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711課:「鵪」和「鶉」的區別並不是看雌雄

談藝錄 發佈 2023-12-21T21:21:05.836739+00:00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隹」部的兩個字「[享隹]、[酓隹]」。這兩個字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它們分別對應的異體字「鶉」和「鵪」,也相應簡化為「鶉」和「鵪」,簡化後的「鶉」和「鵪」在現代漢語均為通用漢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隹」部的兩個字「[享隹]、[酓隹]」。這兩個字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它們分別對應的異體字「鶉」和「鵪」,也相應簡化為「鶉」和「鵪」,簡化後的「鶉」和「鵪」在現代漢語均為通用漢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享隹](GB字庫中已無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讀音有兩個:

(一)chú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酓隹]屬。從隹[上亯下羊](chún)聲。」形聲字。本義是鵪鶉鳥。

[享隹]字的異體字「鶉」《說文解字》沒有收錄,「鶉」在現代漢語簡化為「鶉」,指的也是鵪鶉鳥。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鶉」展開說一下。

也就是說,《說文》所列的鵪、鶉並非同一種鳥,所謂的「鵪鶉」是後世的混稱。

《本草綱目·禽部·鷃》:「鵪與鶉兩物也,形狀相似,俱黑色,但無斑者為鵪也,今人總以鵪鶉名之。」顯然,「鵪」和「鶉」的區別並不是看雌雄,而是看毛色,沒有斑點的是「鵪」,有斑點的是「鶉」。

到了現代,「鵪」 和 「鶉」 雖表示不同的兩種鳥,但人們更多是組合在一起稱呼一類鳥,即鵪鶉鳥,它們體型似雞雛,頭小尾禿,其中雄性好鬥。如《本草》所說:無斑的叫鵪; 有斑的叫鶉。現在,我們解釋鵪和鶉,一般都以鵪鶉為總稱。

《詩·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鶉兮?」不冬狩來不夜獵,為何見你庭院掛鵪鶉啊?《潛夫論·交際》:「鶉鷃常游,終日不休。」(小人們像)鵪鶉和鷃雀來回走動,終日沒有休止。

在本義之外,鶉還有其他用法:

(1)赤鳳。《埤雅》引《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山海經·西山經》:「(崑崙之丘)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白服。」郝懿行《山海經箋疏》:「鶉鳥,鳳也。《海內西經》雲崑崙開明西北有鳳凰,此是也。」

(2)星宿名。南方朱鳥七宿的總稱。《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杜預註:「鶉,鶉火星也。」鶉火星像只大鳥,天策星沒有光耀。沈括《夢溪筆談·象數一》:「天文家『朱鳥』乃取象於鶉。故南方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其實,我們經常所說的「朱雀」即取象於鵪鶉。

另外,古代以鶉首為秦之分野,故用鶉代稱秦地。《漢書·地理志》:「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謂之鶉首之次,秦之分也。」從井十度到柳三度,稱做鶉首的位置,是秦國的分星。

(3)喻破爛的衣服。《正字通·鳥部》:「鶉,鶉尾特禿,若衣之短結,故凡敝衣曰衣若懸鶉。《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懸鶉。「子夏貧窮,他穿的衣服非常破爛。《紅樓夢·第一回》:「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癲落脫,麻屣鶉衣。」是說跛足道人穿得破破爛爛。

(4)通「醇」。純美。《康熙字典·鳥部》:「鶉,與醇同。」《法言·寡見》:「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李軌註:「春木芒然而生,譬若孔氏啟導人心,有似援手而進,言其純美也。」

(二)tuán。讀音出自《集韻》。同「鷻」。鳥名,即雕。《集韻·桓韻》:「鷻,鳥名。《說文》雕也。引《詩》『匪鷻非鳶』。或省。」《詩·小雅·四月》:「匪鷻匪鳶,翰飛戾天。」毛傳:「鶉,雕也。」我本不是蒼雕也不是鷙鳥,不能象它們一樣直飛高天。

[享隹]的小篆寫法如圖:

2、[酓隹](GB字庫已無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讀音有兩個:

(一)ā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酓隹],鶉屬,從隹,酓聲。」形聲字。本義是鵪鶉鳥。

如圖所示,它的確像個小雞雛。

[酓隹]字的異體字「鵪」《說文解字》沒有收錄,「鵪」在現代漢語簡化為「鵪」,指的也是鵪鶉鳥。下面表述,用「鵪」。

此字與上一字[享隹]互訓,所指都是鵪鶉鳥,如前所說,「鵪」與「鶉」是有細微區別的。至於鵪鶉,詳細解釋如[享隹]所說,此不贅述。

《大戴禮記·夏小正》:「(三月)田鼠化為鴽。鴽,鵪也。」我們現在當然知道,鵪鶉不是田鼠「化」來的,它們是不同的物種。

[酓隹]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之711,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