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懸架:電動汽車藍海賽道,龍頭全梳理

樂晴行業觀察 發佈 2024-01-12T02:44:29.372123+00:00

當前空氣懸架順應汽車新一代線控底盤的升級趨勢,助力提升駕駛體驗,車企研發意願強。隨著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度加快,空氣懸架成本會出現顯著降低,空懸系統平均單車價值有望下降超過40%。

當前空氣懸架順應汽車新一代線控底盤的升級趨勢,助力提升駕駛體驗,車企研發意願強。主機廠通過數據解耦的方式,實現軟硬體分離,大幅降低純硬體採購成本。

隨著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度加快,空氣懸架成本會出現顯著降低,空懸系統平均單車價值有望下降超過40%。根據產業鏈調研,國產化後空氣懸架配置成本有望降至 8000 元以內。

同時,疊加商用車領域,法規要求特定特定貨車及半掛車強制安裝空氣懸架,共同驅動空氣懸架滲透率快速提升。

當前,國內空懸市場起步剛開始,伴隨著本土廠商生產線的投產以及適配車型的增多,空氣懸架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出現迅速增長,行業空間廣闊。

空氣懸架行業概覽

空氣懸架誕生近80年,21世紀後應用逐步拓展。

1946年,美國人William Bushnell在實驗車上首次裝備了空氣彈簧,標誌著空氣懸架雛形的出現。

受限於空氣懸架自身造價、品控等方面的高限制,長時間以來並未成為市場主流裝配,僅在凱迪拉克、奔馳、勞斯萊斯等高端車型上進行嘗試。

直至21世紀,隨著德系豪華品牌的崛起和推廣,以及可升降系統的應用落地,空氣懸架逐漸成為豪華車型的核心配置。

空氣懸架發展歷程:

傳統汽車懸架系統由彈性元件、減振器、導向機構等部件構成。

主要負責連接汽車車身、底盤與車輪,傳遞其相互作用的力和扭矩,並緩和路面傳來的衝擊。

空氣懸架結構上最大差異在於彈性元件的升級,並新增電子控制系統及氣泵等部件,賦予懸架智能主動調節功能。

並具有操控穩定、高度可調、質量更輕、減振效果佳等優勢,能夠明顯提升駕乘舒適性、操控性。

空氣懸架結構圖:

空氣懸架產業鏈和競爭格局

上游:核心零部件

乘用車空懸結構複雜,部分零部件需進行耗資大、耗時長的車型適配性開發,具較高技術門檻。

行行查 | 行業研究資料庫 資料顯示,空氣懸架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零部件供應商,其中,技術壁壘最高的部件為空氣供給單元、空氣彈簧、電子減振器。

1.空氣彈簧(彈性元件):緩衝、減振、承重

空氣彈簧國外商用車領域主要供應商為美國凡士通,乘用車領域主要為大陸、威巴克。

在零部件國產化替代方面,乘用車空氣彈簧達到自研並量產的國內企業僅有保隆科技和孔輝科技。

2. 減震器(阻尼元件)

減震器配合空氣彈簧,緩衝振動,提升坎坷路段駕乘平順感。未來有與空氣彈簧集成的趨勢。

減振震器主要由采埃孚、天納克、倍適登、京西重工(收購德爾福底盤和懸架業務)等國際知名企業占據份額。

3.空氣供給單元(包括空氣壓縮機、分配閥、懸置等)

空氣供給單元通過充放氣動態調節空氣彈簧伸縮狀態。

該環節主要企業為大陸集團、威伯科和中鼎股份(已收購空壓機龍頭AMK)占據主導地位。

4.控制器ECU

實時控制空氣供給單元和減振器,以調節空氣彈簧剛度及減振器阻尼力。未來主機廠有望自行研發。

ECU則基本被博世等國際企業壟斷,如大陸與威巴克具備從ECU到空氣彈簧及減振器等多部件的供應能力,能夠提供感知、控制、執行的完整產品方案。

國內廠商孔輝科技、保隆科技現已成功實現該部件自主研發,並在軟體方案設計上有一定突破。

5.傳感器(高度傳感器、車身加速度傳感器等):隨時向ECU傳遞車輛狀態;

6.儲氣罐:配合空氣壓縮機,以備及時響應ECU信號。

除此之外,天潤工業在商用車空懸領域有所涉足,而拓普集團的空懸業務也正處在產品開發和產能建設階段,預計未來將會進一步推動空懸系統本土化。

市場格局方面整體來看,由於國外廠商進入市場早且技術積累深厚,因此占據主要市場份額,我國存在高技術壁壘的零部件往往依賴進口。

以大陸、威巴克為代表的供應商具備空簧、ECU、減震器等部件較全面供應體系,已配套BBA、路虎等海外豪華車型,威伯科(采埃孚子公司)在商用車空懸領域有較強實力,配套中國重汽等商用車。

國內廠商通過自主研發、收購等方式已經在部分核心零部件上實現國產化。

相比於進口原廠零部件,由於技術成熟附加值下降導致研發成本降低,定點增加導致規模效應逐步顯現,以及關稅、運輸費用降低等原因,國產空氣懸架系統相關零部件的採購單價明顯低於同類進口零件。

查行業數據,就上行行查:行行查 | 行業研究資料庫

中游:集成環節

空氣懸架中游主要為系統集成商。

在集成環節國內供應商和部分主機廠均有嘗試以實現最大化降本,隨下游需求由海外品牌轉向自主品牌,國內供應商有望利用成本優勢實現高速增長。

國內車企在降本驅使下,逐漸具有將硬體總成分拆成單獨外采、自身主導集成和直接空懸採購總成的兩種思路。

本質上兩種模式上皆為國內空懸部件供應商單點突破帶來機遇。

目前國內集成商主要包括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潤工業、拓普集團和上海科曼等。

下游主要為乘用車、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商隨下游需求由海外品牌轉向自主品牌,國內供應商有望利用成本優勢實現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空懸技術不斷推廣、單車成本不斷下移的背景下,部分國內新能源車企開始嘗試以全棧自研或是直接與本土供應商合作的方式進駐空氣懸架行業,直接向上游廠商分采零部件並由主機廠自主集成,以繞過海外巨頭的高昂集成壁壘。

此舉不僅能幫助下游主機廠掌握在方案設計及後續調教方面的主動權,還能夠帶動本土供應商入局,在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景氣的推動下,未來國內上游零部件企業有望迎來高速成長期。未來有望逐漸憑藉低成本+響應速度快+開發周期短等優勢推動空懸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關注樂晴智庫,洞悉產業格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