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菲爾鐵塔——初代網紅建築的醜陋與真實

晚風亦微醺 發佈 2023-12-31T22:15:14.337824+00:00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設下一個計1.緣起:沒落大哥的倔強在普法戰爭以前,法國是歐洲大陸上公認的軍事強國,前有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一國戰兩洲」,後有拿破崙時代的掃蕩天下,對外奉行的一直是強權政治。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設下一個計

1.緣起:沒落大哥的倔強

在普法戰爭以前,法國是歐洲大陸上公認的軍事強國,前有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一國戰兩洲」,後有拿破崙時代的掃蕩天下,對外奉行的一直是強權政治。

1870年7月,法蘭西對普魯士宣戰,本以為穩操勝券,結果大敗,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第二年1月法國正式投降,割讓礦產資源豐富的北方六省,賠款52億馬克(約合白銀12億兩)。

這場國運之戰,普魯士以傷亡9000餘人的代價,換來法國12.4萬人的傷亡,昔日的江湖老大被新興小弟打敗,法蘭西的民族自信遭受極大的打擊。

十多年以後,戰敗的法國逐漸走出了戰敗的陰霾,國力快速恢復。1884年法國政府決定在五年之後的1889年召開世界博覽會,明面上是紀念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實則是為了向世界再次展現自己的實力,提升自信心。

在這次世博會中,法國政府計劃建造一座300米高的高塔作為本次世博會的重頭戲。但300米的高塔,要建造起來並不容易。況且從計劃階段,法國政府就把300米的高塔定義為一個彰顯面子的巨大工程。


2.面子工程與網紅建築

要知道之前世界上的最高建築一直在150米左右徘徊,而且超高層建築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和漫長的時間。如奴隸時代的胡夫金字塔全高146.5米,工期30年;封建時代的科隆大教堂全高157.3米,幾經輾轉工期長達600多年;就連工業時代比艾菲爾鐵塔早幾年的華盛頓紀念碑,全高169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工期也達37年。

而此時的法國剛從戰敗的泥潭走出來,因為沒錢沒時間,所以對300米的艾菲爾鐵塔提出了兩個額外要求。第一個是能夠吸引足夠的人買票參觀,二是世博會結束後可以輕易拆除。

第一個好理解,政府沒有資金,通過高塔來創造收入,在當時來看,是最好不過了。第二個則是因為工期緊,僅僅只有五年的時間,另外300米的高度也屬於史無前例,沒人敢保證鐵塔的質量,所以世博會結束以後就趕緊拆除,免得後顧之憂。

所以當時的鐵塔就是臨時充當世界第一的角色,也是一個為了彰顯法國的面子工程,同時兼顧賺錢屬性。但是300米的高度是當時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兩倍,法國政府雖然決定了,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實際的工程難度。

3.重力載荷與風力載荷

對於高塔建築來說,主要受力方向為橫向和縱向。縱向好理解,即建築物本身的重量,底層的基礎要負擔整個建築的重力載荷。如科隆大教堂僅建造的石材就有40萬噸;胡夫金字塔更是達到驚人的684萬噸。高塔建築的底層支撐和基礎需要非常強大的抗壓能力,才能保證不沉降,不坍塌。

橫向上的力主要來源於風力載荷。颱風天氣下,強大的風力會使建築往一側傾倒,高度越高,所受的風力則越來越大。

根據當時的推算,300米高空的颱風風速可以達到238km/h,已經相當於我國常規高鐵的速度了。300米的高塔,就好比是矗立在地球的一個巨型槓桿,238km/h的風力經過300米的巨型槓桿放大後所承受的風力載荷便非常恐怖了。

4.當鋼鐵直男遇上浪漫之都

當法國政府公布建造300米高塔的計劃後,很快便收到了超過700份的提案。有人建議修建一個巨大的斷頭台,象徵著昔日帝國的結束;也有人建議修建一個巨大的灑水裝置,在乾旱的季節噴灑整個巴黎;也有人提議建造一個太陽柱,用塔頂的光源和鏡子反射系統來照亮整個巴黎……然而這些方案都還停留在傳統的磚石系統當中,並沒有從結構層面給出重力載荷和風力載荷的解決辦法。

在這些方案裡面,有一個方案可以說是毫不起眼,它出自於一家橋樑建築公司,老闆名叫艾菲爾。他的方案也很簡單,甚至有點醜陋,就是兩條鐵架子立在空中,跟有著凱旋門、巴黎聖母院這些優美大理石建築的巴黎顯得格格不入。

艾菲爾面對這麼多競爭對手的方案,也有著自己的反擊。很簡單,這麼多看似有創意的方案,其實根本沒有考慮到在原有的結構上進行突破。如此纖細的300米磚石高度,是扛不住巨大的風力載荷。尤其是受眾人青睞的太陽柱方案,經過測算,是不可能建造起來的。

根據艾菲爾自己的闡述,自己的方案,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這外型卻是經過嚴密計算後得出來的一個數學模型。它可以完美的解決高塔的重力載荷和風力載荷問題。之所以選擇鐵作為主要材料,是因為鐵重量相比於大理石來說輕,抗壓抗彎能力強,而且造價還低,妥妥的理工男思維。

5.競標公司的撒手鐧

在那個建築師和藝術家混為一談年代,艾菲爾公司的套說法顯然無法服眾。300米的高塔是一個沒有使用價值的面子工程,要是能夠代表法國精神也罷了,一個冰冷的鋼鐵架子,是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

艾菲爾也有自己打算,他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聘請了當時國內眾多的建築師對外型進行升級。用石頭砌台座用來裝飾塔腳,用羅馬建築標誌性的拱結構連接四個塔柱與第一層平台

每層平台設大型玻璃牆大廳,頂部採用球狀造型等裝飾手法來亮化結構,300米鐵塔也開始呈現出我們今天所見的基本樣貌,然而這些迎合公眾的升級,並沒有逆轉它的口碑。

在巴黎文藝界的人看來,300米的鐵塔是非常野蠻的,不管你想不想見到它,它都以野蠻的姿勢聳立在那裡,通身不加修飾的鋼結構,讓人聯想到冷酷,污染,沒有絲毫人情味的工廠,哪怕是美國這種利益化的工業化國家,也沒有辦法接受300米的鐵塔,何況這是在藝術之都巴黎。

面對眾多的反對聲音,艾菲爾使出了自己的撒手鐧。他向法國政府和巴黎政府承諾,他會承擔鐵塔80%的建設資金,只要鐵塔建成後20年的收益。

法國政府一聽,當即拍板決定建設鐵塔。鐵塔丑就丑點,20年後拆除也能賣不少錢,更何況現在也沒有那麼多資金去建設。於是艾菲爾很順利的和法國政府簽訂了合約,開始建設鐵塔。

6.從網紅建築的末路到鋼鐵直男的愛情聖地

依靠著高效的建造方式,同時因為選材比磚石方便太多,在1889年,鐵塔在世博會前如期建成,同時帶來的效果也是非常震撼的。鐵塔以超過華盛頓紀念碑兩倍的高度,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築。在世博會上,人們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乘坐電梯到達鐵塔頂層。再多花錢點錢就可以在300米的高空飲酒用餐,多一件美事。

依靠著世博會的熱度和300米的特殊體驗,在艾菲爾鐵塔開放後一年,就迎來200萬的客流量,收益達到了建造成本的四分之三,一年多以後,鐵塔就開始回本了。

伴隨著超高的客流量,不僅給鐵塔帶來大量的經濟收益,也讓鐵塔的風評得到扭轉,此時的紀念幣,報紙以及海報上面鋪天蓋地都是鐵塔的身影。甚至因為名氣太大,一度成為自殺聖地。

但人們對於鐵塔的喜愛並沒有持續多久,歸根到底還是鐵塔缺乏意義,人們更多是出於好奇,而這種好奇缺乏持久度。

隨著20年期限的到來,法國政府開始著手進行鐵塔的拆除工作。在政府看來,鐵塔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隨著關注度的降低,鐵塔已經很難賺到錢,再加上鋼材容易生鏽,維護成本也在逐年遞增。最後經過艾菲爾的一番遊說,鐵搭被當做無線電通訊和廣播轉播被保存下來。

鐵塔的形象轉變發生在二戰時期。在德軍占林巴黎之前,法國人切斷了鐵塔的電梯,因此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國政府高官,並沒有登頂鐵塔,只是遠遠的拍了一張照片。

德國將自己的納粹國旗懸掛在鐵塔頂端,不料風太大,把國旗吹了下來。第二次又被法國的抵抗人員偷偷換成法國國旗,以後的法國人,千方百計的在塔頂懸掛法國國旗。

在之後的時間裡,人們看鐵塔順眼了,賦予的含義也越來越美好。法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浪漫精神,給鐵塔賦予了浪漫的愛情故事。傳言鐵塔是艾菲爾為了亡妻而建,之所以耗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只是為了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說一句我愛你。當然,艾菲爾作為一個鋼鐵直男,本意並非如此。

時至今日,鐵塔一直佇立了上百年,已經跟法國和巴黎融為一體,成為巴黎的代表性建築。雖然它仍然是一個無用的紀念塔,但是艾菲爾以一種純理性的思維,開創了現代建築的先河。鐵塔可能不具備古典建築的藝術氣息,但它卻宣揚了現代建築的審美底層邏輯——美是真實的火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