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銅奔馬時代探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發佈 2024-01-14T10:53:27.995014+00:00

《漢書·地理志》雲:「自武威以西……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保邊塞,兩千石治之,咸以兵馬為務。」

傳世史籍中關於良馬的記載和考古資料中表現良馬形象的遺物頗為常見(圖1),河西走廊即為良馬資料集中之區。《漢書·地理志》雲:「自武威以西……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保邊塞,兩千石治之,咸以兵馬為務。」河西走廊豐饒的水草滋生了天下馳名的畜牧業,良馬也成了彰顯河西地域文化最為重要的標誌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開展,河西大量有關良馬的資料被發現。其中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墓的「馬踏飛燕」銅奔馬(圖2)因其造型生動、矯健俊美而聞名於世,頗受學界關注,對其如何命名和斷代尤為學界矚目。無獨有偶,2007年武威職業學院魏晉墓出土了陶質「馬踏飛燕」(圖3),為深入探討此前出土的「馬踏飛燕」銅奔馬相關問題提供了重要參照。到2019年,「馬踏飛燕」銅奔馬發現已經50周年,但關於雷台墓及「馬踏飛燕」銅奔馬的時代一直未有定論,因此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重新審視。

河西考古資料中的馬踏飛燕式奔馬

與前述兩種不同的「馬踏飛燕」奔馬相應,河西墓葬壁畫中亦有大量同類型奔馬形象。如酒泉西溝魏晉墓「騎吏與背水女子」畫磚中的騎吏所乘駿馬(圖4)、嘉峪關新城3號墓、5號墓「出行圖」中騎士所乘駿馬(圖5、圖6)、高台苦水溝魏晉壁畫墓「車馬出行圖」中的快馬(圖7),以及丁家閘5號墓壁畫中的天馬(圖8),其奔走姿勢均與「馬踏飛燕」銅奔馬相近。

此外,據胡平生先生《「馬踏飛鳥」是相馬法式》一文的「後記」介紹,1985年,蘭州某工廠的一位職工持一具鎏金銅馬到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找何雙全先生要求鑑定,銅馬也作飛奔之姿,也是右後腿獨腳支撐,唯腳下不是飛鳥,而是一朵雲彩。據何雙全先生目驗,銅馬很可能是宋代文物,最晚不晚於明代。可惜持有者不肯售出,後來也不知其下落了。可以說,如果的確存在這件鎏金銅奔馬,那麼這是銅奔馬和木質「馬踏飛燕」之外,目前所知的姿態與前述兩馬最為接近的第三件遺物了,可惜已「不知其下落了」。

就筆者目前所見,在已發現的河西走廊墓葬出土遺物、相關墓葬壁畫中,與「馬踏飛燕」銅奔馬形態相近(即對側步馬)的資料,時代均較漢代晚,絕大多數屬於魏晉時代,最晚的酒泉丁家閘5號墓為十六國墓葬。就出土地域而言,墓葬壁畫中的「馬踏飛燕」式奔馬(即對側步馬)主要發現於壁畫墓較為集中的嘉峪關、酒泉、高台等地,以漢晉時代行政區劃而言,大體分布於古酒泉郡境內。就馬的形態而言,「馬踏飛燕」銅奔馬既與中原、四川等地出土的東漢相關馬姿相近,亦與河西走廊魏晉墓葬壁畫中的奔馬相類,它們之間應當存在源流關係。2013年在山西忻州市九原崗發現的一座北朝壁畫墓中,亦有與「馬踏飛燕」式銅奔馬尤其是丁家閘5號墓「天馬」姿態極為相似的「駁」(圖9),應該與魏晉十六國時期河西墓葬壁畫相關內容存在內在聯繫。

漢代河西考古資料中的馬

河西走廊出土的其他馬的形象,則與前述「馬踏飛燕」銅奔馬有較大差異。1973年,漢代居延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木版畫上繪一匹昂首嘶鳴的黑馬(圖10),或為邊關戍吏所繪良馬圖。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出土於武威市磨嘴子漢墓的一匹漢代木馬(圖11),形體高大(高81厘米,長76厘米,寬19.5厘米),「張嘴嘶鳴,四足直立,作佇立狀。該馬通體黑彩,附條狀銅當盧、銜,尾後舉下垂,馬鞍用白粉塗底,以紅色彩繪。整體造型雄渾質樸、生動傳神。」同樣出自該墓的另一匹木馬(圖12)高87厘米、長72厘米,通體塗黑,用刀刻出眼、鼻、唇,尾後舉下垂,馬鞍用白粉塗底,上以黑色勾畫出雲氣紋。武威雷台景區漢代文物陳列館還藏有一匹神態與上述兩匹木馬相近的綠釉陶馬(圖13),該陶馬通體綠釉,張嘴嘶鳴。高台縣博物館亦藏有一匹出土於駱駝城墓群的漢代木馬(圖14),高98厘米,馬身木本色,墨繪鬃毛,形體健碩高大,軀幹肌肉發達,前胸飽滿,後臀渾圓,馬腿粗壯有力,耳朵尖如竹筍,雙眼圓睜,作張口嘶鳴狀。

以上幾例———分別出土於肩水金關、武威磨嘴子和高台駱駝城漢代遺蹟的漢馬的一個顯著特徵,即均為直立馬。這與前述「馬踏飛燕」式銅奔馬明顯不同,而與雷台墓出土的其餘銅車馬儀仗俑隊中的馬(圖15)相近。胡平生先生指出:「審銅奔馬風格氣韻,與其他銅馬皆不相同。……『馬踏飛鳥』銅奔馬顯然不是銅車馬隊中的一個。」前引出自嘉峪關新城五號墓的「出行圖」(圖16)或許可作為這一論斷的旁證,該出行圖中導騎、墓主所乘馬匹步姿均與其餘騎手一致。而若將「馬踏飛燕」銅奔馬置於整個銅車馬隊中,的確顯得格格不入。

相馬法式銅奔馬及其時代

既然「馬踏飛燕」銅奔馬不是銅車馬儀仗俑隊中的一員,那又該作何解釋?筆者認同顧鐵符、胡平生等先生的判斷,即「馬踏飛燕」銅奔馬是相馬法式,因此應當獨立存在。又結合以上討論可以判斷,「馬踏飛燕」式銅奔馬應該是在兩漢至魏晉時期馬的形象發展中的一個代表性新形態,因此其時代要比常見於河西走廊的直立馬遺物晚。「馬踏飛燕」銅奔馬即為「馬式」,則其出現即鑄造時代必然在同類式樣的馬中較遲。在中原、四川等地的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中,「馬踏飛燕」式銅奔馬(對側步馬)較為常見,但在河西地區考古資料中尚未見到比「馬踏飛燕」銅奔馬更早的對側步馬的形象,而在魏晉十六國時期的河西墓葬壁畫中常見此類題材。因此從來源上講,「馬踏飛燕」銅奔馬或許與魏晉時期河西墓葬壁畫中的對側步奔馬更加親近。在這個意義上,與「馬踏飛燕」銅奔馬相比更為原始、笨拙的魏晉陶質「馬踏飛燕」或許正是如今名滿天下的銅奔馬的前輩,或者雛形。正由於此,「馬踏飛燕」銅奔馬後出轉精,成為當時人們「鑑定奔走能力的步馬樣式」。

為了進一步論證這個問題,我們再回顧一下前引河西走廊發現「馬踏飛燕」式奔馬壁畫的墓葬時代。「騎吏與背水女子」圖(圖12-4)出自酒泉西溝7號魏晉墓,據發掘報告,在這批墓葬中7號墓年代最早,結合魏晉時期河西政局特點,我們暫時將其確定為河西政局較為穩定的魏晉之交。據《嘉峪關壁畫墓發掘報告》,出土「出行圖」的新城3號墓(圖12-5)、5號墓(圖12-6)應屬於西晉時期。根據高台縣博物館的介紹,出土「車馬出行圖」(圖12-7)的高台苦水溝1號墓(編號2001GLM1)從墓葬形制、壁畫內容、隨葬器物來看,為魏晉時期墓葬。發現著名天馬圖的丁家閘五號墓,據《酒泉十六國墓壁畫》:「酒泉丁家閘五號壁畫墓的年代,大致可定在後涼至北涼之間,即公元四世紀末至五世紀中葉,也就是在公元386—441年北魏破酒泉時期。」可以認為,「馬踏飛燕」式的奔馬形象,在河西地區主要集中出現於魏晉十六國時期,而丁家閘五號墓壁畫天馬所處的時代(後涼至北涼時期)是此類奔馬在河西壁畫墓中出現時代的下限。

如此,則「馬踏飛燕」銅奔馬的具體時代,筆者以為最早也應屬在河西墓葬壁畫中常見「馬踏飛燕」式奔馬的魏晉時期,略晚於魏晉陶質「馬踏飛燕」,若作大膽推論,或如孫機先生所言屬於西晉,或者晚至前涼亦未可知。

漢唐時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畫整理研究

賈小軍 著

ISBN:9787522713724

2023年3月

定價:11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漢唐時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畫進行全面、系統整理的基礎上,運用考古學、歷史學、美術史和圖像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對該時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畫做了深入研究。具體內容由上、中、下三卷組成。上卷介紹了漢唐時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畫概況及研究現狀,並對漢唐河西壁畫墓形制流變及墓葬壁畫發展變化軌跡進行梳理。中卷對漢唐河西墓葬壁畫中的「庭院家居圖」「兒童圖」「啟門圖」「帷帳圖」作了專題研究。下卷依據墓葬壁畫及其他相關資料,對漢唐河西社會史、民族史或絲綢之路歷史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作者簡介

賈小軍,1979年生,男,甘肅秦安人。歷史學博士、博士後。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史、河西史地、絲綢之路研究。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多項。在《社會科學戰線》《敦煌研究》《歷史教學》《敦煌學輯刊》《中國史研究動態》等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六部。曾先後被評為河西學院「祁連學術帶頭人」、甘肅省「飛天學者」,獲甘肅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研究成果曾獲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甘肅省優秀圖書獎、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獎、張掖市社科成果獎等獎項。現為河西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中國歷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研究員。

圖書目錄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歡迎關注我社『「視頻號」

大家識別下方二維碼並關注

歡迎關注我社「社科雲讀」微信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