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勝將軍粟裕的秘密武器——聽風者「四中隊」

自然與社會 發佈 2024-01-05T12:20:29.384195+00:00

粟裕開門見山地說:「今天請你們二位來,不為別的,就是一件事,研究組建野司無線電情報隊伍問題。你們二位都是我軍長期從事無線電情報工作的專家,都知道情報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502」,是解放戰爭初期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的代號;「四中隊」,是華中野戰軍司令部技術偵察隊伍的代號。有歌謠說「粟司令打仗仗仗勝」,其中的一條重要原因就是他特別重視「四中隊」用無線電技術偵察的手段,到敵人的辦公室取情報。他與「四中隊」的關係,留下了許多典型的戰例和生動故事。這裡只是摘取其中一二。

組建無線電技術偵察隊伍

粟裕司令員深知技偵情報對指揮員的極端重要性。1945年10月在組建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機關時,粟裕便決定要組建由他親率的無線電技術偵察隊伍。

一天,新四軍主管技偵情報的調研室主任胡立教和調研室科長朱承基,奉召來到「502」首長辦公處。粟裕開門見山地說:「今天請你們二位來,不為別的,就是一件事,研究組建野司無線電情報隊伍問題。你們二位都是我軍長期從事無線電情報工作的專家,都知道情報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他又說:「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華野部隊也要兵馬未動,情報先行。情報工作是戰爭準備的重要方面,而且要走在一切準備工作的前面。為了適應目前敵強我弱形勢下進行運動戰的要求,華中戰役戰鬥的情報保障,除了靠中央軍委、新四軍軍部和華中黨政軍民提供的情報之外,主要還是靠你們,靠自力更生。」

就在這次三人碰頭會上,粟裕還就技術偵察隊伍的組建及其工作方法明確了四個問題:一是隊伍的組成,由新四軍軍部調研室的部分幹部為主,原華中軍區司令部三台的全部,原蘇浙軍區司令部三台的部分工作人員,統一整編為華中野戰軍司令部情報處,為保密起見,對外代號叫「四中隊」,由朱承基直接負責領導。二是從華中各地選調一批政治素質、文化基礎皆好的年輕同志,進行突擊培訓後上崗。三是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補充無線電裝備器材。四是時間不等人,「四中隊」要邊組建,邊培訓,邊工作。

散會時,粟裕將事先寫給蘇中區黨委書記陳丕顯的一封親筆信,交給了朱承基。信的內容,就是為「四中隊」選調人員和增添無線電裝備器材的事。第二天,朱承基手持粟司令員的親筆信,馬不停地趕到東台和如皋,找到陳丕顯書記和第四分區專員梁靈光。陳丕顯和梁靈光都說:為部隊選調技術偵察人員,既是野戰軍的事,也是我們自己的事。在黨政領導同志的大力支持下,朱承基很快選調了近百名學員。新成立的訓練隊於12月在淮安開始了緊張的訓練。粟裕和譚震林政委先後到訓練隊作過報告,講形勢,講傳統,講任務,給大家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為了解決「四中隊」裝備器材的缺乏,譚震林政委親自派人去蔣管區,通過地下黨的同志搞來一批新裝備。華中野戰軍參謀長劉先勝親自向各部隊指揮員交代,要注意收集敵人的無線電設備和電台資料,迅速上送。華中軍區和野司機關有關部門也發揚風格,主動抽出大批自用的器材支援「四中隊」。從此,這支負有重大軍事使命的技術偵察隊伍很快發展壯大起來。

蘇中戰役「四中隊」立大功

1946年6月,在蘇中戰役醞釀和準備期間,粟裕就給「四中隊」下達指示:「把同志們緊急動員起來,準備打大仗,要及時上報當面敵軍動向。」為此,粟裕要求「四中隊」從政治思想和行動上高度戒備,從組織上調整為前後兩個梯隊:前梯隊抽調一批精幹力量組成,隨華中野戰軍前方指揮所行動,進行近敵偵察;後梯隊由大部分同志組成,配置在淮安,一面嚴密監視華中當面敵情,一面抓緊新成員的培訓。從此,「四中隊」按照粟裕的指示,迅速展開了大戰前的情報偵察工作。

7月10日,「四中隊」從空中電波中獲悉國民黨軍將在三四天內兵分四路,向如皋、海安我華中野戰軍發動大舉進攻。粟裕、譚震林等華野首長要「四中隊」繼續抓緊對當面敵情的偵察,情報越具體越好。當天,「四中隊」向華野首長報告:從電波中發現敵整編第八十三師十九旅有兩個團,現分別駐守泰興、宣家堡。粟裕認為情報極為重要,這是兩股孤立、分散之敵,讓我軍找到了殲敵的對象和時機。於是決定:搶在敵人大舉進攻前夜,出敵不意,首戰宣、泰,打亂敵人的進攻計劃。7月13日,宣、泰戰鬥打響後,「四中隊」從電波中偵知守敵慌亂失措,駐守南通的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李默庵也莫測我軍之虛實,一會兒命令準備北犯的部隊縮回原地保南通,一會兒又命令該部再次北犯,這一縮一伸,白送給我軍兩天時間。至15日晨,當李默庵弄清我軍企圖時,宣家堡和泰興的兩個團已被我軍基本殲滅了。粟裕等華野首長為此表揚「四中隊」的情報工作及時而準確。

宣、泰戰鬥剛剛結束,中央軍委和毛澤東電示華野準備連續作戰。華野首長對此雖有思想準備,但下一步打擊目標尚未選准。正在粟裕焦慮時,「四中隊」送來了新截獲的敵軍情報:李默庵命令第四十九師乘虛奪我如皋城,然後,第四十九師從如皋、第六十五師從黃橋、第八十三師從泰州,兵分三路夾擊華野主力。粟裕等華野首長根據敵情果斷決策:迅速轉移兵力,出敵不意,在如皋城南將敵四十九師殲滅於運動之中。7月18日,如(皋)南戰鬥打響。這時,「四中隊」又向華野首長送來情報:李默庵致電國防部派飛機轟炸第四十九師當面我軍。華野首長當即通知部隊加強防空。部隊指戰員紛紛用樹枝、野草編成帽子作偽裝,並利用莊稼作掩護繼續戰鬥。不多時,敵轟炸機果然出現在我軍上空。由於我各部隊及時疏散隱蔽,沒有受到什麼損失。此次如南戰鬥,殲滅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一個半旅,連同在阻擊戰中消滅的敵人共計1萬餘人。中央軍委、毛澤東來電:「慶祝你們打了大勝仗。」粟裕為此直接打電話,表揚「四中隊」情報工作很及時,還獎勵「四中隊」每人兩斤豬肉。

7月23日,華野為避敵鋒芒,主動撤出海安,待機而動。但李默庵對華野主動撤離海安卻誤認為是「敗退」。「四中隊」從電波中偵知,李默庵給蔣介石的報告,稱「共軍傷亡二三萬人」,「向北潰逃」。8月8日,「四中隊」又從電波中偵知:國民黨軍第六十五師將於8月9日經海安去泰州、黃橋,接替第二十五師和第九十九旅的防務。「四中隊」還偵知敵新七旅將從海安去接替一五旅在李堡的防務。粟裕根據敵軍頻繁調動防務的情況判斷,我殲敵良機又來了。於是決定乘敵換防的混亂之機,於10日20時發起李堡戰鬥,全殲李堡之敵。11日凌晨,「四中隊」偵知敵新七旅一個團仍按原計劃東進。粟裕於是決定在海安以東部署犬擊部隊,又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李堡之戰,前後20小時 共砰敵9000餘人。敵新七旅十九團團長驚呼:「共軍對我行動完全洞悉。其情報之靈活,為職所不解。」

李堡戰鬥後,華野獲悉蔣介石準備於8月25日在廬山開會。粟裕和譚震林商量,近期再殲滅敵人一兩個旅,給蔣氏廬山會議「送一份厚禮」。

8月22日,「四中隊」從電波中偵悉敵軍擬於23日沿運河北上進犯邵伯。又截獲了李默庵誤判我軍進攻如皋,而急令黃橋守軍第九十九旅向如皋增援的情報。粟、譚首長決定採取「攻魏救趙」的戰法,一面命令邵伯我軍堅守陣地,拖住來犯之敵;一面部署兵力,在如(皋)黃(橋)公路上,圍殲從黃橋出援的敵第九十九旅。26日14時,「四中隊」在電波中聽到第九十九旅旅長發出「沒有辦法啦」的哀叫,又偵知敵第八十七旅增援的情報。粟、譚首長遂指揮華野部隊以5比1的優勢兵力來個雷公打豆腐,在如黃公路上的分界殲滅敵第九十九旅兩個團3000餘人,活捉少將旅長朱志席、少將副旅長劉光國。接著,又殲滅了出援的敵第八十七旅。此後,粟、譚首長根據「四中隊」提供的黃橋守敵只有5個連、且已孤立無援的情報,指揮一個旅兵力一夜急行軍,直搗黃橋,迫使守敵全部繳械投降。

蘇中戰役,華中野戰軍以3萬多兵力對付國民黨軍12萬餘人,七戰皆勝,首創一個戰役殲敵5.3萬餘人的紀錄,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神威,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延安總部發言人為此對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稱頌蘇中戰役是「七戰七捷」。粟裕的對手李默庵回憶說:「粟裕卓越的指揮藝術很值得總結。」國民黨國防部認為,「共軍情報靈活」是「國軍」蘇中作戰失敗的第二個原因。華野參謀長劉先勝對「四中隊」的同志們說:「502首長對你們的工作是滿意的。七戰你們都有貢獻,是無名英雄。」

孟良崮戰役「四中隊」再立奇功

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準備階段,陳毅、粟裕根據「四中隊」最先提供的敵情,準備先打突出冒進的湯恩伯兵團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第二天,「四中隊」又送來情報,說張靈甫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已從垛莊出發,經由孟良崮西麓大舉進攻位於坦埠以南的華野第九縱隊。粟裕當即指示「四中隊」嚴密監視敵軍動向,儘快查明敵軍作戰部署。當晚,「四中隊」從電波中截獲湯恩伯限令整編第七十四師於5月12日攻占坦埠的電報。當日「四中隊」又查明湯恩伯兵團的作戰部署:以第七十四師為中心,其他7個整編師(軍)為其側翼,且第七十四師與其他友鄰部隊相距有1至2日行程。粟裕據此向陳毅提出新的作戰方案:不打第七軍和整編四十八師,而是出敵不意,來個「猛虎掏心」戰法,改打中路強敵第七十四師。陳毅當即表示:「好!我們就是要有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於是,陳、粟決定:孟良崮戰役,要以5個步兵縱隊和特種兵縱隊擔任主攻,4個步兵縱隊阻擊援敵。毛澤東在為中央軍委起草的復電中說:「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們當機決策,立付施行,我們不遙制。」

5月13日黃昏,粟裕親臨前方指揮所的「老君洞」(後稱「將軍洞」)指揮作戰。5月15日,華野主力發起了對整編第七十四師的總攻,華野阻援部隊展開了艱苦的陣地防禦戰。至16日下午,「四中隊」從電波中截獲了張靈甫給蔣介石要求派飛機緊急支援的情報。陳毅、粟裕立即命令部隊將敵軍趕出坦埠原有陣地,使敵我雙方的陣地對調了位置。戰鬥的激烈程度為解放戰爭以來所少見。第二天一早,蔣軍的補給飛機群飛臨我軍陣地上空,投下了整箱整箱的彈藥和食品;而蔣軍的轟炸機群卻將一束束的炸彈投擲在蔣軍的頭頂上,炸得第七十四師官兵又哭又嚎直罵娘。正當張靈甫頻頻呼救和蔣介石一再嚴令增援之時,華野第六縱隊特務團突擊隊勇猛衝入張靈甫的山洞,擊斃了驕狂不可一世的張靈甫。隱藏在山洞裡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指揮所被徹底摧毀。

至此,大家都以為孟良崮戰役已到尾聲了。參戰各部隊也紛紛報告戰果,有的開始收攏部隊了。作戰科長拿來向中央軍委的報捷電報稿,請粟裕簽發。這時,「四中隊」報告,發現敵人還有電台發出聯絡求救的信號,這一情況引起粟裕的警覺,他要求各部隊重新如實報告戰果。後來發現各部隊上報的殲敵數字與敵七十四師應有人數相比,還差七八千人。

於是,粟裕當即命令各部隊根據敵軍電台活動方位,對戰場進行嚴密搜索,果然在孟良崮與雕窩之間的山谷里發現集結有7000多名敵軍。部隊指戰員不顧疲勞,英勇奮戰,全殲殘敵,無一漏網,孟良崮戰役圓滿結束。捷報傳來,指戰員紛紛稱讚粟裕料敵如神和高人一籌的指揮藝術。被俘的國民黨將軍說:「我們的指揮完全錯誤,耳聾眼瞎,情況不明;而貴軍情報工作準確及時,耳聰目明,我們當然必敗無疑!」粟裕向指揮員們常講:希望同志們講到打勝仗的原因時,千萬不要忘記「四中隊」的功勞。對情報隊伍不僅要重用,還要關心和愛護啊。

粟裕對「四中隊」的關懷厚愛

粟裕出於對技術偵察隊伍的厚愛,除了政治上關心,技能上培養,工作上器重,在生活上也是無微不至地關懷。

那是蘇中戰役期間,時值盛夏,白天悶熱如蒸籠一般,夜晚蚊蟲叮咬,熱不可耐。「四中隊」值班的年輕同志,都脫去上衣赤著背,下身只穿了條短褲,全神貫注地工作著。忽然間,粟裕出現在大家面前,頻頻點頭招手,對諸位同志埋頭苦幹的工作精神表示讚許。他摸著大家冒著熱汗的頭說:「小鬼啊!天實在太熱了,你們晝夜工作,實在是太辛苦了。」粟裕又說:「你們的工作非常重要,多虧你們及時提供了許多真實可靠的情報,讓領導能正確判斷敵情,果斷定下正確決心,指揮打勝仗。我代表野司和各位領導同志感謝你們,希望你們堅守崗位,更好地工作,及時獲取更多真實可靠的情報,讓我們的部隊更多地消滅敵人,更快地徹底打敗老蔣!」

第二天,野司副官處給「四中隊」送來一批汗背心,每人一件。另外,在行軍之前,副官處還為「四中隊」配備了騾馬、挑夫和汽車,保證他們不間斷地嚴密監聽敵台,順利展開工作。大家心裡明白,這是「502」首長親切關懷的結果。

在「四中隊」工作過的老同志,至今都還記得上海戰役之前,粟裕批給技偵部隊一輛繳獲的「福特」牌高級轎車。還有,上海解放之初,粟裕安排「四中隊」領導人朱承基看望老母的事。那是第三野戰軍領導機關剛剛進駐上海的一天上午,時任華東局組織部副部長的胡立教與三野情報處長兼政委朱承基,奉粟副司令員之召來到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原勵志社小會議室。在討論工作之前,粟裕說:「承基同志啊!上海解放了,你是老上海,也該回家看看多年不曾見面的老媽媽了。以往在激烈的戰爭環境下,你想回家看望老媽媽,我當然不會同意。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也用不著批你的探親假了,你趕快抽點時間去看看年邁的老媽媽吧!」朱承基的媽媽聞知此事,感動地說:「那麼大的官都在關心著阿拉,這是老祖宗積的德啊!」大家認為,粟裕這不僅是對朱承基及其母親的關心,而且也是對無線電技偵部隊所有同志的關心。關愛部隊指戰員,這是粟裕多年形成的一貫風格。

資料來源:

《粟裕誕辰百年紀念文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