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篡位時,是否已經取得了一家獨大的地位呢?

顧道驚城 發佈 2023-12-29T13:32:52.405378+00:00

在楊堅準備篡位的時候,是否已經獲得了一家獨大的地位呢?第一位是韋孝寬,他當時的頭銜是大司空、上柱國、鄖國公、徐州總管,地位不比楊堅低。

在楊堅準備篡位的時候,是否已經獲得了一家獨大的地位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當時,權力和楊堅差不多的大佬,至少還有五六位。

第一位是韋孝寬,他當時的頭銜是大司空、上柱國、鄖國公、徐州總管,地位不比楊堅低。

韋孝寬家世顯赫,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北魏的高級官員。

早二十三歲的時候,韋孝寬已經是郡守級別的官員了,與楊堅的岳父獨孤信私交甚密。

更重要的是,韋孝寬的軍事才能,顯然也不比楊堅低,著名的玉璧之戰,是東西魏最重要的戰爭之一,就是由韋孝寬領銜。

在北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立下首功的就是韋孝寬。

在為人方面,韋孝寬還是一個處事厚道、善於提攜晚輩的人。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所以儘管當時的韋孝寬已經七十一歲了,但誰也不敢輕視他。

第二位是尉遲迥,周宣帝的皇后是尉遲皇后,這位皇后的爺爺就是尉遲迥。

同時,尉遲迥還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外甥。

在宇文泰執政時期,率軍奪取蜀地的統帥,就是尉遲迥。

隨後,他更是成為了蜀地的最高軍政長官。

北周開國之後,尉遲迥官拜柱國大將軍,蜀國公、食邑一萬戶。

從身份地位上說,尉遲迥比起當初的西魏八柱國,差別也不算特別大。

到周宣帝時代,隨著宇文憲和宇文孝伯被殺,皇族權力最大的人,變成了宇文盛。

而權力僅次於宇文盛的,就是尉遲迥,楊堅僅排名第四。

尉遲迥還有一個依仗,那就是他的好侄子尉遲勤,官拜青州總管,而尉遲迥後來調任,主管相州。

只要這對叔侄達成共識,就可以瞬間組織起幾十萬大軍,讓整個關東地區瞬間大亂。

尉遲迥所統轄的相、衛、黎、貝、趙、冀、瀛、滄等州,尉遲勤所統轄的青、齊、膠、光、莒等崐州,都追隨他們,軍隊多達數十萬人。

第三位是李穆,他是宇文泰的頭號親信。

親信到什麼程度呢?大家應該都聽過免死金牌,可以免除一次死罪,而宇文泰給予李穆的待遇是,可以免除十次死罪。

無論是西魏還是北周,李穆獲得的殊榮都無人能比。

在楊堅篡位之前,李穆是上柱國、大司空、太保、太傅。在北周朝堂上,已經沒人比他的官更大了。

剛才我們說過,宇文盛第一、尉遲迥第二、楊堅第四,排名第四的是誰呢?正是這位李穆。

李穆並不是空有官位,他還是并州總管。

并州這地方有多重要呢?後來的隋煬帝楊廣,就以晉王的身份坐鎮并州,成為皇位的有力爭奪者。

建立唐朝的李淵,更是以并州為根據地起兵的。

李穆本人如此顯赫,他的家人當然也不會差。

李穆的子孫即使還在襁褓之中,也一律授予儀同三司。因此,李穆一門手持牙笏身居官位的多達一百餘人,貴盛無比。

第四位是王謙,他的父親雖然不是西魏八柱國,但卻是十二個開府將軍之一,和楊堅父親的地位差不多。

從官職來看,王謙的父親是太保,也不比楊堅的父親差。

到了王謙這一輩,他的頭銜是庸國公、柱國大將軍、益州總管。

益州有多重要,就不必多說了。

劉備憑藉益州三分天下,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益州軍閥,通常都是一股特別的勢力,很少有人敢招惹。

在楊堅篡位時,如果王謙堅決反對,那整個朝堂就會在頃刻間大亂。

謙以世受國恩,將圖匡復,遂舉兵,署官司。所管益、潼、新、始、龍、邛、青、瀘、戎、寧、汶、陵、遂、合、楚、資、眉、普十八州及嘉、渝、臨、渠、蓬、隆、通、興、武、庸十州之人多從之。

第五位是於翼,他是宇文泰的女婿,頭銜是大司徒、幽定七州六鎮諸軍事、幽州總管。

單看官職,於翼或許比不得上面那幾位,但於翼有一個特別的身份:他是于氏的話事人。

于氏可是八柱國之一,出現過于謹這樣的大人物。北周之所以能夠立國,很大程度上也是于謹在操盤。

因此,在整個北周,于氏都可以算作僅次於宇文氏的存在。

看看於翼的兄弟們,大家就能明白了。

於寔,上柱國、大左輔,襲爵燕國公。

於翼,上柱國、大司徒、太尉,封常山郡公

於義,上柱國、潼州總管,封建平郡公。

於智,上柱國、涼州總管、大司空,封齊國公。

另外,還有子侄輩的于仲文、於顗,也都是坐鎮一方的大佬。

第六位是司馬消難,他是北周最後一位皇帝,周靜帝的岳父。

在多年以前,司馬消難與楊堅的父親結拜為兄弟,楊堅在司馬消難面前,一直行晚輩禮。

後來,楊堅篡位之後,司馬消難起兵反抗。一聲令下,他所管的九州、八鎮之地都打起了反對楊堅的旗幟。

隋文帝輔政,消難既聞蜀公迥不受代,遂欲與迥合勢,亦舉兵應之。以開府田廣等為腹心,殺總管長史侯莫陳杲、鄖州刺史蔡澤等四十餘人。所管鄖、隨、溫、應、順、沔、環、岳九州,魯山、甑山、沌陽、應城、平靖、武陽、上明、(須)〔溳〕水八鎮,並從之。

上面這六位,是完全能夠在權力方面,與楊堅分庭抗禮的人。

除此之外,北周還有許多僅次於楊堅,但同樣非常重要的人物。

只要這些人在關鍵時刻選擇背刺,那麼楊堅立刻就會有大麻煩。

比如說,後來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在楊堅篡位時,並沒有什麼表態。

這只是因為,當時的李淵還太小,沒辦法對楊堅構成威脅。

可這並不代表,李氏家族沒有權力。

如果這時候,李氏家族的某位大人物出面,高呼推翻楊堅的口號,楊堅肯定也會疲於應對的。

正因為有了這樣複雜的權力格局,才導致楊堅在篡位的時候猶豫不定。

楊堅最大的不確定,就是自己能否獲得多數人的支持。

大家想想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會明白。

皇位上坐著一個智力有問題的晉惠帝,正常人難免心動,但並不是誰都敢動手的。

趙王司馬倫一個沒忍住,篡位了。可他剛爬上皇位,就發現四面八方都是反對派,於是很快領了盒飯。

類似的例子,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許多次。

故此,我們也完全可以理解楊堅的猶豫,畢竟先例過於慘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