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區: 「口袋」雖小 卻裝滿幸福

邯鄲新聞網 發佈 2023-12-26T03:35:44.164358+00:00

蔥蘢的樹木、盛放的鮮花、精緻的道路,休憩廊架等便民設施配備齊全……在我市的口袋公園裡,孩子們追逐嬉戲、歡呼雀躍,老人們圍坐一起、互道家常,呈現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圖景。推窗見綠,抬腿進園。如今,逛「口袋公園」已成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蔥蘢的樹木、盛放的鮮花、精緻的道路,休憩廊架等便民設施配備齊全……在我市的口袋公園裡,孩子們追逐嬉戲、歡呼雀躍,老人們圍坐一起、互道家常,呈現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圖景。

推窗見綠,抬腿進園。如今,逛「口袋公園」已成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們建在小區周圍、街角路邊,讓人們方便可達;它們的面積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小巧多樣、功能齊全、環境友好,滿足人們健身鍛鍊、親近自然的期盼。「口袋」雖小,卻裝滿幸福。

社區休閒的「後花園」

立夏之後,位於復興區先鋒路南側王郎城遺址的邯鄲體育公園薔薇花、月季花盛放,吸引了不少周邊的居民前來遊玩、散步。

公園的熱鬧從每日清晨開始。健步走、打太極、踢毽子……不少市民前來晨練。

每到傍晚,剛過放學時間,公園會再次喧鬧起來。與公園一牆之隔的百花小學的學生們在家長陪護下來到公園,結伴玩耍,興致盎然。

「幾年前,這裡還是雜草叢生,如今卻建成環境優美的體育公園。孩子們很喜歡,每天放學路過,我都會帶兒子到這裡玩一會兒。」居住在金豐裕園的陳女士說。

走進邯鄲體育公園,綠樹環繞、花香撲鼻。公園呈帶狀分布在先鋒路南側,地面鋪設了藍、黃、紅等彩色塑膠,遠看像是兩條彩色絲帶。兒童沙坑、創意健身設施以及休憩坐凳分布在公園的不同區域,與周邊的綠化植被一同裝點著這片共享空間。

「公園就建在我家樓下,一打開窗戶就能看見公園的美麗景色,心情很舒暢,走出家門,還能帶孩子到公園內溜達溜達,真是太方便了。」說及家門口新改造的公園,居住在三合小區的王金鳳高興得合不攏嘴。

近水樓台先得月。以十分鐘健步行為半徑,邯鄲體育公園毗鄰周圍三合小區、建安小區、搪瓷廠家屬院、雙豐小區、政府院社區、棉機院社區、天兆家園、金豐社區等30餘處社區,成為社區的「後花園」。

「『口袋公園』作為城市公園體系建設的補充和完善,具有小巧、精緻、靈活等特點。為更大程度滿足百姓休憩、娛樂、健身等戶外活動需求,復興區的『口袋公園』大多緊鄰住宅小區,相當於社區『後花園』。」復興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永俠說,「通過『口袋公園』的點綴,將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利用起來,實現『抬腿就能逛公園、走綠道,出門宛如畫中游』的美好宜居生活。」

功能齊全的「打卡點」

傍晚時分,在邯鄲體育公園沿著園內步行道慢行,一個由高強度鐵絲網圍建的籠式足球場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足球場內,幾名小學生一邊踢球一邊喊道:「傳給我,傳給我!」

「場地不大,但玩得盡興,孩子們約好每周來這兒踢幾次。」其中一名孩子家長王女士說。

邯鄲體育公園是復興區利用邯鄲市搪瓷廠舊址和王郎城遺址公園改造的。以前只是雜草叢生的小遊園,如今這裡除了有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田徑等運動場地,還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兒童健身娛樂區,成為大家運動「打卡」的好去處。

「綠色健康、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健身場所是每個運動愛好者的嚮往。」張永俠說,口袋公園的建設不僅要美,還要不斷健全完善基礎服務設施,滿足大家的多種需求。

記者來到位於鐵西大街人民路東南角的翠樂園,該公園占地6300平方米,是一個集體育健身、娛樂休閒於一體的功能性口袋公園。

佰仕達花園北區與翠樂園僅一牆之隔,該小區73歲的武榮是這個公園的「常客」。

「以前遊園道路狹窄、設施分散,去年進行重新規劃、統一合併,『小道路』成了『大廣場』,還增加了花架、條凳等等,老人們健身後還可以在廊架下納涼。」武榮告訴記者,他在這個遊園鍛鍊身體近20年,以前是個不成規模的健身廣場,現在變成了健身休閒的小公園。「這次升級改造後,多了不少健身器材,大家都覺得更方便了。」

文化傳承的「新載體」

除了造綠造景,增設器材,復興區的「口袋公園」還注重體現當地的文化印記。

「這處『口袋公園』不僅景色優美,還體現了深厚的邯鄲文化。不久前外地親戚來了,我帶他們到這裡玩,在健身休閒的同時了解邯鄲成語典故,他們都很高興。」家住復興區金澤苑的張先生說。

張先生口中的「口袋公園」是福興園,位於北環路與前進大街西南角。該公園以邯鄲成語之鄉為切入點,以成語文化表達為特色,打造主題化、可參與、能互動的景觀節點。同時以低干擾為理念,在保留現狀林的前提下,設置胡服騎射、杏壇、邯鄲學步、一葉障目、成語遊戲、當局者迷等6大景觀節點。

「在打造『口袋公園』進程中,我們始終注重挖掘本土的歷史文化,將本地的傳統文化、民俗風情、歷史傳說等融入公園建設全過程,賦予『口袋公園』深刻的文化內涵,實現一園一主題、一園一風格、一園一特色,從而讓原本單調、枯燥的遊園環境更加生動,讓市民和遊客從中體會到我們本地的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張永俠說。

讓「剩餘空間」變為「金角銀邊」,讓街頭空地搖身變為小遊園……近年來,復興區堅持把「小、精、特、美」口袋公園建設作為城市綠化提檔升級的「突破口」和「助推器」,先後新建提升千米竹林、邯鄲體育公園、翠樂園、利民園等口袋公園48個,增加綠化面積54萬多平方米。

今年,復興區將新建、改造鳳棲園、前進活動運動園、和樂園、百樂園、秀林園、惠民園、如意園、彭家寨遊園、清風園等16個口袋公園,讓群眾在家門口樂享高品質的幸福生活。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趙鴻粼/文 周紹宗/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