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伙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奔跑的歷史 發佈 2024-01-09T22:40:59.557079+00:00

農民軍士氣大受打擊,陷入低谷。崇禎欣喜若狂,決定再燒一把火,把國內問題徹底解決,就能集中力量對付關外的後金了,一舉「中興」。


01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闖王一代目、巨寇高迎祥,被陝西巡撫孫傳庭生擒,處死。

農民軍士氣大受打擊,陷入低谷。

崇禎欣喜若狂,決定再燒一把火,把國內問題徹底解決,就能集中力量對付關外的後金了,一舉「中興」。

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崇禎九年(1636年)十月,崇禎下旨奪情,命原宣大總督楊嗣昌接任。

為什麼選擇楊嗣昌?

2個加分項:

1、孝子屬性。

當年楊鶴被崇禎下獄論死,楊嗣昌(時任河南右參政)為了救父,三番四次上疏請求子代父罪,給崇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圍剿中原流寇之時,楊嗣昌積極上疏,發表了很多對剿賊的看法,大多數建言切中時弊,很得崇禎歡心,覺得他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是感激崇禎的知遇之恩,楊嗣昌到北京,屁股還沒坐熱,就提交了一份「三月平賊」的作戰方略。

聲稱要「下三月苦死功夫,了十年不解之局。」

這個計劃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四正六隅,十面張網。」

「四正」,是指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鳳陽府四地軍隊為主力,這些區域裡的官軍主要負責野戰、追剿;

「六隅」,則是以延綏、山西、山東、江西、四川、江南應天府六地的軍隊為協防,這些區域裡的官軍主要負責分割、圍堵。

合起來即是「十面張網」,也可以稱之為「十面埋伏」。

另外,楊嗣昌提議,再募集精兵12萬,專門用於圍剿事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戶部核算了完楊嗣昌的增兵計劃,立馬焊上苦瓜臉:增兵就得加餉,按老楊的計劃,得加收280萬兩銀子......

老百姓本來就快沒飯吃了,你還加稅?這不是鼓動他們去造反嗎?

02

崇禎很頭大。

有沒有不擾民的徵收方式呢?

有。

孫傳庭在西安的清屯工作就幹得很不錯,既解決了溫飽,又提高了秦軍的戰力。

可崇禎不敢將孫傳庭的經驗在全國推廣。

原因無他:

孫傳庭單單只清理轄下三個衛所的土地,滿朝上下的陝西籍官員的上疏就快把崇禎淹死了;

如果真在全國實行,不用等農民軍被平定,崇禎就會被官僚系統合夥出賣。

怎麼辦?

這280萬兩銀子,還是攤派到了勞苦大眾身上。

崇禎「無可奈何」的發下諭旨:

「那就暫時先讓子民們再辛苦一年吧!一年之後,天下就太平了。」

議上,帝乃傳諭:「流寇延蔓,生民塗炭,不集兵無以平寇,不增賦無以餉兵。勉從廷議,暫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其改因糧為均輸,布告天下,使知為民去害之意。」

03

楊嗣昌走後,盧象升補了宣大總督的位子。

這樣,清剿全部農民軍的壓力又都回到了洪承疇這邊。

洪承疇很是看不上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破口大罵:楊嗣昌就是眼高手低的傢伙,一副辦公室主任作派。流寇的問題,根子出在朝廷里,我洪承疇再有本事,又能剿多少?

可崇禎興致很高,洪承疇也只敢嘴炮過下癮,工作還得繼續干。

放眼當時的陝西地面上,高迎祥死後,最大的流寇武裝就是一直轉戰陝北的李自成了。

為了擴招隊伍,方便籠絡人心,李自成還把外號「闖將」升級到了2.0版本的「闖王」。

但其實,李自成混得並不咋的,主力部隊僅有三四萬人馬。

關鍵,高迎祥一死,就沒有人替他吸引火力了,李自成成為了洪承疇追殺名單上的NO.1。

李自成第一反應,跑。

可往哪跑?他一時半會兒又拿不定主意:

往東去山西?黃河沿線各個渡口都被嚴密封鎖了;

再次翻越秦嶺去河南或者湖廣?孫傳庭撐著口袋在等他;

南下關中?更是不能,那是自投羅網,朝洪承疇的槍口上撞。

哪條路都走不通,還不能呆在原地。

沒辦法了,只能咬牙再賭一把......

04

崇禎十年(1637年)九月下旬,李自成領著隊伍,繞了一個大圈,從更加偏遠秦州(今甘肅天水)繞道,經西和、成縣到徽州(今甘肅徽縣)進入陳倉道,再經略陽,擺出了一副即將攻擊漢中的模樣;

就當官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漢中的時候,李自成虛晃一槍,直下寧羌州(治今陝西省寧強縣),攻破了川北門戶七盤關!

洪承疇這才發覺李自成的真正意圖,他是想到四川去大撈一筆!

可此時,洪承疇什麼都做不了,因為他沒有調動四川兵力的權限,就算有也來不及發通知。

他只能寄希望於四川方面的超常發揮了......

可四川明軍的表現還是讓他失望了。

李自成在四川境內一路連續攻克廣元、昭化、劍門、綿陽、金堂、新都等38州縣。

四川巡撫王維章膽戰心驚,根本不敢出戰,只敢坐守成都,固守待援。

其實這也是意料中事。

因為自從天啟七年(1627年)農民軍逐漸坐大以來,整整十年,四川一直是一個相對平安的省份。

雖然農民軍之前曾短暫進攻過川東的夔州府(今重慶奉節)和川北通江縣,但都沒有深入過四川腹地,對其破壞力並不大。

所以,這次李自成突進川地,四川上下半點防備都沒有。

05

四川局勢慢慢惡化起來。

楊嗣昌立即上疏:

「洪承疇是剿滅流賊的專項責任人,現在李自成在陝西、四川兩省如入無人之境,無論剿還是撫,兩個手段都沒有成效,怎麼能不治他的罪呢?」

「洪承疇專辦秦賊,賊往來秦、蜀自如,剿撫俱無功,不免於罪。」

楊嗣昌不是不明白洪承疇面對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只是他坐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他得先把自己的責任摘出去。

洪承疇自然是最好的背鍋俠。

而站在崇禎的角度上:高迎祥死後,你洪承疇打報告說李自成也元氣大傷了,剿賊形勢一片大好。如今才一年時間,為什麼他又跑到四川去燒殺搶掠了?肯定是你之前誇大戰功,讓這夥人全溜了。

崇禎當即下旨,將洪承疇官降三級,以侍郎銜戴罪視事,限期五個月,剿滅李自成,不然......

洪承疇氣壞了,拍案揚言:「以後不是楊嗣昌殺了我,就是我殺了楊嗣昌。」

然後秘密派遣心腹去北京城聯絡關係,請人上疏彈劾楊嗣昌。

06

在我們後人的一般印象里,甚至在崇禎的眼裡,洪承疇都和黨爭沾不上。

畢竟他一直都在陝西帶兵,年年清剿大批流寇,還有空去北京跑跑送送?

但所謂不爭不黨,一心只會辦事的說法並不可信。

洪承疇並不缺少與楊嗣昌叫板的資本。

比如——內閣大學士蔣德璟(福建晉江人)。

他素來痛恨楊嗣昌的無端加派,認為這是禍國殃民。

「百姓因為吃不飽飯才造反。你現在讓沒造反的百姓多出錢去剿滅原先造反的人?!楊嗣昌,你說,什麼叫官逼民反?」

比如,崇禎四年和洪承疇在陝西共過事,後來又入了閣的吳甡。

他是下過基層了解過情況的,一開始就看不慣楊嗣昌脫離實際的想法和異想天開的十面張網計劃。

洪承疇同年、同鄉和前同事們,構成洪承疇的人事圈子。

洪承疇既能快速了解朝中動向,也能使意見直達天聽。

洪承疇在陝西建功立業,給朝中的支持者錦上添花;

蔣德璟和吳甡他們,就在朝中給洪承疇消除負面影響。

07

楊嗣昌攻擊洪承疇浪戰縱寇,蔣德璟和吳甡不便就這個問題針鋒相對,畢竟你不能說速戰李自成有錯。

所以,他們找了一個楊嗣昌無法迴避的黑點——不孝。

明制,父母死了,無論是誰都要去位丁憂三年以全孝道。

你楊嗣昌為什麼不老老實實丁憂守制?

朝廷可以讓你出來幹活,你為什麼不推辭?

一個不孝的人,怎麼可能是忠臣?

一個不孝又不忠的人,有什麼臉面在朝廷里混?

(最出名的是張居正奪情,最後連自己學生都上疏反對他。)

楊嗣昌被質問的啞口無言,很難堪,只能上疏求去。

崇禎當然不會同意楊嗣昌辭職,因為十面張網的計劃很對他的胃口。

而洪承疇也不能不安撫。

於是先下旨肯定了洪承疇的工作成績。

洪承疇養寇自重的罪名,也就不了了之。

再敲打楊嗣昌:你以後不要背後說人壞話了,為了讓你長點記性,你奪情起復之後的工資就不要領了。

08

見崇禎給足了自己面子,洪承疇也就沒再計較,一心又撲到剿殺李自成的事業中去了。

為了應對流賊變亂的新形勢,崇禎撤了無能的王維章,換上熟稔軍情的傅宗龍擔任四川巡撫。

李自成再次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往東?東邊是嘉陵江,不可能去餵魚;

往南?成都是塊硬骨頭,短時間內很難啃下來;

往北?洪承疇正指揮曹變蛟、左光先、賀人龍各率大軍前來,前鋒部隊已經到了廣元.

只能往西,走明軍防守薄弱的梓潼、劍州,經彰明、江油等縣,突入龍安府,最後由川、陝交界處的白水壩再回到陝西境內。

《陝西巡撫孫傳庭為各路官兵截擊蜀賊情形事本》載:照得本部院親督鎮將官兵至四川,由保寧、劍州、梓潼一帶分路進剿,賊畏懼左、曹兩總兵官兵,苗頭已由四川彰明、江油、龍安地方出青川所、下白水江,將奔入秦。

09

可惜,李自成沒能跑出洪承疇的包圍圈:

洪承疇在川北截擊李自成失敗,綜合四川方面的情報,及時判斷出李自成可能逃跑的幾條路線,命曹變蛟、左光先兩部總兵對李自成發動追襲。

曹變蛟是曹文詔的侄子,心裡頭一直記著曹文詔被李自成伏擊至死的血海深仇。

國讎家恨,小曹爆發了驚人的戰鬥力,不眠不休,緊緊釘在李自成屁股後邊追了27天,幾次大仗下來,李自成的手下僅剩300餘人,被迫潛伏在禮縣、西和縣一帶的山中等待時機。

李自成並不著急,只要老百姓一天不吃飽,他就不愁沒兵源,到時候吆喝一嗓子,隊伍自然就拉起來了。

這不,經過兩個月的休養生息,李自成又聚集起了近萬人的隊伍。

有了人,李自成膽氣壯了,他決定再次進入四川地面闖蕩闖蕩。

可傅宗龍不是王維章,不可能給他趁機坐大的機會,即分派重兵把守各處緊要關隘。

等李自成再次衝出包圍圈的時候,隊伍又僅剩下三千多人(含家屬),至於戰兵,那就更少了。

無奈之下,李自成只能邊打邊退,向東撤進了巴山地區,打算化整為零,分路向陝西方面突圍。

李自成像地老鼠一樣穿過大巴山,進入陝西境內。

本以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卻萬萬沒想到明軍會突然給他當頭一棒。

洪承疇《題農民軍出川近況科抄》載:

照得闖將,六隊等賊合計精賊男婦三千有餘,屢剿挫敗,沖逃入川,已經具疏報聞。臣督總兵曹變蛟及原任總兵王洪,於八月初二日馳至西鄉縣。先已飛催陝西監軍道樊一、監副將馬科、賀人龍 、尤吉、崔重亨、楊明,都司尤現、范百勝等官兵,必令於川中地方盡力剿殺,以期速滅。

復檄行臨鞏漢興監軍道張兆曾、預備副將趙光遠 、參游李國奇 、尤捷、孫守法 、韓進忠等各領兵駐西鄉南山,日夜防堵。仍令總兵曹變蛟往來山中,親行提調,使各賊不得奔太平、紫陽等處。

10

雙方大打一仗,李自成損失慘重,隊伍僅剩一千餘人。

這還不是最慘的。

雪上加霜的是,李自成當時最得力部將之一的祁總管,覺得跟著李老闆已經沒有前途了,就帶著600多人下山投降了朝廷。

陝西是不能呆了。

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李自成冒險向河南方向分散突圍,以求東山再起。

李自成突圍的預想路線是,走陝南商州,經商南縣,再過朱陽關到達盧氏、淅川境內。

這條路線,自己最熟、路途也最近。

而且,那裡還有自己的老兄弟——「老回回」馬守應在堅持鬥爭。

據《國榷》《懷陵流寇始終錄》《綏寇紀略》《明史》等書,都表明李自成走了另外一條路:從商州折向東北方向,走潼關進入河南(上圖紅色標註)。

卻在潼關南原遭到了孫傳庭、曹變蛟部秦軍的伏擊。

最終李自成全軍覆沒,只剩下18人逃到了商洛山中。

11

問題來了——到底有沒有潼關南原這場大戰?

1、

如果有,那當事人孫傳庭不可能不向朝廷報功。

可翻遍整個《孫忠靖公全集》,關於這場大戰的請功文字一個也沒有;

孫傳庭在崇禎十一年三月,確實向崇禎上疏,提議在南原設防,以防備河南農民軍向西進犯。

但那時候的李自成還在四川,所以這道奏疏和南原大戰並無關聯。

(原文在《孫忠靖公全集》卷二《撫秦疏草·題潼關設險合兵疏》,太長不引)

2、

記載了南原之戰的各本史料之間,對戰役日期的記錄也是多有錯亂,自相矛盾:

如,

談遷在《國榷》裡說,仗是洪承疇獨自指揮的,時間在八月份,戰役過後李自成受了重傷,在老回回的營里養了半年的傷;

如,

《懷陵流寇始終錄》裡說,戰役發起時間在十月初一,由孫傳庭指揮;

那潼關南原大戰的最早出處在哪呢?

出自目睹李自成攻進北京城的明廷工部主事趙士錦所著《甲申紀事》:

此隊長姚奇英為予言之也。李自成,陝西米脂人,為馬頭,北方此役甚苦。劉宗敏為冶匠。一日,自成為官府捉馬,苦無以應,偶坐宗敏店中。李大亮為秀才家傭工人,亦瞽一目,秀才命大亮到肆中買雞肉等物,見自成窘甚,問其故,自成以實告,三人各言其志,即將所買食物祀神盟誓為響馬。賊後寖熾為流賊,為總督孫傳庭所窘。三人赤身逃河南山中,采樹皮為食。後復聚眾,逐至於此,故三人不相上下焉。

——這裡的「為總督孫傳庭所窘」,說的就是潼關南原之役。

但問題是,活著逃至商洛山中的18個人中,並沒有姚奇英這個人。(說法不一,有說14人或20人,但都沒有姚奇英的名字)

也就是說,姚奇英並沒有參加過潼關南原大戰。

所以,不足採信。

12

不過,無論有沒有南原之戰,李自成都受到了重大打擊,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都在深山老林里蟄伏......

為禍十餘年的「流賊」問題也終於被壓下。

可崇禎等來中興了嗎?沒有。

李自成的日子也沒有難過太久,他這縷星星之火,勢必可以燎原!

因為關外又開始搞事情了。

崇禎十一年八月,皇太極發動了第四次入塞侵掠行動......

PS:

每當明廷清剿農民軍的工作剛剛見點起色,皇太極總會適當地攪進來。

從把握時機的敏銳度和行動的果決性上看,皇太極在關內應該埋伏下了大量的細作,從而有利於更好的給明廷放血......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孫忠靖公全集》《甲申紀事》《國榷》《懷陵流寇始終錄》《綏寇紀略》《明史》《明史·楊嗣昌傳》《陝西巡撫孫傳庭為各路官兵截擊蜀賊情形事本》洪承疇《題農民軍出川近況科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