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日本如何推動兒童閱讀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1-03T19:36:15.949129+00:00

日本小孩從牙牙學語就開始看繪本,即圖畫書,讀書的習慣很早就養成了。日本的圖書館均有兒童讀書的空間,常能看到小孩和父母一起翻書的溫馨畫面。日本的兒童書有個有意思的特點,形狀不規則,根據內容、創意需求,外形尺寸不一。

日本小孩從牙牙學語就開始看繪本,即圖畫書,讀書的習慣很早就養成了。日本的圖書館均有兒童讀書的空間,常能看到小孩和父母一起翻書的溫馨畫面。日本的兒童書有個有意思的特點,形狀不規則,根據內容、創意需求,外形尺寸不一。62年前,日本知名的兒童文學編輯者松居直建議為了讓小孩易於閱讀,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想像力。把豎排文字的繪本改成橫排的,而且書的規格不受限制,自由伸長,就像讓小孩自由成長一樣。當時圖書館的人說,又寬又長的兒童書難以整理放進書架。而松居直說:「不是書去遷就書架,而是書架要去適應書。」去年11月,常年馳騁在兒童讀物和出版界的松居直以96歲高齡駕鶴西去。如今看圖書館的兒童讀物書架,書籍擺放得凹凸有致,如峰巒疊嶂。而日本的大人看的書籍,如文庫本,尺寸均一,規規矩矩。

讓小孩從小接觸書,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家長用心做的事。影視劇中常見這樣的鏡頭:孩子臨睡前,母親輕聲為孩子讀書。培養自主性閱讀習慣很重要。孩子年幼時,從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大人讀書給小孩聽,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孩開始自主閱讀,在小學、初中階段閱讀習慣和偏好逐步形成。

2023日本兒童讀書日海報

日語裡把印刷品、書籍中的文字叫做「活字」,意即這是有生命力的文字。如今也不乏一些離不開電視,或對閱讀文字有牴觸的小孩,那家長就在小孩看電視或在電腦上看電影時打開字幕,這也有助於培養親近「活字」的習慣。日本的電視劇總是配上字幕的。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而在日本卻定為「兒童讀書日」。1959年,日本就啟動了「兒童讀書周」活動,第一次是4月27日至5月10日。1960年,兒童讀書周改為5月1日到14日。因為5月5日是日本的兒童節,所以把兒童節前後一段期間定為讀書周。2000年是日本的「兒童讀書年」,從那年起兒童讀書周定為4月23到5月12日,延長到三周。日本政府2001年12月發布了《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制定正兒八經的法律,把4月23日定為兒童讀書日,每年各地舉辦盛大的促進兒童讀書的各種活動。「4月23日,和你的孩子一起讀書,把書送給心愛的人吧!」這是當年的讀書日口號。全國的出版社、書籍經銷商、書店、圖書館等組成「讀書推進運動協議會」,推進兒童閱讀是重中之重。在日本,能夠稱為全國性運動的就是讀書活動。日本兒童讀書日的特徵,其實是年年讀,月月讀,日日讀。

那麼在兒童讀書日,家長有哪些好主意讓小孩親近書籍呢?他們通過與孩子共同學習或者做遊戲來實現目的。除了閱讀之外,讓孩子們參與各種他們感興趣的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如參觀圖書館、畫書中人物、寫讀後感等等。學校為了讓孩子過一個收穫滿滿的兒童讀書日,策劃孩子們可以輕鬆參與的娛樂性的活動,比如孩子們塗色製作自己的個性書籤。用自己的原創書籤來陪伴閱讀。另一個有趣的活動是手工製作包書皮,小孩可以給自己喜歡的書來設計衣裳。

另外,兒童讀書日的口號每年都是通過公開徵集決定的,許多家長和孩子一起思考,積極應徵,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意識和對書籍的感情。2021讀書日口號是「讓我們一起閱讀,讓我們如饑似渴地大量閱讀」。2022年則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旅程就是一本書的旅程」。2023年的口號是「從翻開書到合上書,笑容增加了」,出自一位名叫熊谷友希的年輕母親之手,她的得獎感言是:「我的女兒去年出生,雖然她還太小,不能理解繪本。但她出生前我就開始做計劃,購買了很多繪本。從現在開始讀給她聽。希望有一天,她開始自己高高興興地閱讀,相信她能做到這一點。」

讀書不僅在兒童讀書日,日本各地政府把讓小孩親近書籍當作一項日常性的長期的任務。比如沖繩縣豐見城市,負責策劃兒童讀書日活動的閱讀推廣運動委員會以「鼓勵家庭和地域閱讀」為主題,通過「在家庭和地域建立兒童文庫」、「培養親子共同閱讀」等舉措,努力助推兒童的日常閱讀量。

政府人士認為以下幾點是醞釀家庭閱讀環境的重要因素:父母為幼兒讀書,每天堅持,哪怕只有很短的時間。在孩子身邊常備書籍。其次是父母自身讀書,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書籍成為家庭里的重要話題。豐見城市制定了獨自的《促進兒童讀書活動三年規劃(2019年-2023年)》,旨在營造一個不間斷地讓兒童意識到閱讀的樂趣、享受自主閱讀的環境。讓孩子們能夠接觸到各種書籍,家庭、地方政府和學校努力配合實施閱讀活動計劃。

各地開展的兒童讀書日活動各有千秋,共同點是不局限於一日,而是儘可能把促進兒童閱讀活動期間拉長一些,讓影響力更大些。如山梨縣教育委員會把兒童讀書周改成了兒童讀書月。山梨縣立圖書館舉辦兒童讀書活動的具體操作是,4月15日到5月12日,展示圖書館員們精心挑選的「值得向兒童少年推薦的書籍」110冊,分別有面向幼兒、小學生、中學生的圖書。周六圖書館舉辦名為「敲響故事之門會」活動,圖書館員朗讀自身推薦的圖書。3歲兒童到小學生都可以參加。

鄰居家年輕母親每到周末總要帶著上幼稚園的兒子去圖書館,每周都要借回十來本書,母親說,那些書有的像積木一樣,翻開來出現立體的花朵、房子、汽車等,等於給孩子當啟蒙玩具了,從中可以發現小孩感興趣的事情。有些書是晚上睡前讀給小孩的。母親說,閱讀可以幫助小孩提高語言能力,增加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從小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觀點,從小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到了幼稚園不至於孤立。再說,現在要上名門小學,需要考試,競爭很激烈,我們還沒到起跑線就得加油噢,從讀書開始。

在日本,讀書也留存著一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呢。

(作者系旅日媒體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