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條高速修建的質疑聲非常大:投資太大,能有多大的經濟價值

小徐看城市建設 發佈 2024-01-05T07:41:31.386814+00:00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一直流傳的一句老話。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的規劃建設,同樣受到了質疑,而且這個聲音非常的大。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一直流傳的一句老話。然而每當修建一條高速公路時,總有人說,有什麼意思?有多大的經濟價值?

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的規劃建設,同樣受到了質疑,而且這個聲音非常的大。難道真的就不值得修建嗎?

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長140.542公里,起於攀枝花西區格里坪附近,終點到達白家村附近,設白家樞紐互通。

這條高速將建設於四川西南角,這裡人煙稀少,發展普遍較差。然而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總投資高達353.5億元,每公里的造價是相當高的。甚至是鹽源縣兩三年的GDP總和。

此時有人提出想法,造這樣的道路,不如把錢拿出來分了,地區百姓還能富裕多年。

有這樣想法的人,顯然是只看當下,不管未來發展,更不管子子孫孫的生活條件。

錢花著花著就沒了,那沒錢後,不還是窮困,沒有發展的基礎條件嗎?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修路就是為了造福子子孫孫的。

要說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建成就能帶來經濟效益,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沿線各類基礎設施落後,還需要不斷完善,各類資源需要不斷開發,而這一切就是在推動發展。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就是推動發展的基礎條件,因為沒有基礎條件,地區就沒有開發的動力,更沒有開發的意義。

或許說,在當下的年輕一輩中,需要多年的奮鬥,方能看到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帶來的經濟效益,但他們的下一輩那必然會享受到這條高速帶來的福利的,而且這種福利是可以延續多少代的。

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建設地是在攀西地區,這裡地大物博,當下的情況是,缺少必要的對外交通,發展是相當艱難的,但是有資源不開發,那一直會是荒山野地,一直改變不了落後的面貌。

因此就算投入再大,建設面臨的困境再多,也是需要無條件推進下去的。畢竟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是有著長遠意義的。

由於建設環境的惡劣,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的標準也僅為雙向4車道,時速80公里,標準是低了點,但對沿線百姓來說,就是一條「致富」大通道,是非常值得期待。

同時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的建設,也是在完善四川的高速公路網,促進四川內部各地區之間的往來,發生更多經濟活動,進而產生經濟效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