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吃」拿下最佳,梁朝偉為他演車夫,陳英雄這次贏得漂亮

外灘thebund 發佈 2023-12-22T00:55:10.266901+00:00

用東方審美和西方視角他撐起越南電影的半邊天剛過去的坎城電影節,亞裔電影人贏麻了。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憑藉新作《多丹·布法內的欲望》斬獲「最佳導演」。首次殺入坎城主競賽單元即獲獎。領獎時,這位看起來有些內斂的亞裔導演,難掩開心,微笑著跟主創團隊一一致謝。


用東方審美和西方視角

他撐起越南電影的半邊天

剛過去的坎城電影節,亞裔電影人贏麻了。


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憑藉新作《多丹·布法內的欲望》斬獲「最佳導演」。


首次殺入坎城主競賽單元即獲獎。領獎時,這位看起來有些內斂的亞裔導演,難掩開心,微笑著跟主創團隊一一致謝。



作為越南新電影的扛鼎人物,陳英雄歷來擅長用影像講述世間人情。被譽為「伊朗電影中的阿巴斯、台灣電影中的侯孝賢。」


1993年,陳英雄首次執導《青木瓜之味》,便在坎城電影節首映,並一舉奪得「金攝影機」獎。



他曾邀梁朝偉合作,拍攝《三輪車夫》;村上春樹看中他身上的疏離感,心甘情願將《挪威的森林》給他拍。


而這兩部作品,都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認可。


此次獲獎的《多丹·布法內的欲望》,陳英雄以美食為引,結合精緻的法式烹飪,講述了一個動人的中年愛情故事。


被外媒評為「坎城電影節上,最令人享受的一部」。



01

敢於「烹飪」這類電影

他早就備足了火候


1885年的法國,一個鄉村廚房裡,一對中年男女忙碌著,正在為朋友們準備豐盛的晚餐。


小牛肉裡脊、小龍蝦、浸泡在白葡萄酒中的比目魚、閃閃發光的巨型蛋液卷……電影《多丹·布法內的欲望》前40分鐘的鏡頭,猶如一部「舌尖上的法國」。


如油畫般通透的攝影,每個畫面都像走進古斯塔夫·庫爾貝的靜物畫。腳步聲、鍋碗撞擊聲、火爐燃燒聲、來自畫外的鳥鳴蟲叫,構建了時而緊湊,時而舒緩的節奏。


隨著一道道佳肴被送上餐桌,男女主角之間忽遠忽近產生的化學反應,也隨之逐漸瀰漫開來。


陳英雄用極簡的拍攝方式告訴我們,大廚一般只需要最簡單的方式,就能烹飪出最美味的菜餚。


出演本片的朱麗葉·比諾什和伯努瓦·馬吉梅爾,曾在1999年相戀過,兩人還育有一個女兒。


多年後合作演繹知心戀人,一個美食家與一個大廚,在充滿煙火氣的廚房裡相知、相戀,好像他們本來就屬於這裡。


影片場景不多,基本圍繞著廚房、菜地、餐桌進行。即便穿梭在如此生活化的場景中,女神比諾什依舊優雅,而略有發福的馬吉梅爾,更像一個天生的美食家了。


片名「Pot Au Feu」,指的是法國的一種燉鍋。菜的難度不大,但即使是最優秀的廚師,也需要一個下午的時間準備。


這段身處廚房的時間,恰好足夠發酵一切可能,而其中隱喻的,正是男女主角之間如小火慢燉般積澱的食與欲。


陳英雄用舉重若輕的拍攝技法、極致的視聽語言,細緻刻畫擺上餐桌的美食,讓愛自然流露,一如照進廚房的秋日斜陽,含蓄曖昧、永恆綿長。


難怪《視相Variety》專欄作者Guy Lodge大讚這部電影。


讓觀眾「完全沉浸在美麗的樂趣中,體驗到放縱的感覺,並最終體會到高級菜餚中固有的人文關懷"。


02

從青木瓜之味開始

用電影致敬故國


雖然陳英雄外表看起來很年輕,但今年已經61歲了。


1993年,31歲的他攜長片處女座《青木瓜之味》亮相坎城,一舉拿下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同時,還獲得當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驚艷國際。


影片講述一個越南女孩「梅」的成長經歷和愛情童話。


陳英雄的妻子陳女燕溪,在影片中扮演成年版的女主角。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恰如其分地演出了那種美好柔和的東方神韻。


而《青木瓜之味》這部電影,承載的其實是導演孩提時候關於母親的記憶。


陳英雄出生於越南峴港,一個滿是熱帶風情的海濱城市。


可是,就在他出生前一年,越南戰爭爆發。直到12歲,他才和當裁縫的父母遠渡重洋,流亡法國。


作為陳英雄越南三部曲(《青木瓜之味》、《三輪車夫》和《夏天的滋味》)中的第一部,本片寄託著導演對故土的念想與幻夢。


1995年,陳英雄力邀梁朝偉合作《三輪車夫》。


講述一個年輕男子在胡志明市的生存困境,因為梁朝偉不會越南語,而陳英雄又非他不可。所以,梁朝偉飾演的「黑道詩人」全片幾乎沒有台詞。


不過,陳英雄的導演風格和實力,在這樣的合作中越加突顯。


影片中,有大量混亂骯髒的街頭實景,小人物的殘酷生存,在狂亂的攝影中顯露得淋漓盡致。



沒有台詞的梁朝偉,在大量的抽菸和窺視鏡頭中,以精湛的演技,表現不同程度的漠然、躁動。無聲勝有聲。


陳英雄曾在著名的路易·盧米埃爾高等學院學習電影攝影,深受法國電影文化影響。


所以拍攝越南時,他一邊表現出一種深沉的東方情結。同時又不免疏離,用一種西方式的觀照視角,去俯瞰越南現實的一面。



有人不喜歡,有人卻偏愛。


村上春樹就很喜歡他這份疏離,甚至破格答應,讓他拍攝自己的小說《挪威的森林》。


這本小說是村上的代表作,講述幾個年輕人在時代劇變中的人生道路。1987年剛推出時,就創下日本文壇的暢銷紀錄。


據說,曾有位名叫原田真人的電影界人士給村上寫信,希望允許他立馬將其搬上銀幕,但是村上一口回絕,說即便是庫伯利克提出申請也不理睬。



但是,當陳英雄提議時,村上竟然「雙標」地答應了。


至於原因,他曾跟自己的老搭檔、翻譯林少華提過:陳英雄既非日本人又非美國人,由這樣一位導演拍成電影也未嘗不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世界,越戰爆發,嬉皮風潮大盛,披頭士的音樂流行全球,日本學生運動達到了頂峰,各種鬥爭不斷上演……


也許是自小旅居他鄉的緣故,陳英雄的鏡頭總是敏感又細膩。



面對世界劇變,他和村上小說的主角們一樣,用一種外部的視線和疏離感,冷靜面對和處理所有的迷茫和不安。


《挪威的森林》於2011年9月在中國上映。那一年的6月,陳英雄曾擔任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03

甜品好吃就行

法式還是越南式不重要


最開始了解越南,是通過杜拉斯的《情人》。爾後,是陳英雄的電影。


從前者的文字中,我們窺見的越南是處在法國殖民下的昏暗剪影。而陳英雄用「故國三部曲」,展現了更為生動和詩意的越南境況。


可是,作為一個成長於法國的越南人,且是一個學院派出身的導演,他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國電影風格的影響,如今也主要說法語。


因此有不少人認為,他電影中的越南是西方視角凝視下的東方圖景,並不真實。


對此他曾多次反駁,不要指望從他的電影裡去認識越南。如果要了解越南,應該去看紀錄片。


事實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放異彩的越南裔導演中,陳英雄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從1988年拍出第一部短片《南雄的妻子》,到今年的最新長片《多丹·布法內的欲望》。他目前只拍了不到10部作品,相當低產。


不過,有2部拿了坎城電影節獎項,1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還有部分影片獲得其他國際電影節認可。


陳英雄,是獲得國際獎項最多的越南裔導演。


而他在歐洲及全球電影界中的聲譽,大部分來自以越南為背景的電影。


可以說,越南的文化基因,滋養了他的東方審美。同時,法國的電影土壤,又培養了他敏銳的影像視角。


其實只要看過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他對越南的記憶,牽繫著對故土複雜的情感,有著最溫暖的人文底色。


正如他自己堅持的那樣,電影本身是一種語言,無所謂國籍之分。他自己始終是一個越南人,並且能很好地融合兩種文化。


所以,是法式還是越南式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拍攝「詩一般的電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讓更多人開始了解越南,認識東方,這就足夠了。



文、編輯/Marcia

部分資料參考Variety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