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海越未來!東南大學:121歲,恰風華,正青春!

東南大學本科招生 發佈 2023-12-21T23:31:41.452254+00:00

櫛風沐雨,見證繁華,古樸建築跨過歲月長河始終堅挺,投映在心底,是一座海納江河的巍巍學府,是一身傲立潮頭的時代風骨。止於至善,不拘陳規,東南大學越過歷史車轍依然青春,屹立於金陵,以百年不變的信念書寫家國壯歌,以傾囊相授的傳承築就桃李天下。

櫛風沐雨,見證繁華,古樸建築跨過歲月長河始終堅挺,投映在心底,是一座海納江河的巍巍學府,是一身傲立潮頭的時代風骨。

止於至善,不拘陳規,東南大學越過歷史車轍依然青春,屹立於金陵,以百年不變的信念書寫家國壯歌,以傾囊相授的傳承築就桃李天下。

跨越兩個世紀,從時光的盡頭走來,今天,121歲的東南大學一如從前,滿腔熱血,無數個青春交織正延續著她蓬勃跳動的脈搏,續寫「國之榮光」。

跨百載,盛景依舊

六朝松蒼鬱,湧泉池蔚藍,是如期而至的獻禮

1500多年前,一株古柏在四牌樓紮根,名為六朝松。星移斗轉,唯此古樹歷經千餘年,閱盡古都繁華。它見證了六朝宮苑的繁華疏落,記錄下明朝國子監的琅琅書聲,注視著中國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東南大學的前身,三江師範學堂誕生於這塊文脈傳承的沃土,開啟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篇。

時光流轉,樹下的故事層出疊見

三江肇始,兩江續創。青松翠柏環映間,樹下以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李瑞清之號命名的梅庵小巧玲瓏,卻內涵乾坤。這裡,先後雲集音樂教育家李叔同、美學大師宗白華,繪畫大師徐悲鴻等藝術大師,傳承藝術教育文脈,同時也見證著早期青年革命運動的光輝歲月。1915年,在兩江師範學堂基礎上成立的首開女禁,開辦了中國第一個體育專修科、第一個新型地學系,開啟了東南大學歷史上的「南高時代」。

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誕生,寓師範於大學之內,東南大學開風氣之先,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算學系、第一個生物系,誕生了中國現代大學教育史上第一個具備完整意義的建築系(科)。1928年,學校以國立中央大學之名,執高等教育之牛耳。如今,東南大學熠熠生輝的大禮堂、精緻優雅的體育館、簡約大氣的南大門等建築便是在這一時期相繼在校園紮根,陪伴一代又一代東大人,走過百餘個四季輪迴。

1952年5月,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大幕拉開,四牌樓開枝散葉、支援八方建新校,以原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併入八所高校的相關系科,在其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由此開啟服務國家工業化的新征程。新中國第一台機器人從這裡走出,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而成的公鐵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著名的橋頭堡的圖紙在這裡繪就……南工盛譽,遐邇播揚。

1988年,「南京工學院」選擇恢復校史上曾經的校名——「東南大學」,沿著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道路,初心不改、重新出發,歷史在此刻完成了接續。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併,南京地質學校併入,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新的東南大學沸騰著青春的活力,煥發出全新的榮光。

在「大國重器」的背後,在科學研究的前沿,東大揚起「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的旗幟,以「中流擊水三千里」的氣魄,做有使命感、有穿透力的科研。

  • 崔鐵軍院士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用0和1空間編碼來表徵超材料等;
  • 尤肖虎教授團隊創造太赫茲無線通信實時傳輸世界紀錄
  • 熊仁根教授團隊首次提出「鐵電化學」的概念;
  • 滕皋軍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採用中國自主研發的釔90炭微球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介入手術;
  • 交通學院開發的大型交通系統仿真軟體徹底打破國外軟體長期壟斷……

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港珠澳大橋、南極科考、南海造島、AMS空間科學實驗等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工程中,數字「克隆」人、6G移動通信先期研究、信息超材料、高端晶片的超高能效設計等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急需領域的「高精尖」問題東大智慧從未缺席

2011—2021年,牽頭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33項;近五年牽頭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2022年牽頭獲批千萬級以上項目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98項,新增重大重點項目17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997件,位列全國高校第二位……東大科研榮光愈發閃耀

在金陵古都,東南大學提筆寫創新接續詩篇,平地起萬丈科研高樓。而讓這座高樓牢固矗立、扶搖直上的重要地基,便是東大百年來的積澱與正青春的延伸。

現在的東南大學,12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位列全國第8位;14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和化學位居世界前1‰;27個學科上榜2022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其中通信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儀器科學、土木工程位居全球前10……享譽世界的東南大學,吸引了包括16位兩院院士、3位在內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的青睞。他們在3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文科平台等一流科研平台乘風而起,助力東大以更加從容的姿態走向未來,融入國家創新洪流。

跨越1500餘個四季,六朝松仍饒有生意,用盡根須與枝脈,伸展出倔強的蔥翠與遒勁;百年相伴而行,古樸的南大門歷經滄桑仍煥光華;體育館似乎依舊迴蕩著泰戈爾的激情演講和徐志摩的翻譯之音;莊嚴的大禮堂撐起碧色穹頂,百年校慶之際落於堂前的湧泉池清澈見底,波光盈盈,金黃的梧桐棚蓋挺立延展,守護著這一池碧藍……這些無聲的建築鐫刻下歲月的史詩,見證東南大學的變遷與發展,也一如既往守護著東大,見證著她譜寫新的輝煌。

越百年,依然蓬勃

肩作登天梯,金陵育菁英,是一以貫之的追求

春有櫻花,夏有梧桐,秋季銀杏遍布校園,冬天臘梅迎風盛放,東南大學始終如初,陪伴著無數學子度過一個個的四季。百載文樞江左,東南輩出英豪,東南大學歷經121年歷史的磨礪,帶著抹不去的榮譽與驕傲,默然佇立於金陵,守護著眾多精英翹楚度過美好年華,奔赴神州大地建功立業。

任新民、黃緯祿、錢驥、朱光亞、趙九章5位「兩彈一星」元勛從這裡出發,隱姓埋名數十載,為祖國干驚天動地事;閔恩澤、張存浩、吳良鏞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由此步入科學的殿堂,迸發智慧的光芒;被譽為「東方居里夫人」的吳健雄、新中國第一位電子學女博士韋鈺在東南大學寫下自立自強的女性傳奇……一個多世紀以來,東南大學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38萬各類優秀人才,在東南大學工作或學習過的兩院院士達200多位「東南學府第一流」的美譽在一代代東大「奮勇者」的接續努力下愈發響亮。

曾經破浪而出,而今踏浪而來。東南大學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這個百年不變的信念在風霜洗禮後,愈發遒勁。湧泉池石碑上刻著的校訓「止於至善」,梅庵門前手書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課堂中老師們的循循善誘、諄諄教誨等在潛移默化中,引領著新一代東大人立大志、成大事

  •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2018級本科生趙雅琪憑藉著濃厚的興趣和優秀的能力,本科發表SCI、CSCD論文4篇,以綜合排名第一保研至清華大學,作為東大代表登上《人民日報》
  • 東南大學SEUer團隊在由DAC會議組織的神經網絡加速器設計領域最高級別競賽中,從國際70多支團隊激烈技術角逐之中脫穎而出,榮獲全球冠軍
  • 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東大學子一舉捧回6項特等獎,其中,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項目獲評「揭榜掛帥」賽道全國第一……

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東南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捷報頻傳,正是得益於多年來的探索實踐。

5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3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東大工科為主、各學科專業齊頭並進的強勁發展態勢,暢通人才培養工作中一條重要的生命線;此外,學校7年內獲批未來機器人、電動載運工程等17個新專業,多個專業為全國首設,總數達到92個的本科專業配合豐富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讓攜帶夢想種子來到東大的學子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的土壤,綻放出絢麗的青春之花。

以匠心鑄精品,東南大學「三制五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培育領軍人才擘畫出「硬核」路線圖。大一開始配備的本科生導師為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築牢科學思想基礎;四位一體的研究型教學,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創新潛能;「雙螺旋、四聯動、全鏈合」創新創業教育新生態,造就新時代的「雙創之星」;「精品文科+強勢工科」跨學科融合,「英語+信息工程」「日語+電子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經濟學」「會計學+人工智慧」「網絡空間安全+法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6個雙學士學位項目為多面優秀的學子提供跨學科學習、多元化發展的機會。

吳健雄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特區、3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3個省級基礎學科拔尖計劃2.0基地、3大試驗班、4個強基計劃專業(類)等構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的育人模式,為優秀拔尖人才的成長增添更多的可能性。承載著推動「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等多重期待,作為教育部首批12家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單位之一,東大聚焦晶片設計、信息材料、未來通信、智能感知4個方向中的未來技術,以本碩博貫通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吹響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集結號」……日新月異,永葆初心,東大始終以誠摯熱情傾囊相授,築就桃李天下,續寫無限榮光。

生於金陵古都,長於六朝松下,東南大學穿過時間的鉛幕,鐫刻下厚重的歷史印記。桃李不言自有風雨話滄桑,止於至善更續輝煌於五洲,121歲的東南大學一如從前,青春正好,蓬勃茂盛。

1902-2023,百年風華,賡續新篇,東南大學,121歲生日快樂!

關注「東南大學本科招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東南大學官網/官微、東南大學本科招生、東大青年說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