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寺和大紅袍的絕世奇緣

神州茶韻 發佈 2024-01-09T23:03:59.389035+00:00

隋唐以來,全國寺院的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與,主要靠自給自足的田園經濟,武夷山的天心永樂禪寺由於偏居山隅,周邊崖懸壑深,終年雲霧繚繞,種植茶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種植茶葉成為天心寺的主要收入。

天心岩九龍窠是 「大紅袍」產地,岩壁上遺留有天心寺和尚所作之「大紅袍」石旋。

「天心"二字一直被譽為「大紅袍」是否正宗的標誌,而當我們追溯「天心」二字與「大紅袍的緣分時,才發現其實在武夷山的天心永樂禪寺,不僅是大紅袍傳說的起源地,而且還是烏龍茶製作工藝的起源地,可謂因緣殊勝。

大紅袍傳說起源地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佛教「華胄八名山「之一。隋唐以來,全國寺院的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與,主要靠自給自足的田園經濟,武夷山的天心永樂禪寺由於偏居山隅,周邊崖懸壑深,終年雲霧繚繞,種植茶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種植茶葉成為天心寺的主要收入。

明初,福建籍舉人雷鎰進京趕考,途經武夷山因中暑而昏厥於路旁,為天心寺採茶的僧人所救,並以濃茶入藥為他祛暑。雷鎰中考後,立即回武夷山天心寺報答救命之恩,可方丈再三推辭說: 「救施主之命的並非老納,而是天心禪茶,你就報答這些茶樹吧。」於是,雷鎰脫下狀元袍披在茶樹上,並三磕九拜以表感恩。從此「大紅袍」的故事不脛而走,傳遍了大江南北。

靖難之役後,明朝大將胡瀠來到武夷山,崇佛嗜茶的他被武夷山的天心禪茶所陶醉,他親眼目睹了茶僧制茶全過程,聆聽了舉子報恩「大紅袍」的故事。回京時,胡瀠把天心禪茶帶回並進貢給皇上。明成祖正式詔封天心禪茶,為「大紅袍」正名,降旨天心庵「精耕勤灌,嫩摘細制,世代相傳,歲貢入京」,同時敕封天心寺為「天心永樂禪寺」。

在天心永樂禪寺里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兩塊聖旨碑和一對石龍,見證著這一段茶以寺名、寺以茶榮的歷史。「大紅袍」由此無可替代地成了武夷茶的代名詞。

發明烏龍茶製作工藝

武夷茶自宋元開始列為貢茶時,都是以被稱作「龍團鳳餅」的茶團或茶餅進貢。明初,朱元璋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頒令罷造龍團,改制散茶。但散茶對茶葉的色,香,味,形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茶葉製作工藝亟需改良。

明末,黃山僧人入住天心永樂禪寺,專事制茶,並引入松蘿製法,以炒代蒸,做出來的茶葉雖然色,香,形俱佳,但略有苦澀之味,仍不盡理想。

1646年,清兵入閩,途經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恰逢採茶時節,疲憊的士兵們一時找不到住所,乾脆就睡在剛採摘的茶葉堆上。士兵走後,茶葉已變軟,部分葉片邊緣發紅,僧人們痛心不已,但又捨不得廢棄,只好照常製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做出來的茶不但香高味濃,而且完全沒有松蘿茶的苦澀之味,原來,士兵們歷經軍旅勞頓,在茶青上睡覺時難免輾轉反側,這無意中完成了茶葉「做表」的工序,為茶葉起到了發酵的效果 而這恰到好處的 「發酵」正是後來烏龍茶製作的點晴之筆。

制茶僧們經過反覆推敲和試驗, 終於摸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製作工藝,包括萎凋(晾青、曬青)、做青(搖青、晾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五大環節。做青過程中,因鮮葉互相碰撞,葉緣細胞擦傷破壞,改變了供氧條件而發生輕度氧化並呈現紅色。葉片中央部分則由暗綠轉淡綠再變為黃綠,從而形成 「綠葉鑲紅邊」的獨特風采。

炒青後的殺青葉,由於經過反覆揉捻,葉片由片狀捲成條索,而被揉碎的葉細胞所滲出的茶汁又粘附在茶葉的表面,在沖泡時易溶於水,讓茶氣香高味濃。經過這種工藝製作出來的茶葉狀呈條索,形同烏龍,俗稱「烏龍茶」。烏龍茶從此問世。

隨後,烏龍茶製法被武夷山的茶農們所沿用,經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武夷岩茶的標準製作方法,武夷岩茶從此聲名鵲起。如今,武夷岩茶的傳統製作技藝已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夷岩茶的傳播者

南明滅亡後,許多遺民被迫逃亡到江西上饒和武夷山一帶,報國無門的志士們紛紛遁入空門,先後隱逸武夷山中。一時間,武夷山中的每個寺院幾乎都有閩南僧人常住。他們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樂禪寺舉辦茶宴,一起宣習工夫茶藝,以茶談禪,以茶論道,以茶說經,成為傳播武夷山烏龍茶的先驅。在閩南籍僧人的傳播和推動下,烏龍茶製作工藝很快就傳到了閩南和潮汕,直接促進了安溪茶和潮汕工夫茶的興起。

茶禪一葉的天心寺

除了制茶傳茶、天心寺早在唐宋時就有了一套以茶禮佛的儀規。每逢佛祖誕日,僧人們都要舉行盛大的「浴佛節」,以茶湯沐浴佛身的「洗佛茶」,供香客取飲,祈求消災延年。還時常舉行茶會或「茶宴」,用以招待施主與香客。此外,如供奉佛祖的「奠茶」 ,按照受戒年限先後啜飲的 「戒臘茶」 全寺僧人共飲的 「普茶」等等,名目繁多。後來天心寺還設置了專職的「種茶僧」、「制茶僧」 ,專職茶葉管理和製作,並設有雜興,專負責燒湯烹茶。門前配有「施茶僧」,為施主,香客,遊人惠施茶水,還建有茶堂、茶寮」,專門供僧人們討論佛理禪道,切磋經論,招待施主賓客。

隨著茶和佛的密切滲透,茶漸漸成了參禪悟佛之機,顯道表法之具。詩僧貫休曾三度來訪武夷山,拜會扣冰禪師,二人把茶當酒,說佛論禪;朱熹也曾在天心寺問禪於來訪的大慧禪師。大慧禪師在焚香論茗中悠然吐納,為朱熹指點迷津,從而為創立集儒、釋、道之大成的朱子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今天的天心永樂禪寺繼承農禪並舉的傳統,廣辟茶園,以永樂茶坊為手工制茶基地,以天心禪茶居為窗口,繼續著和武夷岩茶的累世情緣。

天心永樂禪寺,是深藏於武夷山中的一座佛教名剎,四周古木參天,篁竹蔽地,鳥鳴蟬噪,意境深邃,步入寺內,恍如遊仙,大有「天外天」的神秘之感,「平衍之處日葛香林,禾忝環匝,竹樹森列,望之蔚然,猶濠濮間雲。」。

禪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佛教「華胄八名山」之一。初建時稱為山心永樂庵。「山心」,指其地理位置而言,因名剎坐落於武夷山方圓120里的景區範圍中心而得名。 

唐乾符元年中秋之夜,扣冰古佛在此望天心圓月而開悟,留下「天心明月」的著名禪學公案,後人為紀念古佛的禪學境界,改名為天心庵。874年和900年詩僧貫休兩度在天心庵掛單,並與扣冰古佛品茶說禪論時務,二人羝足交心,相見恨晚,並寫下《懷武夷山僧》等多首詩以紀念。

宋紹興二十年五月,朱熹從江西掃墓回武夷,順道拜訪時居天心庵的道謙禪師,並在庵中向來訪的看話禪大慧宗杲禪師問禪多日,適然啟悟,感慨之餘,以詩《天心問禪》盛讚大慧禪師的禪學造詣和天心庵殊勝禪境。大慧禪師回徑山不久也給朱熹致偈:「天心一晤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興來常與精神會。」

明嘉靖七年,道士韓洞虛曾一度擴充構體。清康熙年間,果因和尚重興這一寺院,易名「天心永樂禪寺」。此時,「天心」之寓意又進一步得到禪理的抒發,因據清《武夷山志》記載,天心永樂禪寺所坐落之天心峰居於武夷山之中,「猶天之樞極也,故名」。

名寺聳立於名山之樞極,縱覽總領群峰中的寺觀廟宇。寺周圍蘊藏著禪語「天心明月」和多處「無量壽佛」、「南無阿彌陀佛」的珍貴摩崖石刻,與天心永樂禪寺相映成趣,給人留下深邃的禪理遐想。清末,光緒皇帝的老師陳寶琛大學士贈送「福德因緣」匾額一塊,現仍懸掛在寺中,頗為名貴。

天心永樂禪寺鼎盛於清朝之際,康熙帝御書「佛」字刻在大彌勒佛雕像後的岩壁上,十米見方,堪稱華夏第一。康熙年間,國師鐵華上人法嗣果因禪師,領眾修禪,大振宗風。光緒25年(公元1899年),鼓山德容大和尚奉旨主持重建,大興土木,廣增廟宇,弘揚佛法,禪寺由此鼎盛。

據傳,名剎香火旺盛之時,寺內有僧眾數百人,鐘鳴鼎食,磬鈸和諧,香菸繚繞,梵音清越,遊客亦多為香客,名山倍加揚其名。佛誕之日,香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武夷山道為之擁擠不前,盛況空前。

名剎的建築在明清之際就曾輝煌一時,當時寺廟的中軸線上建有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法堂、庫房、齋堂、禪堂、客堂、香客樓等,兩側建有三層重樓的鐘樓,鼓樓和偏殿。文革中這座規模宏大、清淨莊嚴的名剎幾經塵劫,長期被占為民居,構體多被破壞。

隋唐以來,漢地的寺院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予,主要靠自給自足的田園經濟。天心永樂禪寺由於偏居山隅,周邊崖懸壑深,終年雲霧繚繞,種植茶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種植茶葉成為主要收入。

武夷茶自宋、元開始列為貢茶時,都是以被稱作「龍團鳳餅」的茶團或茶餅進貢。天心永樂禪寺便是名茶大紅袍的祖庭,明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在趕考路上中暑,被天心寺僧以茶入藥治療,得救後中狀元。為報佛恩,狀元以紅袍披茶樹,始有「大紅袍」之名。明永樂十七年,明成祖敕封天心永樂禪寺,封天心寺茶為「大紅袍」。「大紅袍」遂為萬茶之尊,名揚天下。

清順治三年,天心茶僧研製出烏龍茶製作工藝,經久耐泡的烏龍茶為工夫茶提供有「米」之炊。「大紅袍」被稱為烏龍茶之祖、工夫茶之源,並漸成為武夷岩茶的代名詞。清咸豐五年,天心方丈贈予台灣學子林鳳池三十六棵茶苗。在台被廣泛引種,成為名茶「凍頂烏龍」。2006年「大紅袍」製作工藝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武夷茶人面對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