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羅生門:專家稱80%是鼠頭,真相或站在群眾這邊

王新喜 發佈 2023-12-21T21:14:39.856774+00:00

湖北經視日報報導稱,遠看像老鼠頭,近看像老鼠頭,仔細一看還覺得是老鼠頭,但最後你跟我說這其實是越嚼越有味的鴨脖子,這東西你敢啃下去嗎?

江西高校食堂鴨脖事件,越來越多的媒體相繼報導,多方的質疑仍未停止。胡錫進目前表示,如果南昌市市監局的鑑定準確無誤,他們對此充滿確信,有必要對該異物進行更加清晰的拍攝,將視頻放到網際網路上。

日前,上游新聞記者從一位嚙齒類動物研究專家處了解到,如果圖片沒有作假,那麼80%(概率)可以確定是小鼠頭部。

這與當前大量網友堅持認為異物是老鼠頭的認定基本一致,當前網友已經將「鴨脖說」演繹成了一系列段子、漫畫圖,甚至絕味鴨脖受到牽連而股價大跌。

從現在的輿論來看,大眾其實非常迫切想得到一個真相,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鴨脖事件,為何難以令人信服?

回顧事件最初,6月1號,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吃出了一個老鼠頭,或者說是一個很像老鼠頭的東西。視頻在網上傳開了以後,學校回應說,那位學生當時和其他同學又仔細查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鴨脖子,學生也現場做了書面說明。該地高新區市場監管某分局局長,也回應了確實是鴨脖,但現在公眾並不買帳。


「老鼠變鴨」事件,絕大部分人都覺得指鹿為馬,包括一些原本嚴謹的專家和科普博主也看不下去了,無論從圖片還是各種信息顯示,這就是老鼠頭,怎麼可能是鴨脖。怎麼分辨鴨和鼠呢,要看牙齒,有齒是鼠,無齒是鴨。

但是也有人表示,看了一個網友拍的鴨脖視頻,在某個角度還真的很像老鼠頭,像牙的那個不是牙而是鴨脖里的筋。

但正如網友所說,即便像牙齒的是鴨脖里的骨頭筋,那麼毛又怎麼解釋?有牙齒有毛,兩個條件組合在一起,說是鴨脖是很難令人信服的,這與大眾樸素的認知和幾十年的生活常識離得太遙遠,所以根本完結不了。

根據華龍網的文章指出,為什麼被質疑,原因在於,檢測結果並沒有就視頻中的細節進行解析,只是單向輸出檢測結果顯然不適用於所有情況,最終可能會陷入說真話也無人相信的窘境。

這個事情還存在一個疑點:即那位當事的學生,一開始發視頻的時候,拍的清清楚楚。後來做澄清的時候,卻僅限於個人聲明,沒有再拍實物了。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或許學生有自己的理由,是不是擔心畢業證的問題,我們不好妄加揣測。

據澎湃新聞報導,6月5日下午,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還在等市裡的統一回復,等市裡的調查全部完成。「我們相關部門都在調查這個事情,後期對外公布的話會給大家一個嚴謹的答覆。」

總的來說,校方的回應並沒有切中輿論的關切點。從目前來看,相關部門還在調查這個事,很有可能接下來,隨著更多相關方的介入,那麼一份更嚴謹的鑑定說明還有有必要的,把大家疑慮的「眼睛」「牙齒」「毛」「形狀」等都說清楚。這事原本不大,但是輿論發酵到今天這種程度,當地校方依然沒有觀察到網友們在關心什麼、質疑什麼。

甚至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也沒有知情人、學生出來澄清細節與真相,更為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有網友曝出截圖是,涉事學校的新媒體中心要求學生按照話語模版去新聞評論區留言。因此,整件事情的質疑方向已經不再是老鼠頭,而是校方的處理方式、思維與公信力。


中國本身就有指鹿為馬的典故,在大眾心目中,這種事情,歷史上是不容重現也不應重現的。如果中國歷史上在眾目睽睽之下,重現指鹿為馬的悲劇,無視大眾的智商與眼睛,帶來的公信力傷害是非常大的。

建議有更權威的機構進行調查取證,查查到底是學院串通有關方面指鹿為馬,還是大眾對科學鑑定的認知不夠。如果是後者還好,相當於變相對大眾進行一場科普教育,不能只相信眼睛看到的東西。當然,多數人不希望是前者。

公眾需要的只是真相,要讓公眾信服,目前只差真憑實據

從目前來看,市場監管部門費力了,費錢了,勞師動眾,但是為什麼人們就是不相信呢?如果真的是鴨脖而不是老鼠,要讓公眾信服,其實現在就差一個真憑實據。


但飯菜里吃出的那玩意,又不是DNA長得像老鼠頭,而是外形太像。要想澄清,按說也不難,面對鏡頭,讓大家看清楚,是哪兒像,為什麼像,為什麼會讓人誤以為是老鼠頭,並送檢第三方機構,全程留影,以保證不會被質疑送檢材料掉包,讓第三方機構給出結果,這樣一解釋,大家一看就會明白。

但是為什麼不這麼做呢?有三個可能。

其一,可能當地覺得沒有必要,市監局說了不是,就代表已經回應了,又不是什麼大事,網上的輿論不把它當一回事就好,指望著三兩天之後事情自然會平息。

其二,鴨脖這個事,有可能是關鍵物證鴨脖已經沒了。即便做鑑定,如果關鍵物證鴨脖沒了,這個鑑定就做不了,只能成為一件羅生門事件。當然也有可能是南昌市市監局的最初鑑定過之後,就隨手扔了,現在要找回,恐怕有點難。

因此如果鑑定的鴨脖已經非視頻中出現的「鴨脖」,最終還是達不成共識,又是一地雞毛。

第三個可能性是:新聞報導中引用的照片並不是涉事學生發現的異物,市場監督局檢測的確實為鴨脖,也並不是涉事學生發現的異物,導致對事件的誤導。

其四,可能是真的是老鼠,但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牽涉了很多相關方,就回不了頭了,其實這件事的蹊蹺之處還有那個涉事學生的反轉。一開始發視頻質疑異物是老鼠頭的是他,但校方啟動全面調查後,後又出面澄清。

這反轉讓不少網友懷疑這位學生是不是受到了什麼壓力?是不是被公關了?也有網友猜測是不是食堂老闆和學校後勤處為了小事化了,與檢測方、市監局打默契球?

目前來看,動物學專家的出面表態,或許讓真相越來越接近第四種。

輿論持續發酵的背後,是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是近年來公眾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但現在的問題是,無論學校還是監管部門,都沒有展示完整的調查過程,回應全靠「一張嘴」,沒有真憑實據來平息輿論,如果缺失了真憑實據,這件事情的質疑還會持續質疑下去。如果不回應公眾最關切的關鍵信息,最終事情可能會淡下去,但不會消失。因為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在未來某個時期,它總會時不時被網友拿出來調侃,給地方帶來的公信力損傷是持續的。

很多公眾事件發生的時候,當事方需要直面真相,在聲明中需要有邏輯的回應公眾關切的核心,如果你的聲明沒有問題,吃瓜群眾的解讀的至少有小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會朝著你希望的方向進行。但現在的情況卻是,當地的回應方式卻偏偏是關鍵信息的缺失,引發了信任危機與輿論海嘯。

公眾有時候需要的也僅僅是真相,但由於各種難以言說的利益關係,從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說法呈現,真相也越來越近,目前該專家也談了自己判斷的原因,「齧齒動物的頭骨,特別是它的兩顆牙,它的上牙短,下牙很長,這個是很明顯的。因為它終身都會長,不會像人類牙齒,長到一定長度就不長了 。」但是專家也指出,也不排除PS的可能性。

從專家的說法來看,如果可能真相或許是站在人民群眾這一邊,現在,也只有直面真相,才能平息鴨脖事件,校方要把輿論關切的回應做好做細,這是值得相關方面去反思以及儘快去推進的。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