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武藝到底有多高

讀者報 發佈 2023-12-28T15:39:00.679986+00:00

三國歷史上第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規模會戰,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官渡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紹親率十萬大軍進抵黎陽前線。

三國歷史上第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規模會戰,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官渡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決戰在即,袁紹陣營中卻有一些大佬充滿了悲觀情緒,比如沮授。大軍出發前,沮授召集宗族的人,把自己的家產給分掉了,還對他弟弟說:「曹操雄才大略,又挾持天子作為政治資本,我們雖然消滅了公孫瓚,但部眾實已疲憊。而且,主公驕傲,將領自大,我軍的潰敗,恐怕就在此一行了。」

相反,曹操這邊的人卻顯得膽氣十足,比如程昱。當時他奉命駐守鄄城,可兵力卻少得可憐,只有區區七百人。曹操過意不去,就打算再撥兩千人給他。程昱卻拒絕了,說:「袁紹擁兵十萬,自認為所向無敵,看我兵少,必然輕視我,可能都懶得來攻打。若是多給我兵力,袁紹經過此地,就非打不可了,到時候鄄城定會陷落。」

不出程昱所料,袁紹得知他兵少,果然不予理會。

當時,為了迎戰袁紹,曹操在正面戰場上由北向南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劉延駐守的白馬;第二道,是于禁駐守的延津;第三道,是曹操親自坐鎮的官渡。

從官渡往南約兩百里,便是曹操的大本營許都了。

雖然曹操的防禦部署很嚴密,但他最大的軟肋還是兵力少。關於雙方投入此戰的總兵力,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至今沒有定論。袁紹方面,公認的看法是不少於十萬,大致是十一二萬,其中騎兵一萬多;而曹操方面的兵力則說法不一,且差距很大。

《三國志·武帝紀》認為曹操的兵力不到一萬人,其中還有兩三千是傷兵。這種說法顯然不靠譜。曹操若只有這點兵力,很難想像能與袁紹的十萬大軍相持半年之久,最終還能大獲全勝。裴松之便對此提出了異議,但他只是列舉了幾條理由說曹操的兵不可能這麼少,可具體到底是多少他也說不上來。

黎東方先生在《細說三國》中猜測曹軍兵力是五萬到七萬,但也只是一筆帶過,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時至今日,有研究者通過對各種史料的分析,推測說曹操在官渡之戰前的總兵力可能達到了十萬餘人,但為了防備馬騰、劉表、孫策等人,同時還要分兵據守外圍的一些戰略要地,所以真正投入官渡之戰的兵力,可能是在三萬到四萬之間。這個數字,相當於在陳壽的說法(偏少)與黎東方的說法(偏多)之間取一個中間值,應該是比較可信、相對合理的。

不論曹操的具體兵力是多少,反正跟袁紹比起來肯定是眾寡懸殊,這一點毫無疑問。

袁紹進駐黎陽不久,便派遣大將顏良率部渡過黃河(古黃河,在今黃河北面),對曹軍的第一道防線白馬城發起了進攻。

四月,曹操帶著張遼、關羽諸將,親自率軍前去救援。臨行前,荀攸獻上一計,說:「敵眾我寡,必須分散敵軍的兵力。主公到了延津渡口,就做出要渡河北上、抄袁軍後路的樣子。袁紹得到消息,一定分兵向西阻截,然後主公率輕騎突襲白馬,攻其不備,定可生擒顏良。」

曹操依計而行。袁紹果然上當,立刻派兵在西線阻擊,而曹操則率部晝夜急行,直撲白馬。此時顏良正在埋頭攻城,等得到情報時,曹軍離他只有十餘里了。顏良大驚,立刻掉頭迎戰。曹操命張遼和關羽率先衝鋒。

此時的關羽,已被曹操拜為偏將軍,且受到了優厚的禮遇。按《三國演義》的說法,叫作「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宴請和饋贈當屬實情,但「封侯賜爵」則是稍後的事。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作為主要角色之一,早已出場無數回了,可在正史的記載中,這卻是關羽在戰場上第一次比較正式的亮相。

雖然他的正式亮相比很多人都晚,但一出場就是高光時刻,不僅驚艷了曹操,也驚艷了世人。據《三國志》記載,關羽一馬當先朝袁軍衝過去時,遙遙望見顏良的帥旗和車蓋,便策馬直取顏良,然後「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就這麼短短的一句話,信息量卻大得驚人。要知道,顏良麾下的「萬眾」可不是虛數。因為顏良是袁紹最倚重的大將之一,況且進攻白馬又是本次大戰的首場戰役,袁紹志在必得,給顏良的兵力絕對不少於萬人,而且肯定都是精銳。

關羽要想殺到顏良面前,首先得問這一萬名精銳部眾答不答應吧?而顏良作為主將,身邊必然有不少副將和親兵護衛,這些人肯定也不是紙糊的吧?最後來看顏良,雖然正史關於他的記載很少,但孔融對他和文丑曾有一句評價,說二人「勇冠三軍」;沮授也說過顏良「驍勇」。由此可見,顏良本人的戰鬥力絕對是不可小覷的。

所以,關羽的可怕就在這裡表現出來了。他要完成「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的任務,首先必須突破層層阻礙,殺到帥旗之下,然後與顏良及其左右交手,繼而在短時間內將顏良斬殺,接著又要在那麼多袁軍將士的包圍中砍下顏良首級,最後還要殺開一條血路全身而退。

什麼叫「如入無人之境」?

什麼叫「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關羽用他的行動為我們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如果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這樣的情節,我們一定又會說這是「主角光環」,是編導為了塑造人物,不惜違背客觀現實硬扯出來的。然而,這卻是正史,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並非出自任何人的想像和杜撰。

就此而言,關羽被後人尊稱為「武聖」,確屬實至名歸。

見主將的腦袋被人輕而易舉地拿走了,顏良的部眾頓時六神無主,再也抵擋不住曹軍的攻勢,當即潰敗。

白馬之圍遂解,袁紹輸了第一局。

雖然把劉延及部眾解救出來了,但曹操並不想死守白馬。當初在這裡設置防禦,本來便是為了遲滯袁紹的進攻而已,並非要與袁紹爭一城一地之得失。所以,解圍之後,曹操立刻將白馬城中的百姓,以及囤積在此的軍需物資、輜重等都遷了出來,然後主動撤退,沿著黃河南岸往西南方向的延津急行。

得知顏良被斬,袁紹又驚又怒,立刻下令大軍渡河南下,追擊曹操。此時,「悲觀主義者」沮授又站了出來,勸阻說:「戰場上的勝負,變化無常,不可不靜心思量。而今之計,應先攻克延津,然後分兵進擊官渡,若能奪取,再南下也不遲。若是輕率南下,一旦失利,我軍便無退路了。」

袁紹本來就對沮授的悲觀態度很是不滿,現在又痛失顏良,正在氣頭上,巴不得馬上殺了曹操以泄心頭之恨,怎麼可能聽得進他的建議?

眼看袁紹一意孤行地朝著那個失敗的結局而去,沮授的悲觀情緒頓時達到了頂點。跟著大軍一起渡河時,沮授望著濁浪滾滾的黃河水,忍不住悲嘆道:「上面的人狂妄自大,下面的人急著邀功,黃河悠悠啊,我還能不能北返?」

隨後,沮授便以生病為由,給袁紹遞交了辭呈。

袁紹當然不准他辭職。大敵當前,你卻給我撂挑子,這不是擾亂軍心嗎?遲早會讓你滾蛋的,但不是現在!

雖然不准沮授拍屁股走人,但袁紹肯定也不會再讓他帶兵了,隨即剝奪了沮授的兵權,把他的部眾全都撥給了郭圖。

在延津南面渡河後,袁紹命郭圖進駐已然成為一座空城的白馬,然後命文丑、劉備率六千騎兵先行追擊曹操。

此時,令人意外的是,曹操並未一路向南撤到官渡,而是讓主力回防,自己則帶著不足六百人的騎兵停在了延津南面一個叫南阪的地方,並在此紮營,準備阻擊袁軍。

這就是曹操與袁紹不同的地方。袁紹只會坐在後方的大帳中遙控指揮,而曹操不僅會親臨一線戰場,而且關鍵時刻還可以作為將領上陣。

比如現在,他就親自承擔了斷後的艱巨任務。可讓人捏一把汗的是,他只給自己留了不到六百人的一支小部隊,卻要抵擋文丑、劉備的六千騎兵,這仗怎麼打?

可是,曹操卻氣定神閒,好像對這一仗很有把握。

他命哨兵在高處瞭望,有敵情隨時稟報。很快,哨兵來報,說:「敵人來了,有五六百名騎兵。」稍頃,又報告說:「騎兵更多了,步兵不計其數。」

此處的騎兵應該就是文丑、劉備的先頭部隊,而步兵可能是袁軍的別部,數量不詳。可見,這一仗,曹操與敵軍的兵力對比還不止是一比十,很可能更為懸殊。

聽完哨兵的兩次報告後,曹操居然回了一句:「行了,不用再報了。」然後命部眾一起出營,並叫大夥解下馬鞍,讓馬兒吃吃草,放鬆放鬆,同時把從白馬帶來的輜重隨意堆放在了道路上。

麾下諸將全都蒙了:這唱的是哪出?

眾人紛紛說:「敵人太多了,還是趕緊撤回大營固守吧。」

曹操卻不說話。這時候,一旁的荀攸心領神會,對眾將說:「這正是誘敵之法,為何要撤?」

曹操聞言,看著荀攸,呵呵一笑。

片刻後,文丑、劉備帶著騎兵追到了。眾將大為緊張,都說該上馬了。曹操卻道:「還不到時候。」

又過了一會兒,袁軍騎兵越來越多,一部分人被那些輜重吸引,開始動手搶奪戰利品。

曹操一聲令下:「時候到了!」眾人立刻上馬,迅速對袁軍發起了攻擊。

袁軍本來便因輜重擋路而亂了隊形,加上爭搶戰利品,整支隊伍更是亂成一團,完全沒有防備。

史書雖然沒有記載曹軍是從什麼地方殺出來的,但按照常理推測,極有可能是從路邊的樹林裡,否則之前他們一個個「解鞍放馬」,袁軍不可能沒有發現。正因為道路上只有輜重不見曹軍,所以在文丑、劉備及部眾看來,曹操很可能是帶著輜重跑不快,所以才放棄輜重,輕裝撤退了。

這是任何人都會得出的顯而易見的結論,無人意識到這是曹操的障眼法和誘敵之計。

曹軍突然殺出後,袁軍猝不及防,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大將文丑當場被斬殺;劉備見勢不妙,馬上拿出他作為一名「常敗將軍」的看家本領——三十六計走為上,掉轉馬頭一溜煙跑了。袁軍徹底潰敗。

第二局,袁紹又輸了,而且輸得比之前那一仗還要難看。

白馬之戰或許雙方兵力差不太多,輸了就輸了,也說不上多沒面子,可這一仗,袁軍投入的是超過曹軍十倍絕對優勢兵力,卻還是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讓袁紹的一張老臉往哪兒擱?

決戰還遠遠沒有到來,白馬和延津這兩仗只是前哨戰,可袁紹卻已經接連失去了兩位「勇冠三軍」的大將。這不僅是慘痛的失敗,更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奇恥大辱,對袁軍的士氣無疑構成了沉重的打擊。

關羽在白馬之戰中神一般的表現令曹操大為激賞,回師官渡後立刻封他為漢壽亭侯。

然而,曹操其實很清楚,關羽為人忠義,心心念念都是他那個誓同生死的大哥劉備,所以遲早會離開自己。

之前,為了刺探關羽的心思,曹操曾經讓張遼去跟他談心。關羽長嘆道:「我深知曹公待我很好,然而我受劉將軍之恩,發誓同生共死,不能背棄他。我終究不會久留於此,不過我會立功報效曹公,然後才走。」

張遼把關羽的話對曹操說了。曹操十分感慨,對關羽的義氣深感敬佩。這回關羽於萬軍之中斬殺顏良,已為曹操立下大功,兌現了承諾,所以隨時都可能走人。曹操明知這一點,卻又捨不得讓他走,只能重加賞賜。

可是,不管是侯爵之位還是金銀珠寶,都不可能留住關羽的心。

關羽把曹操賞賜給他的所有東西,包括漢壽亭侯的印綬,全都歸置齊整,原封不動地留在寢帳中,同時留下了一封告別信,然後就帶著劉備的兩位夫人甘氏、糜氏離開了曹營,北上尋找劉備去了。

得知關羽跑了,曹操麾下眾將紛紛表示要去追殺他。曹操嘆了口氣,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志·關羽傳》)

一個不忘舊主,義薄雲天;一個愛才惜才,胸襟寬廣。

關羽和曹操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從此傳為千古佳話,被後人廣為讚頌。

「義」是中國人特有的精神,幾千年來一直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儘管到了我們這個時代,這種精神早已式微,在現實中已經很難看到,可只要我們沒有忘卻歷史,只要中國人還在傳頌和崇拜關羽的人格精神,那麼「義」這個字就永遠留存於天地之間,也永遠不會從我們的血脈中消失。

關羽離開曹營後,《三國演義》用了不小的篇幅濃墨重彩地演繹了一個「過五關斬六將」的經典情節。這個故事數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幾乎已是婦孺皆知,只可惜,它是羅老先生虛構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關羽要去袁紹那邊找劉備根本不用這麼麻煩。因為當時袁紹大軍已經推進到延津以南,與曹營所在的官渡,距離不過一百多里而已。查看現在的地圖,兩地相距也才六十多公里,自駕游的話一個小時足矣。就算當時的路不好走,多拐幾個彎什麼的,也絕對不會超過一百公里,何須關公「千里走單騎」?還要「過五關斬六將」那麼辛苦?

當然,也不能排除前線曹軍沒有接到曹操「勿追也」的命令,所以對關羽進行了攔截,可最多就是一些小規模戰鬥,不會像書中描述的那麼精彩。

另外,順便提一下,《三國演義》把斬殺文丑的功勞也一併給了關羽,這基本上也是虛構的。史書中並未記載文丑是誰人所殺,只說他死於延津一戰,也沒有記載關羽是否參與了這場戰鬥。更有可能的是,關羽已經跟隨主力先行一步回到了官渡。

我們之所以如此推測,理由很簡單——假如關羽參加了這場戰鬥,並且斬殺了文丑,那史書一定會記載,就像記載他之前斬殺顏良一樣。既然史書隻字未提,那只能說明關羽並未參加這場戰鬥,更沒有斬殺文丑。

關羽來到袁紹大營後,估計袁紹的臉色一定很難看。

他可是殺死顏良的兇手啊!

袁紹當時肯定很想殺了關羽祭旗,以告慰顏良的在天之靈。然而,就算他想,也不可能這麼做。

畢竟,劉備眼下是他袁紹的人,而關羽投奔劉備,也就等於投奔了他,所以不管心裡再怎麼咬牙切齒,袁紹也只能裝出一副笑容予以收留。

驀然見到關羽和兩位夫人,劉備頓時百感交集。還好,雖然顛沛流離到處跑,而且總是打敗仗,但至少老婆沒丟,兄弟們也都團聚了,這可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此時劉備身邊的兄弟,不僅有張飛和剛團聚的關羽,還有一個人,就是趙雲。

自從七八年前一別,趙雲就回到了家鄉,幾乎處於隱居的狀態。直到不久前聽說劉備投奔了袁紹,趙雲才趕到鄴城,重新回到了劉備麾下。

趙雲一來,就暗中幫劉備招募了數百名精壯士卒,為了避免引起袁紹的警覺,對外則聲稱這些人都是劉備舊部。

對此刻的劉備而言,只要弟兄們都在,就還有翻盤的資本。他是不可能永遠替袁紹打工的,儘管袁紹待他不薄,一來就給了他一個「左將軍」的高位,但劉備遲早是要走的。

只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劉備立馬會帶著弟兄們遠走高飛……(摘自《三國不演義》 王覺仁/著 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