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宮把美術館「搬進」地鐵站,讓市民「與美同行」

周到客戶端 發佈 2024-01-03T19:38:01.640690+00:00

作為首批「社會大美育」課堂之一,坐落浦東的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發揮「國有美術館航母」引領作用,不僅將觀眾請進來,也積極推動展覽、美育活動走出去。

作為首批「社會大美育」課堂之一,坐落浦東的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發揮「國有美術館航母」引領作用,不僅將觀眾請進來,也積極推動展覽、美育活動走出去。

4月21日,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攜手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新海派•新力量——中華藝術宮青年藝術家推介展」,在地鐵南京東路站開幕。該展不僅是中華藝術宮「何謂海派」系列展的延伸,也是上海地鐵首度迎來美術館級別的原作展覽。

海派繪畫既是上海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產物,也是現代都市文明的構建者。在地鐵站換乘區域的文化長廊里,極具春日氛圍的展陳設計與充滿生活細節的藝術原作,引得往來市民駐足停留,與新海派藝術來一場不經意的邂逅。

在「新海派·新力量」展覽中,中華藝術宮充分挖掘上海中青年藝術家力量,參展的三位本土藝術家的作品來源於日常生活,描繪出平凡、溫暖的瞬間,彰顯著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與美好。藝術家周全在作品中細膩地描繪了自然中的生靈,滿溢春日的氣息;周雋以藝術家充滿想像力的筆觸,關注著城市中辛苦奔波的騎手群體;陳迪的《上海客廳》系列則是對城市生活化場景的描繪,將油畫的平面化和中國式的寫意性結合,講述了一個個家庭的故事。三位藝術家的11件參展作品,盡顯人間煙火,融入行人的來去之間。

與此同時,中華藝術宮將美術館「搬進」地鐵站,也為市民提供了「與美同行」的契機,使藝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提高審美素養和能力,也將為專業文化藝術機構培養更多潛在觀眾群,實現上海城市文化「美美與共」。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王一川表示,作為中華藝術宮在「大美術館計劃」指導下,充分結合海派藝術資源和城市公共文化空間,打造「無牆的美術館」的具體實踐,展覽不僅讓原作走出美術館的圍牆,更是充分激活發揮美術館不可取代的城市美育功能,為城市的樞紐站增添人文藝術氣息,讓城市處處皆可美、人人共享美。「無牆的美術館」項目未來將推廣到更多的公共場所,如社區、停車棚、公園、咖啡廳……希望市民們可以在不經意間與藝術互動,感受到藝術帶來的樂趣與感動。

來源:浦東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