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贏中日甲午戰爭,明治天皇出了多少力,光緒皇帝輸在哪?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4-01-11T06:07:51.590111+00:00

編者按:128年前的今天,清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那麼,明治天皇在這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字數:6909,閱讀時間:約18分鐘

編者按:128年前的今天,清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的慘敗,可以說是將老舊中國那最後一點「天朝上國」的虛榮心都踩進了泥土裡。更激起日本未來蠶食到全面侵華的野心。那麼,明治天皇在這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天皇家族又是如何在甲午戰爭中獲利的呢?光緒皇帝又為何輸給了明治天皇?本文就從明治天皇的角度解讀下這場戰爭。

明治時期的軍隊建設:天皇帶頭搞「國防」 ①③

1868年(明治元年)4月,明治天皇發布了《安撫億兆·宣布國威宸翰》(後世簡稱為《宸翰》)。《宸翰》中的這句「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充分體現了日本在明治初的海洋戰略,所以算是近代日本的一個「里程碑」。而清朝便成為了日本的第一個假想敵。只不過日本如果想要要向大陸擴張,軍隊是其關鍵所在。

到了1871年(清同治十年,日本明治四年)9月13,清朝與日本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這也是兩國在近代的第一份建交文書。雙方於1873年4月30日正式定約。但是,僅僅是到了1874年2月,日本藉口清屬台灣島居民殺害了日本方面視為日本領土的琉球王國的居民,便於同年5月派遣日軍進攻台灣,由此挑起了兩國在近代的首次軍事衝突。

而挑起的軍事衝突中有個非常關鍵的人物:明治天皇。因為正是他親自授予了西鄉從道征討台灣的委任狀。②

所以第一次征台失敗後,明治天皇更重視軍隊建設。

因此當1882年11月海軍大將川村純義提出擴張海軍的計劃,此計劃被岩倉具呈給了明治天皇,對此明治天皇12月下諭詔加強陸海軍軍備。④

由此日本將釀造業,菸草業等稅收作為海陸軍的軍費。特別是1886年8月1日,北洋水師「定遠」號出現在日本長崎以後,擊沉定遠號就成了日本海軍的目標。

而之所以要擊沉定遠號,則是因為此時的明治天皇想要侵略朝鮮的野心已經袒露無遺。所以1882年12月23日,明治天皇頒布敕諭日本是為了「和平」才出兵朝鮮。④

但是面對國內財政的匱乏,明治天皇只得在1893年2月10日下了名為《建艦詔敕》諭詔。此諭詔的意思是,天皇本人6年每年減少內幣30萬日元,所有文武官員月俸減少一成。

天皇帶頭捐助「國防」後,日本國內的皇室宗親、富豪包括尋常百姓都開始了有樣學樣,日本開啟了「全民募捐」模式。有了資金之後。陸海軍得到了大力發展。因此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已經擁有了相當規模的近代軍隊。

甲午戰爭時明治天皇的作用⑤

日本的國家兵權則分為兩種,實際指揮權自然是武官的,但在法律上卻是掌握在明治天皇手上的。1889年的《日本帝國憲法》第一章第十一條:「天皇統率陸海軍」,十二條寫有「天皇有權決定陸海軍之常備兵額」,第十三條寫「有權對外宣戰、媾和、締結條約」等。

這種被法律所賦予的統率權,使明治天皇事實上成了軍隊的最高統帥,1893年5月19日,明治天皇又頒布了《戰時大本營條例》。此條例規定:大本營是戰時最高統帥機構,由天皇親任最高統帥。這樣的條例頒布也意味著,日本對即將到來的對清戰爭的統帥權其實就是在明治天皇手上。

1894年春,朝鮮南部爆發了全琫准領導的農民起義,一時間聲勢浩大,並成立了自己的政權機構:執綱所。當時的朝鮮政府無力鎮壓農民,決定請求清廷出兵「代為征討」。早就蓄謀發侵略戰爭的日本得知後,認為日本可以根據《中日天津條約》(1885年簽訂),名正言順地也能向朝鮮派兵。

於是,伊藤博文上奏明治天皇。明治天皇隨即下達敕令命令進兵朝鮮。⑥

所以當6月4日清廷決派遣直隸提督葉志超、聶士成等人率淮軍分批赴朝時。日本立即組建戰時大本營。並於6月5日,經明治天皇批准,向朝鮮派出了第一支部隊:駐廣島的第五師團。

由此可見明治天皇已經決定以保護日本公使和僑民的名義,出兵一個混成旅團,待事態鬧大,再繼續派兵。所以當清廷決定出兵時,日本不僅立即同時派兵開往朝鮮,而且在兵力數量上大大超過清軍。

但是到了6月10日,起義軍和朝鮮政府已經談判成功。而清軍又遠在牙山並未深入朝鮮腹地。所以日軍失去發動戰爭的「正當理由」。清廷還提出雙方同時撤軍的要求。只不過對於日軍來說,再找一個「正當理由」其實很容易。

6月14日伊藤內閣再次召開緊急會議,會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提議:「應向清國提議共同改革朝鮮,而在與清國商議在未獲得最終結果前不能撤走軍隊,若清國如果不贊同日本提議,那麼應獨立使朝鮮政府獲得「改革」

而這樣的提議清廷在6月21日便明確表示拒絕。所以到了6月22日,明治天皇在皇宮內親自召開了御前會議。會議最終決定與清國絕交並增派第二批軍隊赴朝作戰。由此可見明治天皇是已經下定決定要將戰爭的規模擴大,以獲取日本最大的利益。

此後日本又於7月16日同英國簽訂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取得了「世界老大」英國的支持後的第二天,明治天皇再次召開御前會議。會上正式作出了對清國開戰的決定。

儘管日本從天皇到內閣都決定開戰,但7月23日日軍占領朝鮮王宮,25日就爆發了豐島海卻也出乎了明治天皇的意料。所以他通過伊藤博文向朝鮮前線發出命令:「在弄清楚國軍隊動向前,暫且停止攻擊。」但是陸奧宗光認為前線戰爭已經開始,所以扣壓了他的命令。對此,明治天皇感到非常憤怒並聲言「這場戰爭不是朕的戰爭,而是大臣們的戰爭」。

那麼明治天皇為何會憤怒?後世的日本軍國主義者甚至把明治天皇的聲言解釋為「天皇是愛好和平的」。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其實明治天皇的確沒有前線作戰的指揮權,但作為最高統帥,無論是出兵朝鮮還是與清開戰,他都是最後的決裁者。所以發動甲午戰爭也正是按照明治天皇的意志。只不過仗什麼時候打,大本營和前線有著不同的判斷。以陸奧宗光和朝鮮前線的軍隊的武官派認為,戰爭已經開始,那就只能「應戰」,而以明治天皇和伊藤內閣為代表的文官派則擔心,過早的軍事行動會招致列強的不滿。所以明治天皇的聲言絕對不是為了和平,只是單純的做給文官派看的、操縱文武官員的「平衡術」而已。

當25日日軍豐島海戰偷襲得手、29日向由牙山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發動進攻,清軍敗退平壤後,明治天皇之前的不滿情緒便「消失不見」,並於8月1日頒布了對清正式宣戰的詔書。

而整篇詔書完全是顛倒黑白。

由上圖的詔書可知,對朝鮮來說日本出兵是「信義之舉」,所以要幫助朝鮮:「勸朝鮮以釐革其秕政,內堅治安之基,外全獨立國之權義」,但是要知道,日本人對朝鮮土地的掠奪和對朝鮮人屠殺是自古有之。而對清廷來說,清廷出兵朝鮮是「損害帝國之勸利益,使東洋平和永無保障。所以日本才不得已出兵後「即犧牲平和以遂其非望。

如此詔書真可謂荒謬絕倫。

到了8月5日,為了方便統帥指揮,戰時大本營移至皇宮,由參謀總長有栖川宮親王向明治天皇奏明每日戰報,自此,明治天皇日以繼夜地與軍政頭目召開軍事御前會議,策劃侵略戰爭的軍事部署。以下就來看看他日程中所參與到的重要決策。

8月11日,明治天皇在宮中皇靈殿(祭奠歷代天皇的祭殿)供奉了宣戰詔敕,然後又派眾多皇室貴族向伊勢神宮(神道教總部)和孝明天皇陵(不在東京,在京都)傳達開戰消息。

8月13日,但是面對不斷惡化的財政,明治天皇發布了《關於朝鮮事件經費可在財政上作必要處理》的法令。

8月17日,內閣會議決定在名義上承認朝鮮為獨立國家,但由日本政府直接和間接地永久或長期扶植朝鮮獨立,並竭力代為擔任「防禦外侮」之責。

8月20日,明治天皇命令樞密院官員西園寺公望前往朝鮮,向朝鮮高宗致親筆信與禮物:一把太刀和一對花瓶。

8月26日,日本和朝鮮簽署了同盟條約,約定兩國共同驅逐清軍。

而後隨著戰局的發展,伊藤博文等內閣人員很清楚國內的財政狀況依舊難以維持,而且國際上的列強肯定不會坐視日本獨占利益,因此當內閣的文官派在與前線的武官派在決策有衝突的時候,明治天皇多次協調了「文武關係」。比如說在8月30日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出征時,明治天皇親自召見了他,並賜予五條敕語:

1.軍國大計應文武配合,周密計議。

2.在軍事方面,大本營與出征主將之間,應明確權限,貫徹計劃精神,以期萬全。

3.戰場地處海外,陸海軍自當共同策劃,故除遵奉大本營命令外,兩軍尚應互通氣息,力求避免發生齟齬招致失敗。

4.在朝鮮交戰期間,出征主將與駐該國外交官間,應各奉其職,毋得逾越,並需經常互通氣息,

5.國家全局之得失,不僅限於交戰,局外有關國家難免進行干涉。因此,外交運用與軍事方略應互為補充,避免牴觸,注意全局大計,最為重要。

這五條敕語,也是賜給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的。字裡行間不難看出明治天皇希望文武和睦,共抗外敵。

9月1日,明治天皇繼續接見了總參謀長熾仁親王,熾仁親王請求將大本營遷往廣島,以便加強與在朝作戰的軍隊的聯絡,事實上此提議最初由伊藤博文提出,但他提出的地點是下關。最後出於綜合考慮,大本營設在了原第五師團司令部所在地廣島。

9月8日,明治天皇下令將大本營遷往廣島。陪同他這位最高統帥的還有侍從、御醫、書記官,另外還有文官的代表:總理大臣伊藤博文。

9月13日,明治天皇乘火車離開東京。

9月15日抵達廣島的明治天皇住進了一棟簡單的兩層木結構建築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張桌子放著的東西。一張是三神器中的劍和玉,另一張上面放置著御璽,別的一切從簡。甚至侍從建議天皇使用安樂椅或者在天冷時使用爐子,都被拒絕。而且還反問道:「前線也可以找到這些東西嗎?

此後的明治天皇在大本營陸續召見參戰將校,部署作戰安排。並且還特別召見獲取清政府重要情報的間諜頭子根津一等,有時單獨聽取匯報一個多小時。而且整個戰爭期間,明治天皇還經常派皇后美子到陸軍醫院去慰問傷兵。當9月17日黃海海戰捷報傳至大本營過之後,他還親自譜寫軍歌《黃海大捷》。

10月18日到10月22日,大本營內連續召開了4天的臨時帝國議會,會議中伊藤博文提議天皇親自宣讀召開會議的詔書,於是明治天皇對此次會議發布敕語:「對清國忘記維護東洋和平的義務而造成此番現狀深表遺憾。既然戰火已經點燃,若不實現目標,日本不會就此停止。

11月2日,明治天皇出席了慶祝日軍攻破鴨綠江防線(此戰發生在10月24-26日,日軍的勝利也意味著進入了清朝本土)的慶功宴。宴會中的牆壁上掛著諸多嘲笑清廷無能的「漫畫」。

至此,清軍敗局已定,雙方的議和已經只是時間的問題。

《馬關條約》最大利益獲得者:明治天皇⑤

第二年年初,兵敗如山倒的清廷提出了議和。

1895年1月27日,明治天皇又在戰時大本營召開御前會議,確定了議和的基本條件: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和台灣,要求巨額賠款和獲得通商特權等。全日本從朝野到民間都要求對清國勒索。

為此在1895年3月上旬,大本營制定了甲午戰爭第二期作戰計劃要點,並準備將大本營遷推至中國旅順半島,此舉的用意正是要加強對清朝的勒索力度。只不過當時明治天皇用身體健康不適合遠征為由,任命了參謀總長小松宮彰仁親王為征清大都督,總管大本營軍務。⑥

好在清廷的談判代表李鴻章遭遇行刺。日本朝野都擔心引起「國際干涉」,同時也是怕李鴻章因傷勢嚴重而中止談判回國,這樣好不容易才用「搶」才得來的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所以明治天皇只得在3月30日簽訂停戰協議。並對李鴻章下達了慰問的詔諭。⑥

此詔諭的意思很明顯:天皇出於「道義」才停戰。當然最不要臉的「道義」是「休戰」期間,日軍正在繼續進攻台灣。

到了4月17日雙方談判結束之後簽訂的《馬關條約》,對清朝的掠奪遠遠超過了以往被迫簽訂的任何不平等條約。得意洋洋的明治天皇也於27日離開了戰時大本營回到了東京。並且再次發布感謝日軍忠勇的詔諭。⑥

但是,就在《馬關條約》正式簽訂後不久的4月23日,沙俄就正式照會德國和法國,提出共同對日本進行干涉,甚至計劃切斷遠征大陸的日軍與本國之間的交通。

德國這時正和沙俄在東歐發生摩擦,如果俄國出面直接干涉日本,無疑必將緩解對自己東部邊境所施加的壓力。而且中國這塊肥肉不至於被日俄吞食,也可分享到瓜分的利益。所以德國首先同意沙俄的提議。

法國,本是俄國的同盟國,但是它唯恐德俄一旦正式開戰,自己將不可避免地要捲入。如果俄日發生摩擦,可以緩解德俄的緊張局勢,所以它也積極表示願與俄國一起干涉日本。

因此也發生了我們所熟悉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當時的日本陸軍主力在遼東半島,海軍在台灣澎湖地區作戰,國內空虛,根本無法對付三國聯合艦隊,不得不於5月5日正式宣布接受勸告,放棄遼東半島,但是在日後於北京簽訂的《遼南條約》裡,又無恥地要求清廷支付了3千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

其實日本在甲午戰爭時期的費用,更多的是來源於搜刮日本國民,可戰爭的真正受益者,卻是明治天皇和少數官僚以及財閥。比如說1898年,為增加皇室財產由貴族院,眾議院提出建議,政府奏請明治天皇,從中國巨額賠款中撥出2000萬日元,奉獻給皇室家族。

那麼拋開清朝與日本的國家因素,從個人角度來說,同時期的光緒為何就輸給了明治天皇?

光緒帝與明治天皇的對比⑦

(1)身邊的人

明治天皇出生在了血肉與硝煙瀰漫的江戶末年。尤其是1864年,當長州藩與幕府在京都激戰的時候,幼小的他曾被炮聲嚇暈(沒看錯,真的是被嚇暈)。所以等到他繼位的時候,他身邊的武士就對他進行了嚴格的軍事教育。著名武士西鄉隆盛甚至親自擔任了劍術與馬術的教官。東京的宮殿很多時候都成了明治天皇的私家「演武場」。

反觀自幼長於深宮的光緒身邊的人其實只有一個:慈禧。這個女人在權術方面可說是登峰造極,清王朝的一眾官員都被玩弄於股掌之間。但在政治方面卻顯得非常幼稚。為了長期操縱朝政,慈禧只教會了光緒一件事:聽話。尤其是在朝堂上只能聽她慈禧的話。因此在整個光緒年間,大清的「皇帝」與其說是光緒,倒不如說是慈禧還更為確切點。

由此可見,當光緒皇帝只能在「馴化」中成長起來的時候,明治天皇已成為了帶有濃烈武士色彩的「武家天皇」。

(2)重用西學人才

當清王朝在鴉片戰爭中慘敗的消息傳到日本之後沒多久,佐久間象山就提出了「東洋道德、西洋藝術」的新思想。這個清朝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有著本質的差別。因為以岩倉使團為代表的考察團在1871年遊歷西方各國考察後,真正學到了西學的精髓。所以這批人自然也成為了明治天皇不可或缺的重臣。

比如說山縣有朋就仿照德國設立了陸軍省、參謀本部等軍事機構。

而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東鄉平八郎。此人在英國留學期間就認真學習了《國際法》,所以當日本聯合艦隊遇見北洋艦隊的時候,他先是下令攻擊懸掛英國國旗的「高升號」,然後營救落水的英國船員。這樣的做法也最終讓清朝無奈地吞下了苦果。

反觀光緒本人其實對西學很感興趣,1892年2月4日的《紐約時報》曾刊登過光緒學習英語的消息。但是清朝的皇子自幼便要接受嚴格的教育,而且嚴格程度堪稱歷史之最。光緒的教育更是嚴謹,他的老師翁同龢等人都是科舉出身,對光緒的教育內容多出自於四書五經。再加上崇尚朱子理學的清王朝如果全盤接受西學,其實已經超過了時代的局限性。

所以,雖然北洋艦隊的管帶們有些也是曾經的「海歸」,無奈清廷並未重視,甚至對英國教官琅威理的辭職都無動於衷。而光緒雖然對西學的興趣,也僅限於他本人而已。

出於以上因素,光緒在甲午之戰敗於明治天皇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總結 甲午戰爭中,日本人的精神支柱:明治天皇①③⑤

天皇作為日本國民的精神象徵,忠於天皇的思想貫穿了日本的神話與歷史。雖然幕府時代出現了將軍與天皇共存的二元政治,但天皇依然是名義上的日本統治者。國家的最高決策最終還是要由天皇來發布。因此,天皇始終是日本唯一的一個能夠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

所以在江戶末年的日本,倒幕派以天皇的名義推翻了德川家族的統治,而明治天皇也因這個歷史機遇重重新登上了歷史舞台。

然而日本侵略他國之路也正是從明治時代開始的,雖然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明治天皇沒有掌握兵權,更沒有帶兵上前線,但在甲午戰爭期間,日軍的軍事意向,以及最終的談判結果都是明治天皇親自下達的命令。

因此明治天皇在事實上其實就是個戰犯。

而日軍也正是依靠明治這位武家天皇作為精神支柱才發起並打贏了了侵略朝鮮、清朝甲午戰爭。而且這樣的侵略戰爭從明治時代才剛剛開始。

附錄兩則⑤

1.在甲午戰爭最後的征台階段,明治天皇的皇后在1895年7月9日為征台日軍親手縫製了3000個醫用繃帶,明治天皇本人甚至在11月4日為征戰台灣而「光榮戰死」的能久親王舉行了國葬。

2.旅順屠殺的消息傳到日本之後,明治天皇做了兩首詩歌:

炮起硝煙漫

將士征虜不畏苦

血海滿屍山

誓破雄關虎闞壘

使我千軍得勝還


炮響穿雲霄

松壽山險亦徒勞

壘破白旗飄

叱吒精兵戰場嘯

炮聲變做凱歌嘹



參考資料

①《天皇與日本的侵華戰爭》:日中戰爭與天皇權利

《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條:「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

②《明治天皇紀》卷3: 「今朕行膺懲之意,在於教化彼野蠻,安我良民。汝察此旨,為事之際恩威並施,鎮定之後教導土人,使其開明,行於我政府有益之事業。」

③《天皇與日本的侵華戰爭》:大元帥天皇之實像

《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海軍與海洋擴張的研究》:海軍的創建與海洋擴張

《日本明治時代的海洋戰略與海外擴張》:明治時代海洋戰略的形成與實踐

《明治天皇與甲午戰爭》

④《明治天皇紀卷》5:「鑑於當今寰宇形勢,不得不加強陸海軍軍備」。

《明治天皇紀卷》5:「保全東洋全局之和平乃朕切望之所在。而今次因朝鮮倚賴,以鄰交之好誼,助其自守之實力。且涉政略,以使各國認其為獨立之國。」

⑤《明治天皇傳》14章:饕餮野心 甲午中日戰爭

《1890-1912年的日本軍費政策研究》甲午戰爭的臨時軍事費特別會計

《明治天皇1852-1912》43章 條約改正 44章 對清宣戰 45章旅順屠殺 46章馬關條約

《明治天皇與甲午戰爭》

《天皇與日本的侵華戰爭》:日中戰爭與天皇權利

⑥《明治天皇紀卷》8:「今朝鮮內亂蜂起,其勢猖獗,為保護僑居該國的我國國民,決定派遣軍隊。卿等應悉心協商,妥善處理。」

《明治天皇紀卷》8:「朕鑑於征清陸海各軍之進展,第一期作戰業已完成。當茲第二期作戰即將開始之際,有命征清大總督向戰地前進之必要。朕今委卿以指揮出征全軍,且有對麾下將官任免補敘之權,卿其善體朕意,一如既往,宣揚我國之國威。」

《明治天皇紀卷》8:「大日本國天皇陛下聞悉今回不幸事件,鑑於妨礙議和談判之進行,茲已向議和談判全權大使下令,承諾一時休戰」

《明治天皇紀卷》8:「此雖賴朕祖宗之威靈,然非百僚臣庶之忠實勇武精誠貫天日,安能至此。」

⑦《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光緒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向右--近代中日變革的關鍵時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