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國時期,久米村的清明祭祀與灶神信仰是怎樣的?

趣觀歷史 發佈 2024-01-14T10:17:10.395352+00:00

文|青丘編輯|海藍寶琉球王國時期,除了天妃信仰,久米村其他宗教信仰也在發生著或明或暗的變化。久米村祖先崇拜之一的清明祭祀隨著王室對其的吸收首先傳入琉球士族,然後傳入平民之間,同時,久米村人祖先崇拜的思想也在琉球的影響下發生變化。

文|青丘

編輯|海藍寶


琉球王國時期,除了天妃信仰,久米村其他宗教信仰也在發生著或明或暗的變化。久米村祖先崇拜之一的清明祭祀隨著王室對其的吸收首先傳入琉球士族,然後傳入平民之間,同時,久米村人祖先崇拜的思想也在琉球的影響下發生變化。

一、清明祭祀的傳播與祖先崇拜信仰

久米村的灶神信仰與佛教信仰則與琉球民間宗教以及日本宗教互相影響與融合,增添了新的內涵。

最初遷居琉球時,久米村人穿衣打扮與明人相同,並且以自己中華子孫的身份而自豪。

然而隨著明亡清立,為繼續參與朝貢貿易與冊封事宜,久米村人無法再穿著明人裝束,但他們也不願改換清朝的服飾。

於是,「順治庚寅始,以剃髮欹髻,改用球陽衣冠,悉從國俗,以示心服清朝之意矣。」

民俗變遷,宗教也是如此。清明祭祀從中國傳入琉球後,漸漸不再是僅屬於久米村人的祭祀活動。

尚穆王十七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十二日,琉球國王尚穆下令每年清明在玉陵(王室陵墓)舉行清明祭祀,《球陽》中記錄了王室清明祭祀設立的過程與儀式的經過

《球陽》卷二十二還記錄了尚泰王二十二年(同治九年,1870年)在伊平屋島舉行的王室清明祭祀儀式。

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室的清明祭祀範圍擴大到了首里外的王室陵墓中

清明祭祀最初是久米村人的祭祀活動,在久米村人與當地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傳入琉球王室,再由琉球王室傳播給首里士族

最後,這一祖先崇拜信仰活動普及到琉球平民中間。

在清明祭祀向外傳播的同時,久米村人的祖先崇拜信仰也發生了變化。作為華人移民,久米村人的祭祖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某些習俗也很難改變。

根據《那霸市史》的記載,清代久米村人的祭祖儀式仍然與其他琉球村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與琉球人有顯著區別的中式祭祀順序,即提前三天齋戒沐浴、提前一天清潔祖先牌位與祭祀時的人員安排等等;

其次則是祭祀過程中重複數次的正坐、合掌禮拜、起身的流程;

最後是與琉球本土不同的祭品,包括清湯、炒肝、雜燴、三鮮、海參、燕窩、魚肉、雞湯、鴨湯、蝦羹與蒸豬肉,等等。

然而,宗教民俗文化的發展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在琉球本土固有宗教的影響下,久米村的祖先崇拜信仰所發生的最為顯著的變化便是琉球祖靈信仰的加入。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祖先主要是家族的精神象徵,對祖先的祭拜更多的是一種儒家思想層面上孝道的體現。

然而,在琉球人的祖先崇拜信仰中,祖先是神靈的一種,這與琉球原始宗教中的「萬物有靈」思想有很深的淵源。

琉球人認為,祖先在三十三年忌後會喪失獨立個性,融入到祖靈的集合體中,與琉球祖神アムミキヨ(阿摩美久)等祖靈合為一體,共同保佑琉球人

在移民琉球後,久米村人的祭祖也漸漸演化成具有琉球特色的祖靈信仰。

這種演變不僅體現在久米村的麥穗祭、中元祭祀中人們對祖先的神化,如將祭品的白米作為神賜物保佑家庭平安,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例如久米村人在出遠門時會選擇向祖先牌位祈禱,而不是前往寺廟求神拜佛,這些行為都與中國的祭祖有很大的差別。

二、灶神信仰

閩人三十六姓將自身的宗教帶入琉球後,這些宗教的發展過程並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

因而勢必會和本土宗教以及其他外來宗教交流,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甚至會與其他宗教融合。

兩種本來自不同土壤的宗教因為一些相似性融合成為一種,或是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合流,這些都曾發生在久米村宗教的身上。

火神信仰是琉球本土極具代表性的信仰,各家各戶除了祖靈神外也都會祭祀火神

王國時期,首里城內的聞得大君殿內供有火神的「御火缽御前」,而真壁、首里與儀保的地方祝女殿內與根所(琉球宗教場所)內則供有「火神御前」。

在琉球,以女性為主導是琉球本土信仰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因此主持火神祭祀的一般是家中的年長女性,主祭權通常由上一代主母轉交給下一代主母。

對火神祭祀主導權的體現源自於古琉球母系氏族時期家中女性對「火」這一重要資源的掌握。

擁有火的主導權即代表作為一家之主的女性有能力保護全家,這在後來漸漸轉化為火神的家庭守護神神格。

中國的灶神又被稱為灶王爺,是漢族最普遍的一種信仰。

灶神雖然是較為低階的地仙,但他的主要職能是守護家庭平安,往來於天地之間,並且在臘月23日或24日上天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

因此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神仙,人們對於其起源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灶神就是火神。

因為琉球的火神信仰中國灶神信仰有許多相似之處。

因此在灶神信仰傳入琉球後,二者漸漸互相融合,成為了琉球百姓間一種十分普遍的信仰

漥德忠在文章《道教的灶神與沖繩的火神》中列出了琉球群島的火神與來自中國的灶神兩個共同點。

一是這兩位神仙雖為男性,但在傳聞中都貌若好女,二是他們都會在年末向上天稟報所棲身的這家人一年的善惡。

並且據此認為這兩種神在琉球是被當做一種神來祭祀的。

根據《久米村的民俗》的記載,久米村家家戶戶都供奉有祖靈位與火神。

在該書的「火神加那志的升天/送灶神」條目中提到,火神加那志的升天是舊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火神加那志的下凡/迎灶神」條目中則說火神下凡的日子是舊曆正月初四。

在中國南方,灶神的升天日是舊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北方則是舊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這也佐證了琉球的火神信仰確實受到閩人三十六姓的影響

而為了迎接從天上下凡的火神,久米村的人們會在家中貼出新的木牌和對聯,木牌上寫著「伍方五帝司命灶君」。

而對聯上寫著「巍巍聖德乾坤大,永永皇圖日月長」這樣的句子,木牌和對聯會一直保留到新的一年舊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火神的升天日。

可見在久米村,灶神和火神實際上是被當做一種神來供奉的。

《那霸市史》中則提供了兩種不同的信仰融合的另一個角度,即王國時期久米村與首里王室成員所使用的土灶普及,使得火神信仰與灶神信仰漸漸融合。

因此久米村人、首里王室成員(包括聞得大君與上級神女)最先接受火神等同於灶神這一思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