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肋軟骨再造一個新耳朵,8歲男孩告別「大小耳」煩惱

點點醫訊 發佈 2023-12-21T08:44:05.767545+00:00

小耳畸形患者術前、術後對比。南方農村報記者 江玲通訊員 張陽 黃睿  近日,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看著新「長出」的耳朵,8歲男孩京京(化名)的欣喜難以言喻,多年的難過糾結和先後經歷的三次手術之苦一掃而空。  造一個新耳,讓孩子不留遺憾。


南方農村報記者 江玲

通訊員 張陽 黃睿

  近日,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看著新「長出」的耳朵,8歲男孩京京(化名)的欣喜難以言喻,多年的難過糾結和先後經歷的三次手術之苦一掃而空。

  造一個新耳,讓孩子不留遺憾。專家表示,小耳畸形患側通常會有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但對患兒來說,最主要還是外觀缺陷造成的「心病」。一般認為耳廓再造手術的最佳時機是6歲左右。

三次手術造一個新耳

  據京京爸爸介紹,孩子出生時就發現左側小耳畸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全家。「兒子小時候就一直問我們,為什麼他少個耳朵?家裡親戚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他……」

  意識到自身耳朵的異常,京京越來越沉默寡言,總躲在家裡不願意出門,父母為此也深感愧疚自責。直到去年,京京爸爸帶著孩子慕名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尋求治療,接受醫生建議選擇手術為孩子重塑耳廓。經過去年7月、9月兩次手術,京京初步有了新的耳朵。今年4月初,又完成了耳廓再造的第三期手術。

  「做完手術京京可高興了,自信開朗了好多,現在願意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還會自己主動拿著錢出去買東西……吃飯都比以前多了,孩子長高了不少。」近日,京京回醫院複查,激動地握著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張金明教授、王永振醫生的手連表感謝,「多虧你們給孩子做手術,成全了他做一名『普通孩子』的夢想,也解決了我們家長的一塊心病。」

「心病」危害甚於「身病」

  什麼是小耳畸形?王永振醫生解釋道,小耳畸形發病率為4/10000-5/10000,是發病率僅次於唇齶裂的先天性體表缺陷。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孕期刺激等因素有關。其表現各不相同,最常表現為患側沒有正常耳廓形狀,代之以不規則的皮贅和軟骨團塊。輕者也可表現為患耳略小於健側,嚴重者患側甚至沒有任何耳廓特徵(無耳症)。

  小耳畸形的孩子患側通常會有一定的聽力下降,但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這種畸形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外觀的缺陷和由此導致的心理問題,孩子往往表現為自卑、抑鬱、暴力傾向等,家長們也長期飽受「心懷愧疚」的折磨。

  目前,小耳畸形最主要的治療手法是進行耳廓再造手術,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為患者「造」出新的耳廓,以達到面部雙側的對稱。

整形術建議6歲左右

  那麼,小耳畸形手術是否越早越好呢?「很多家長想儘早給孩子進行治療,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建議耳廓再造應在6歲左右進行。」該院整形外科主任張金明教授表示,「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我們會跟這類患兒說『你們的耳朵還沒到長出來的時候,等到6歲以後它就長出來了。』」

  整形外科副主任梁偉強教授介紹,小耳畸形手術時機的選擇,主要綜合考慮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從心理方面考慮,為減少耳廓缺失對患兒心理髮育的影響,耳廓再造的時間應該越早越好,至少應該在學齡前進行。而在生理上考慮,應該在患兒耳廓條件及其他身體條件如肋軟骨發育成熟時進行耳廓再造手術。6歲左右時,孩子耳廓的發育基本成熟,此後耳廓成長非常緩慢,而且在6歲時患兒的身體能夠提供足夠多的肋軟骨用於雕刻耳廓支架,進行耳廓再造。

「一人一策」耳廓塑形

  王永振醫生介紹,每一位小耳畸形患者的情況不一樣,採用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是保證再造耳美觀的關鍵。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要有圓潤、自然、雕塑感輕的再造耳支架,孩子的自體肋軟骨是支架雕刻材料的首選;二是要有厚薄合適、面積足夠的皮膚軟組織覆蓋。

  肋軟骨即常說的「脆骨」,是耳廓再造術目前最好的支架材料,術後併發症較少,可以再造真正「屬於自己」的耳朵。「因為孩子的自體肋軟骨彌足珍貴,我們會根據患者的肋軟骨情況,設計『一人一策』的個性化雕刻方案,以最小創傷塑造耳廓外形。」王永振醫生補充道。

  有了耳廓支架,還需要皮膚軟組織覆蓋,才能「造」出逼真的耳朵。在進行皮膚覆蓋前,可以依據患者條件選擇是否一期手術埋置耳後擴張器。針對髮際線低,耳後皮膚較厚、彈性差的患者,主張一期埋置擴張器,可為耳廓再造提供更大、更薄的無毛皮膚,耳廓再造術後輪廓更清晰逼真。如孩子耳後無毛區皮膚面積較大、較薄且彈性較好,也可以一期直接進行耳廓成形手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