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零碳社區與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經濟觀察報 發佈 2024-01-13T15:02:24.666649+00:00

隨著中國居民家庭財富的增長,社區發展也越來越成為重要的場景。 社區是人們生活最基本的單位,裡面含有交通、汽車、家居、餐飲、物流、外賣、快遞等生活所有場景,社區環境和質量都對公眾健康和生存環境有著非常重要影響。

隨著中國居民家庭財富的增長,社區發展也越來越成為重要的場景。 社區是人們生活最基本的單位,裡面含有交通、汽車、家居、餐飲、物流、外賣、快遞等生活所有場景,社區環境和質量都對公眾健康和生存環境有著非常重要影響。如交通方面帶來的碳排放量交通排放占到全球石化燃料排放的20%,大部分家庭擁有汽車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減少不合理的出行,養成個人綠色出行行為習慣。

2019年國家發改委出台《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中指出,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以廣大城市社區作為創建對象,建立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制度,促進社區節能節水、綠化環衛、垃圾分類、設施維護等工作有序推進。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完善水、電、氣、路等配套基礎設施,採用節能照明、節水器具。到2022年,力爭60%以上的社區達到創建要求,基本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2022年1月發改委出台《 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使得綠色消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產品成為市場主流。

綠色生活是大家公認的環保模式,但是做綠色消費和綠色行為和人趨於便捷和舒適的本性常有衝突,這些都需要很好的改變個人行為激勵機制,並在政策的支持下得以落地。對於社區居民,通過示範社區建設和運營, 提供更具體和更可持續的綠色生活模式,可以實際體驗不同生活方式產生的後果並可以獲得回報,可以更加吸引居民的參與。將綠色能源、綠色低碳產品引入社區和生活,有助於吸引企業和社會更多的參與方共同加入,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綠色生活服務,產生商業價值和良好的品牌聲譽。

構建低碳社區時,在改善建築、提高新能源比例的同時, 意識的普及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面對社區中的學生和老人,年輕家長,可以編制不同形式的課程培訓和活動,開展公益活動,通過公益基金的形式可眾籌或認領生態修復項目,讓公眾具有參與感和擁有感,將獎勵機制落到個人和家庭。促成更多原本並非刻意做環保的公眾也能達成所希望的結果,從而擴大參與群體的覆蓋面,建立更廣泛的低碳環保生活圈。

2023年2月,我們編制發布了《零碳校園/社區行動指南》,指導如何對校園社區這類以特定範圍進行碳核算的方法,學生教師以及居民如何通過改變自身行為參與碳減排的行動,並能將這些行動量化,可以形成激勵方式。

零碳社區實踐

3月份,我參加了武漢武昌區低碳社區會議,武昌區將零碳社區作為重點工作內容。武漢位於重要長江中游,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重要生態屏障。武漢特別是武昌區是中國碳交易登記中心所在地,具有特別的優勢,武昌區也擁有眾多金融機構,非常重視碳金融和碳普惠。武漢曾主辦過軍運會,推動公民參與低碳軍運,有著很好的基層基礎。

這裡有沙湖公園,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是武漢市環線內的唯一湖泊,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居民休閒的好去處。圍繞沙湖公園,社區可以帶動周圍眾多居民,學校,建立多重生態文化特色,覆蓋社區、商業和醫療商圈。 武昌區政府已成立零碳社區工作小組,有相關主管部門、街道、NGO、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開始推動這項工作, 比如開展社區零碳行動指南培訓,在學校和社區招募和培訓社區志願者;開展論壇活動,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利用企業APP和線上直播和打卡活動,形成良好社會參與氛圍。

之前我還參觀了陝西省寶雞市的低碳社區項目,這個項目獲得了UNDP小額贈款,在社區的商業街上搭建了碳中和小屋,還有社區裡的光伏太陽能電站,可以給學生進行低碳教育,電站除了給社區居民充電電動車,電費收入還能補貼低收入家庭。光伏發電已經開始進入家庭社區。

在實踐中,大家也提出需要零碳社區的評價標準, 以便社區工作人員可操作,也需要更多的示範模板,可進行複製和推廣。數位技術的應用,與社區管理平台的結合,可以將可持續生活方式與雙碳目標數位化掛鈎,為企業參與提供了平台,通過更多的政策支持,形成可持續模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