,演員沒了情緒,以為今兒聽戲的都是外行不懂戲。

我覺得觀眾在這種情況下叫倒好,要退票,就是要個說法,是完全正當的。就像"三一五"打假一樣,消費者是有權利反抗的,買了假貨,現在還有個消費者協會可以理論、賠償,那麼看了劣質的演出應該怎麼辦?投訴無門。難怪現在那麼多的爛戲、爛電影、爛電視劇肆意橫行,反正好壞無人問責,無人表態,他們沒有任何顧忌啊。

對叫倒好,我一直覺得沒什麼不對。到了現在,演員出錯已經是正常現象,這非常可怕

我看青年京劇大賽,一個演員演著演著,槍掉了;耍著耍著,"舔頭"了(頭上扎的水紗、網子、帽子盔頭全掉了);一個"剁泥兒"(穿著厚底靴子,跳起來單腿落地,要紋絲不動)晃幾晃還站不穩。

這擱舞台上可是大事。可是到他們這兒出錯地演完,評委說,你非常好,你在這種情況下不慌不亂,非常鎮定,這種精神值得發揚!

這是什麼道理?還發揚?你應該首先要追問,誰給你勒的頭?給你勒頭緊不緊你自己不知道?你為什麼不好好練功?為什麼要晃?首先應該是責難,絕不應該是表揚。

我覺得這種表揚是極其惡劣的!現在把叫倒好說成是對演員的侮辱﹣﹣這是謬論!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唱武花臉的許德義,在台上表演"剁泥兒",他沒站穩,晃了幾下,下去就把褲腿兒捲起,拿著刀坯子打自己的腿:他是要讓自己記住今天在舞台上沒做好!這是什麼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技藝上不斷精進。這才是可貴的。我們那些有成就的老藝術家百分百都是這樣敬業。

附,《許德義自責》侯喜瑞口述,張胤德 記錄《戲劇報》,1962年第1期:

許德義先生是唱武花臉的,有一次在中和園唱《鐵龍山》,他飾姜維。前邊起霸等都非常圓滿,到「觀星」了,是這齣戲的重點場子,姜維穿著靠、厚底靴,腰掛寶劍,要走很多繁難的身段。其中有把髯口一擺、兩擺、三擺,然後左手撫劍,右手推,右腿往左踹,回頭看,有點像「回頭望月」的姿式。許先生在三擺髯口之後,右腿往出一踹,腿是起來了,可惜用力過猛,左腳靴子一歪,他竟倒在了台上。當時他起來重來了這「手」。

等到演完了戲,他在後台拿出箱板——蓋戲箱二層的板子,有三尺多長,一寸厚,照著自己的左腿,豎著板子狠狠地打,一邊打一邊還責罵自己,讓自己記住這個教訓。

演員在舞台上出差錯是難免的事。有的演員對自己的錯誤採取原諒的態度,這樣就很難改正錯誤,不改,一輩子也不能把戲唱好,許德義先生對自己的錯誤,是這麼重視,甚至自己打自己,使自己這輩子不再犯,這是好樣兒的,只有這樣,才能進步啊!


叫倒好就是戲曲美學不可缺失的一個部分。這是觀眾在直接檢驗舞台上的演員啊!演員對此也總是有感覺的。他唱這一段,演那一段,如果一般都應該有"好",那觀眾今天沒叫好,或者叫倒好,他得琢磨,是什麼原因?哪個演員總被叫倒好,還有飯吃嗎?

所以台上一分鐘,台下才要練十年的功啊。只有在這樣的觀演關係中,才會對自己有那麼高的要求,戲曲藝術才能不斷發展。

這兩類叫好,對戲曲美學與京劇表演體系的形成與完善非常重要。絕活的叫好,可以說是正面的激勵;叫倒好,可以說是反面的激勵﹣﹣你以後還敢這樣嗎?這兩種叫好都是和京劇的表演技藝有關。觀眾都是用叫好推進了京劇表演技藝的精進與京劇美學的提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