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拉經貿合作,歐盟為何憂心忡忡

東方財經雜誌 發佈 2024-01-11T17:24:48.136769+00:00

最近,中國、印度、韓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與拉美國家的關係發展密切,這令歐盟憂心忡忡。從歷史上看,拉美對外主要是與美國和歐洲互動。


文:常暉

最近,中國、印度、韓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與拉美國家的關係發展密切,這令歐盟憂心忡忡。從歷史上看,拉美對外主要是與美國和歐洲互動。

最令歐盟關注的,顯然是中國。近些年以來,中國與南美互動頻繁。不過,截至上世紀90 年代後期,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與亞洲之間的關係,其實總體而言相對有限。當然,日本除外,日本早已與巴西、墨西哥和秘魯建立了牢固的外交和經貿關係。

21世紀伊始,「南南」或「互利」合作戰略,成為中國與拉美的政經接觸的關鍵詞。中國外交倡導「互相尊重主權」和「互不干涉內政」,這與「新拉丁美洲左派」領導人(比如委內瑞拉的烏戈·查維茲、巴西的盧拉·達席爾瓦、玻利維亞的埃沃·莫拉萊斯,以及厄瓜多的拉斐爾·科雷亞)的想法不謀而合。這些領導人或許也會有些擔心因此影響與美國的貿易關係,但他們被北京方面提出的雙邊關係理念所吸引,同時也希望藉此減輕或克服對美國的傳統依賴。


在過去的20年裡,拉美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大幅增長,從2001年的146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4516億美元。這個數額已遠超歐盟與拉美間的貿易額,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拉美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金融層面上,中國與拉美的互動也日益擴大。自2005年以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已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了逾1410億美元的貸款承諾,超過了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拉丁美洲開發銀行的貸款總額。具體而言,主要受惠中國貸款的是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和委內瑞拉四國,它們幾乎獲得了總貸款承諾的93%,這些貸款大多用於能源 (69%) 和基建 (19%) 項目。與其它國際金融機構不同,北京不為其貸款附加管理層面和項目可行性標準方面的要求,只是需要貸款內置抵押機制。

中國還正在尋求與拉美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智利、秘魯、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和烏拉圭等國已認可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作為交換,它們進入中國市場會享受比一般最惠國制度更為優惠的關稅條件。中國在拉美的重要經貿地位,使拉美一些國家開始調整對亞太的外交定位。此舉更是觸動了歐盟的神經。

1999 年,歐盟決定與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建立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EU-Mercosur Association Agreement),此後,在促進某些產品貿易以及降低關稅方面,歐盟一直希望與南方共同市場國家達成更緊密的貿易協定。


歷經20年艱難談判,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最終於2019年6月達成自貿協定。遺憾的是,因當時巴西極右政府的影響,協議內容顯然與《巴黎氣候協定》或《歐洲綠色協議》背道而馳。最終,環境組織、科學家、工會、農民和土著人等的擔憂得到了證實:協議只是在確保歐盟比其它國家/地區從南美獲得更便宜的牛肉和大豆飼料,南美則可換取更加有利可圖的殺蟲劑、使用汽油的汽車及其零部件。

如此,協議非但不減少有害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甚至鼓勵生產更多更便宜的有害物,這與自然破壞、氣候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或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直接相關,亦與近年來全球環境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對此協議,歐洲不乏反對的聲音,包括認為該協議是在經濟層面運作新殖民主義思想。把內燃機和化學產品丟給南美,把廉價成品搞到歐洲。南美人和那兒的大自然將被剝削,原本的天然小農和多元文化將被西方大公司和單一文化排擠出視線;森林、大草原和濕地更是漸變成種植園;水資源也會被私有化並漸漸枯竭;草地將被過度放牧,更多的雨林將被砍伐來開闢新牧場等等。同時,這種貿易模式還意味著一些拉美國家的原材料加工行業只能得到有限發展,它們將必須依賴於進口產品。


當下世界,地緣政治日趨複雜,但東西方與拉美的關係今後如何走向,還要看全球經貿中心花開何處。倘若中心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拉美和東亞之間的聯繫未來必將更為緊密。隨著中拉貿易規模的不斷增大,北京在拉美的影響力也自然增強。對此趨勢作出預測的西方人士,並不罕見。歐盟的憂心忡忡,不是沒有根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