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殲滅敵軍僅3萬,為何值得被大書特書?只怪出身太好

hello江同學 發佈 2024-01-04T19:48:11.723999+00:00

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順利對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展開包圍作戰,最終一舉殲滅整編74師,消滅敵軍3萬餘人,捷報傳至延安,令眾人激動不已。

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順利對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展開包圍作戰,最終一舉殲滅整編74師,消滅敵軍3萬餘人,捷報傳至延安,令眾人激動不已。

同時,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的戰績,在被傳至全軍通令宣傳。

那麼,有人說,不過才消滅3萬國民黨軍,解放軍也損失有1萬多人,並不算太耀眼的戰績,為何值得被這般大書特書?

無外乎,就是這兩大原因,奠定了孟良崮戰役,在整個解放戰爭的引領作用。

其一:74師出身太好

首先,相比較其他動輒10多萬的殲滅敵軍數(二三流國民黨軍),孟良崮戰役圍殲的敵軍數量確實不太多,但是勝就勝在質量。

這支整編74師可是妥妥的中央軍精銳,也是當時國民黨五大主力的頭牌部隊,其出生可是含著金鑰匙的。

整編74師的前身,那可是有名的抗日鐵軍74軍,也是號稱「天下無敵」的國軍第一王牌部隊,甚至還有「御林軍」之美譽。

1937年淞滬會戰,74軍直奔淞滬戰場,直接對著日軍猛火力輸出,誓死守護陣地,死戰不退。

1943年常德會戰,74軍麾下52師,單憑8000人馬,硬剛日軍3萬人的野戰師團,以忠誠血肉之軀死守常德城16天,存活不過百人,幾乎全軍覆沒。

第74軍,兩次榮獲抗戰時期最高功勳獎勵—飛虎旗,幾乎參與正面戰場的所有重大會戰,包括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戰役、鄂西會戰等戰役,都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是名副其實的「王牌軍」。

再來看看第74軍的首腦變革

  • 第一任軍長:俞濟時
  • 第二任軍長:王耀武
  • 第三任軍長:施中誠
  • 第四任軍長及改編師師長:張靈甫

細看這些將領,都是能征善戰的悍將,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

74軍整編為74師後,只是番號改編,3萬多人的滿額編制,國府投了大筆錢給74師,兵員全是清一色的美械裝備(比如美式戰車、坦克、山炮、戰防炮、迫擊炮、火箭筒等),彈藥充足,兵強馬壯,可以說是當時國府的底氣!

但是,這支擅長平原作戰的機械化部隊,最終被粟裕大將,鬼使神差地逼進山上,一入絕境之地。

孟良崮四周,屬於山東特有的岱崮地貌,全是石頭山,沒有植被提供掩體,沒有水源提供補給,也無法修築防禦工事,戰車坦克在崎嶇不平的山地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充其量當個炮台,真的是兵家險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冠以機械化著稱的74師,戰鬥力自然是大打折扣,而且只能最終被步步殲滅,即便有能力抗擊,也會逐漸因為沒水源而消耗殆盡。

同時,因為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都只為自保,少量的救援部隊(國民黨軍25師和83師在救援74師立場上還是很明確的)也根本無法突破華東野戰軍的重重包圍圈,只能眼睜睜看著74師被殲滅。

至此,國民黨軍徹底失去了一支精銳的機動兵團,也能夠讓華野和中野放心去追逐殲滅其他華北戰場的國民黨軍隊。


所以說,殲滅74師這3萬精兵,比消滅掉幾十萬的國軍雜牌部隊,意義太大,並且這也是人民解放軍在1947年沒有進行集約化兵團作戰達到的最高戰果之一。

其二:孟良崮戰役對人民解放軍信心的塑造

其實,在孟良崮戰役之前,華東野戰軍的戰績並不算太好,一次次被國民黨軍挫敗,粟裕大將戰略、戰術目的都沒有有效實現。

直到山東戰局的出現,才為華東野戰軍指明了一條道路,扼制山東,即可窺探全國。

山東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和資源大省,地理位置上也是東扼海道、北連中原、南通江淮、西達中原內陸,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國府在戰事前,便在山東戰場投入了大半個嫡系精銳部隊,其中的整編74師便是整個重兵集團的先鋒,而隨著74師被全殲,這無異於是成功將猛虎拔牙。

同時,華野的戰術其實也不算太驚奇,就是組建一個包圍圈,不斷往內壓縮吃掉74師,往外阻擊來救援的國民黨其他重兵集團,最終完成任務。

孟良崮戰役之後,國軍的士氣已經受到很大影響,黃百韜、邱清泉、李彌這些國民黨軍官,也對華東野戰軍十分擔憂,而到豫東戰役打響,國民黨軍再次低入谷底,而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士氣高昂。

同時,孟良崮戰役的勝利,也標誌著人民解放軍在質量方面得到顯著提升,也為淮海戰役大決戰的爆發,創造了有利的戰局基礎。

可以這樣說,孟良崮戰役如同一道閃電,徹底撕開國民黨軍外強中乾的皮囊,也擊碎了蔣家王朝的黃粱美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