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小城瑞麗潑水節現場,皮卡掛硬核橫幅:憋了三年,這次我們寨子一定贏

九派新聞 發佈 2024-01-14T00:29:21.156130+00:00

剛走到德宏芒市國際機場出站口門前,便能聽到司機吆喝。瑞麗,這座位於雲南省西部的中緬邊陲小城,雖尚未修建機場,卻在4月中上旬,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往。

「瑞麗、瑞麗,去不去瑞麗。」剛走到德宏芒市國際機場出站口門前,便能聽到司機吆喝。陸續有幾個遊客走上前,簡單攀談幾句後,爽快地坐上計程車。不一會的工夫,停泊的兩排計程車,只剩下零星幾台。

瑞麗,這座位於雲南省西部的中緬邊陲小城,雖尚未修建機場,卻在4月中上旬,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往。飛機降落在瑞麗附近的城市芒市或者騰衝後,遊客們又直接搭乘大巴或出租直奔瑞麗。

92公里外的瑞麗市,也正緊鑼密鼓地辦著著這場盛大節日,消防人員「騙」路人取水上熱搜。

4月12日,沿街的商販們,在門口不約而同掛出透明防水手機袋。工作日的夜市里,人頭攢動。近十家攤販兜售水槍,大容量和可攜式肩帶的水槍最好賣。一旁,還有幾家店鋪售賣拖鞋,「一定要買腳後跟有系帶的」前來選購的兩位女顧客交談著。

再過不到24小時,這座小城將迎來闊別三年的狂歡——潑水節。

【1】「來都來了,還怕打濕」

13日中午12時,通往瑞麗弄莫湖公園的車輛已開始堵塞。今年瑞麗市潑水節的主陣地被設定在弄莫湖公園,人流和車輛默契地向公園的方向流動,拎著水桶、挎著水槍,備用儲水桶往腦門兒上一扣,既便攜又能保護視線不被突如其來的水流干擾。

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錶達祝福。

在瑞麗,這份祝福不會等到主會場才送出。節日期間,在街邊行走、在小吃攤享受美食,都有可能收穫「幸福的意外」。

前往弄莫湖公園的路上,幾個年輕樣貌的男子身著白色T恤、黑色短褲,站在一台敞篷皮卡車上拿著水槍躍躍欲試,他們的腳邊堆滿了圓形的儲水桶,裡面裝滿水以備用。車流停滯不前,臨街一位水果鋪老闆瞅準時機,將手裡的水槍對準完全暴露在視野中的年輕人。

「啊——」皮卡車上一位被「偷襲」的男子大叫,「大戰」一觸即發,同車的一位友人舉起手中的水槍反擊,水果鋪老闆走回店裡,拾起平時清洗店鋪的軟管,打開水龍頭,走到皮卡車邊,對準站在皮卡車上的男子。同伴們不甘示弱,直接抄起腳邊的水桶,「哐當」一聲潑下。

原本因堵車有些焦躁的車流,一下子也跟著興奮起來,幾人從車上下來,和路過的行人加入「混戰」。找準時機,轉過頭,身子微側向內,將手裡的水桶用力搖向被潑灑的人,水花在空中呈扇形散開,折射略微刺眼的陽光,又淅瀝瀝打落在柏油馬路上。

車內,幾個外地遊客興奮之餘,隱隱有些擔憂,詢問司機主會場「是否售賣雨衣」。「穿雨衣有什麼意思啊,來就是要濕身」這名本地司機對外地遊客求購雨衣的行為不以為然,「潑你的水越多,送給你的祝福也越多,不要把幸福擋在門外。」

節日期間,在瑞麗輕易就能買到水桶、水槍、防水手機袋,甚至是用氣球裝滿水的「自製水彈」,但極少有商販兜售雨衣、雨傘。在弄莫湖公園的白象廣場,一位男子因為身穿事先備好的雨衣被同行友人「嘲諷」,「來都來了,還怕打濕?」

白象廣場,是今年潑水節的核心陣地。廣場中央,極具傣族特色的白象雕塑,朝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一尊,向天空中噴水。

14日下午2點左右,廣場上已黑壓壓一片人頭,人群圍繞在雕塑旁,跟隨音樂將五顏六色的水桶舉向天空,潑出去的水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尖叫聲、嬉笑聲不絕於耳。

13日,瑞麗市白象廣場,人們互相潑水狂歡 圖/九派新聞 楊臻

通往廣場近路的街道上,仍不斷有車輛湧入。一車載滿人的小型皮卡緩緩駛過,站在車廂上的男人們直接褪去上衣,將水潑向過往行人。車身上,特意懸掛了一條紅底黃字的橫幅,寫道「憋了三年,這次我們寨子一定贏!」

【2】潑水節連接傣族文化,安全隱患惹人擔憂

「我忙完啦,可以開始啦!」14日凌晨12點,瑞麗市傣學學會辦公室主任也恍向九派新聞記者介紹。臨近潑水節一周,這位熱情爽朗的傣族姑娘每天幾乎睡不滿五個小時,但談起潑水節和傣族文化,語氣依然高昂。

作為傣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潑水節一直是瑞麗每年的慶典。也恍稱,潑水節又被稱作「浴佛節」,在傣族年曆里代表夏天來臨,這一天佛堂要為佛祖褪去冬日披上的袈裟,並用最純淨的聖水為佛祖沐浴。但由於各地傣族使用的年曆不同,潑水節並不一定等同於「傣族新年」。與西雙版納地區不同,按照瑞麗使用傣歷,今年潑水節期間已進入5月,並非「新年」。

潑水節,水的純潔是核心。也恍回憶,兒時在村寨里,鄉親們會在井邊排長隊舀取水源,若能舀到第一桶水,那這股水源會被認為是「最乾淨的」,因此,有些人家在凌晨便開始排隊爭頭彩。隨著取水設備的不斷完善,目前潑水節大多使用自來水,一些人禮佛時會使用礦泉水以示聖潔。

14日下午,瑞麗市團結路,身著傣族服飾的人們乘坐皮卡參與潑水節 圖/九派新聞 武菲菲

瑞麗潑水節狂歡組委會副主任岩門告訴九派新聞記者,組委會已與當地自來水公司協調,保障此次潑水節期間供水充足。九派新聞記者注意到,弄莫湖邊雖聚滿魚群,但圍擋的牆上依然寫有「保護水質純淨,禁止投餵魚食」的標語。

在也恍看來,潑水節表面是節日,其背後其實有著深厚的傣族文化和佛教信仰。通過潑水節,周邊各地的年輕人互相結識並促成喜事。因為具有相似的宗教信仰和語言,即使國籍不同,也能通過傣語交流。

瑞麗村寨里的幾位傣族老人在今年年初告訴也恍,三年間,他們在家日日禮佛,誦讀經文,保持身心舒暢。「我很喜歡佛堂里這種平靜的人生態度」,這位自小在家中受傣族文化薰陶的年輕姑娘,被傣族文化深深吸引,在畢業後放棄其他工作機會,投入傳播傣族文化的事業中。

今年是三年後瑞麗首次迎來潑水節,借著這股東風,瑞麗不僅與周邊其他鄉縣市,還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以及瑞麗江對岸的緬甸傣族同胞建立聯絡,並籌備招商引資計劃。也恍興奮地說,14日早晨8點她還要去口岸對面接待70位緬籍傣族同胞來瑞麗參加潑水節。

但她也擔憂潑水節的寓意被喧囂熱鬧沖「變味」。以往的潑水節,大家提一桶水可用一天,潑水也是用手舀水,灑向雙肩,以示友好和祝福。為表誠懇,一些人還會在水桶里噴灑香水,並放上新鮮採摘的鮮花。

近十餘年,瑞麗潑水節開始出現高壓水槍、水氣球等設備,「潑水」變成了「打水仗」。如果操作不當,極有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潑水節正式放假第一天下午6時許,一位本地司機稱自己當日已目睹3起交通事故,皆因在行駛過程中遭遇潑水所致。

一位本地居民稱,潑水節期間常發生交通事故,近幾年民眾玩鬧也相對含蓄。對此,瑞麗市政府在潑水節前一周便發布公約,嚴禁向老人、孕婦、兒童和行駛中的電動車潑水。

【3】一座「寶藏」城市

瑞麗,這個9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在中國的版圖上,位於320國道的盡頭,如同一把楔子,自東北向西南嵌入緬甸。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瑞麗也成了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貿易往來、民間交流在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

相關人口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瑞麗市戶籍人口數為14.6萬人,而常住人口數為22.6萬人。大量的外地人因為經商來到瑞麗,也帶來了他們的食物與文化。

在這裡,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找到自己家鄉的小吃店:武漢黑鴨、內江牛肉麵、逍遙鎮胡辣湯、東北麻辣拌……如果想品嘗南亞、東南亞菜系,也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本地居民早已習慣了迎接外地人,他們熱情地推薦哪家的雞油飯最好吃。還特意囑咐:「不要點外賣,去店裡才好。」

受益於瑞麗位於中緬邊境這一地理優勢,除了旅遊業,翡翠、五金、電子產品等貿易往來在此處也絡繹不絕。

一位瑞麗本地居民稱,自己是漢族,但上學時,班上會有不同少數民族的人,在多樣的語言環境下長大,大家一般都會兩三種語言。長大後,他去緬甸做五金生意,後悔小時候沒學緬甸語。「我聽得懂他們的話,但是不會說。不過有時候做生意也用漢語交談,他們(緬甸)那邊的人也會說的。」

在潑水節正式開幕的兩天前,瑞麗還迎來了中國首屆國際珠寶玉石直播節。這是一場較為官方的盛大活動,來自廣東、四川等地珠寶協會以及全國各大珠寶直播基地負責人、珠寶供應商都參加了此次活動。

瑞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寶藏」城市。全球的翡翠原石主要來自緬甸,20世紀末,緬甸政府就已正式允許翡翠毛料以邊貿的方式進入瑞麗。今天的瑞麗,仍然是中國翡翠的源頭和重要的翡翠交易集散地,主要的翡翠原石交易市場有姐告玉城、新東方珠寶城、瑞麗珠寶街等。

據首屆國際珠寶玉石直播節組委會消息,瑞麗珠寶玉石直播自2018年起步,如今,絕大部分實體店開展網上銷售,交易的翡翠產品80%以上為線上成交。

此前,瑞麗市珠寶玉石協會秘書長鄺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瑞麗地處偏遠,受益於網際網路的無限延伸,才讓遠在邊境的距離不再是弱勢,「所以瑞麗的珠寶人特別拼,沒有別的出路,只有網際網路。2018年和直播接軌的時候,瑞麗是義無反顧的。」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直播基地銷售額達到53.6億元。2021年38.7億元,2022年31.5億元。按照預期,2023年瑞麗珠寶玉石直播銷售額有望全面恢復到三年前水平。

4月14日傍晚,瑞麗市卯香路,一家珠寶店鋪門前懸掛「直播間大量收料」字牌 圖/九派新聞 武菲菲

首屆國際珠寶玉石直播節、三年以來第一個盛大的潑水節,新潮與傳統交織在一起,不僅吸引了外地遊客,也讓瑞麗人這兩天的心情格外激動。

天色漸暗,潑了半天水的人感到飢餓,從弄莫湖公園四散開來。沿街的餐廳已經把桌椅板凳提前擺出門外,人們三兩成群,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食,有說有笑。瑞麗在夜色中一點點安靜下來,等待新的一天。

九派新聞記者 楊臻 武菲菲 雲南瑞麗報導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