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管理10家超級明星公司,馬斯克是如何做到的?

新眸 發佈 2023-12-28T19:16:07.371401+00:00

作者|鹿堯一個人同時管理10家公司,在業務領域跨度相當大的情況下,還要做到全球頂尖。這聽起來有點懸乎,但馬斯克卻做到了。



作者|鹿堯


一個人同時管理10家公司,在業務領域跨度相當大的情況下,還要做到全球頂尖。


這聽起來有點懸乎,但馬斯克卻做到了。馬斯克還有一個知名的外號——矽谷鋼鐵俠,離開PayPal後,他先後投資、創立了包括SpaceX、特斯拉、Solar City、Neuralink等知名企業,加上剛剛收購的Twitter,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忙的老闆。


7點鐘起床,凌晨1點睡覺,馬斯克曾給自己算過一筆帳,每周工作時長大概在100小時,忙的時候甚至超過120小時,平均折算下來,馬斯克一天得工作17小時,其中,80%的時間都花在工程和設計上,SpaceX和Tesla占據大頭。



厲害的是,即便忙得不可開交,馬斯克旗下的公司卻井井有條。


有人曾把他的時間管理經驗,總結為「Time Boxing」,即以5分鐘為單位,把一天拆成288個時間塊,並設置好deadline。馬斯克十分推崇一心多用,比如邊開會、邊處理其他事務,為了避免閒聊,他提倡發郵件不打電話,儘管這看起來很反人性。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推理的話,馬斯克扮演的,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工程師老闆角色,對比其他職業經理人,馬斯克旗下的公司個性也相當鮮明。並沒有太多的管理秘訣,也沒有什麼OKR,甚至比貝索斯當時創立亞馬遜還要極簡,以事情處理為一個核心單元,解決掉一個後就換下一個。


這也是馬斯克最讓人好奇的地方,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說馬斯克這種極度理性的管理風格,能在世界範圍內推行開來,那就意味著,包括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內的經典管理體系,都極有可能被打破,甚至是重建。



01

馬斯克的管理要義

思路清奇,打破常規



和誕生在車庫裡的蘋果一樣,特斯拉最開始的時候,馬斯克的辦公桌也設在弗里蒙特的工廠車間裡,尤其在2018年左右,那段時間馬斯克尤其忙碌,因為特斯拉不僅要解決產能爬坡棘手難題,還要應對通用、福特等傳統車企的競爭。


當時馬斯克還發了條推特,聲稱要把特斯拉私有化,原因很簡單,競爭厲害,他覺得相比上市,私有化更不會泄漏商業機密,還可以用來對抗空頭,保護自家股東的長期利益。


這條推文很快把馬斯克送上了風口浪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他違反證券法,認為他通過發布不準確的信息來操縱股市,要求罰款的同時,還禁止馬斯克繼續擔任特斯拉的高管或董事,這場訴訟風波直接將特斯拉的股價跌幅超過10%。


這種近乎兒戲的行為,讓當時很多人一度懷疑馬斯克究竟適不適合做管理者?


馬斯克的管理風格向來直接,《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當馬斯克得知每當有人走近一輛汽車,這條裝配線就要停下時,即使負責人告訴他是出於安全,但他還是生氣,甚至跑到裝配線上用頭去撞車,並且質問對方「這能有什麼傷害?」


儘管當時特斯拉被爆出有數十位高管離職,大部分理由是因為和馬斯克的意見不和,或者忍受不了非人的工作強度,但馬斯克本人對此倒沒覺得有什麼,他甚至還寫了封內部信,「特斯拉對未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公司的組織即將被重組,我們需要更加扁平化的模式來有效溝通。」


扁平化管理,意味著他本人將承擔更多的職責。他以前辭退員工的時候經常說,「你的工作我來完成。」事實上,他真的能做到。最典型的例子,特斯拉組織改造後,馬斯克宣布直接管理公司的銷售和服務,原全球銷售總裁Jon McNeil離職,同時他還停掉了生產主管的工作,直接負責生產部門,然後就有了一個相當經典的故事:為了督促model 3產能,馬斯克直接睡在了工廠里。


以身作則在馬斯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關於特斯拉,其實還有一件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事情,即便特斯拉已經相當知名,但很多人還是很難叫出除馬斯克外的其他高管名字,箇中原因,一方面馬斯克本人的公眾影響力確實大,另一方面,公司高管和員工流動性也比較大。


但這並不妨礙馬斯克把這些公司繼續做大做強,和全球知名SaaS巨頭Salesforce創始人貝尼·奧夫一樣,馬斯克本人經常會和媒體進行溝通,甚至會寫一些通稿,等他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後,他才會告知公關人員,後者的工作很簡單,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執行馬斯克給的計劃。高壓下,很多公關人員感覺措手不及,有的主動辭職,有的精力耗竭或者被開除,留下的是極少部分。


偏執苛刻、咄咄逼人,不愛聽取下屬意見,但同時又雷厲風行,有前員工曾這樣形容馬斯克,「他是不好相處的老闆,對員工的要求非常高,不斷挑戰員工的耐受力,但他總是打破常規,並鼓勵我們做同樣的事情。」



02

工程化管理10家超級公司

馬斯克是怎麼做到的?



很多人吐槽馬斯克陰晴不定,早期的決策變化看起來像心血來潮,他的直接下屬經常隨著公司戰略或組織結構的變化而變化。


對此,他是這樣向媒體解釋的,「在一段時間內,作出的決策越多,錯誤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然而,這比只做出極少的決策,刻意降低錯誤風險的做法要好。隨著公司的不斷擴大,未來的一項重大決策有可能會糾正,甚至扭轉先前的錯誤決策。」


這是一種典型的創業思維。


簡單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前期暴露出的問題往往並不致命,甚至可以說越多越好,因為隨著企業壯大,錯誤的代價也會變得更大。這有點類似於冰山理論,大部分人只能看到水面上的尖尖,忽視了更長遠的戰略和決策,而馬斯克更在意水面下的危機,願意不斷試錯。


就眼下來說,像特斯拉、SpaceX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其實已經到了在決策上需要謹小慎微的時刻,那馬斯克又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在管理上一直遵循帕累托最優。


在特斯拉麵臨危機的時候,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家公司;剛買來Twitter時,他先處理好最基本基本的事務,找到接班人後就繼續回歸SpaceX。具體到業務上,他熟稔抓大放小,例如產能危機,要解決的最主要事情是擴大產能,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會因為裝配線暫停而大發雷霆。


在很多公司里,溝通都是根據職級而定的,但馬斯克卻不推崇這套,他鼓勵員工主動匯報。


在特斯拉早期的時候,他曾經發郵件給大家,如果誰在工廠裡面發現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告訴他,他不希望是最後一個知道壞消息的人。在馬斯克看來,這種溝通方式能最大還原真實性,而且節省時間。


《特斯拉員工手冊》裡,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是特斯拉。我們正在改變世界。我們願意重新思考一切。」馬斯克這種重新思考問題的方式,現在被叫做第一性原理,雖然是個被用爛的詞彙,但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運用。


舉個例子,在成立SpaceX的時候,馬斯克了解到一個火箭的所有材料成本,大約是傳統火箭價格的2%,馬斯克的做法是,自己購買原材料,然後自己來造火箭。他曾在文章中指出:獵鷹9號從設計到發射用時4年半,花費不過3億美元出頭;載人飛船,從設計到首次發射用時4年,總共花了不到3億美元。


當他了解到傳統的航天工程環節繁複冗長,從規劃到生產整個周期漫長,一般研發一款火箭要投入上千工程師,但大部分耗費心血製作的組件都無法重複使用,馬斯克就提出,將所有的飛機組建回收利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從2011年到2016年這段時間,SpaceX潛心研製火箭回收技術。


這種追求簡單、高ROI、可復用的經營策略,也影響著馬斯克的管理方式。


關於這點,SpaceX仍然是最典型的例子。


據外媒報導,馬斯克管理SpaceX時,沿用了此前Zip2、PayPal的管理思想,精英團隊、高工資、並且高效率。馬斯克將負責開發的科學家、工業設計的工程師、硬體焊接工人、機械師等全部放在同一個空間裡,方便及時地進行信息和技術共享。


這造就了SpaceX獨特的管理方式。內部主要採用項目制管理,不同的項目各搭配不同的VP,再設立首席工程師管理具體事務,馬斯克也會直接參與到團隊和技術的搭建。


在這種環境下,員工可以根據興趣和能力去選擇加入某個項目,這能降低人員的閒置成本,也利於員工的個人發展和滿意度。同時,每件事對應到具體的人,而不是一整個部門,高責任感和透明度也是SpaceX的效率秘訣之一。


在SpaceX里,人員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劃分,它的體系非常簡單,分為4個職級:L1:工程師/個人貢獻者;L2:團隊負責人/經理;L3:副總裁/部門負責人;L4馬斯克。這就導致了一個神奇的現象,不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只要是軟體工程師,就都在同一職級上。


曾有員工評價這種方式,它消除了職級膨脹下的自負和過度競爭,但難免讓新老手之間產生矛盾,如果出現後面的問題,那麼很抱歉,只能說SpaceX不適合你。


開頭提到的時間管理,在SpaceX里其實也有體現,馬斯克為那些很難製造的產品設置了激進的交付日期,「說好聽點,他一向樂觀。實際上,在設置完工時間上他是個離譜的瘋子。」有前員工吐槽,「他會假設一切順利,制定最激進的時間表,然後假設每個人都勤奮地工作。」


馬斯克還經常要求員工提供詳細具體的項目書,但他們從來不按月或周來寫任務表,因為馬斯克更想具體到天,甚至每分鐘的時間安排。


但即便這麼苛刻,馬斯克仍然能夠激發出他們的激情和動力。這裡可以體會一下他的話術,同樣是讓員工在某天下午完成任務,馬斯克不會用「我要求......你必須......」的命令語氣,而是這樣的口吻,「我需要.......,你可以完成嗎?」



03

單一的業務結構

以及可復用的管理資源



一件常常被忽視的事實是,馬斯克旗下的眾多企業具有一個顯著的共性:他們的業務結構單一。這種單一的業務結構導致了穩定且單一的業務流程,減少了需要人工後期干預的次數。


在企業或者項目建立初期,需要對企業或項目的運作進行詳細的規劃和設計,包括設計管理流程、制定戰略、設定目標等,這是一個需要大量的管理活動和資源投入的階段。一旦這些規劃和設計完成後,企業或項目就進入了執行階段,日常的管理需求就會明顯減少。


即使需要後續的干預和調整,由於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按照規劃好的流程來執行的,有人接任就可以,也不用創始人來一一管理。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22年9月,馬斯克在特斯拉的直接下屬有27人,前段時間,被馬斯克任命為特斯拉全球副總裁的朱曉彤,也經常工作到半夜,並且只睡幾個小時的覺,有外媒這麼描述:「他是一個虔誠地永遠跟老闆站在一邊的人,他的職業道德素養與馬斯克相似,並且能接手很多馬斯克要做的事。」


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想像,馬斯克的這些企業之間,實際上有許多可復用的資源,如開發團隊。按照他熱衷的成本控制的思路來看,最好的辦法是像SpaceX里一樣,內部不同業務之間打通,人員流動,對可復用的部分進行復用。這可能是多企業情況下最理想的管理方式。


如今的真實情況是,馬斯克已經不用在這些公司的運轉細節上耗費過多。


這也是馬斯克最為神秘的另一面。


早在SpaceX完成火箭發射之前,主理人就把發射服務出售給了NASA、政府等客戶,這也成了公司最穩定的現金流;特斯拉幾乎維持平穩運行,近來馬斯克的主要決策體現在價格的變動上;OpenAI的火熱不用多說,馬斯克幾乎成了全球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至於The Boring和Neuralink等公司,則由馬斯克信得過的人接管,他們不僅管理老闆的資金,推動著公司的運行,甚至也在打理老闆的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