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道 活化向新生

南方日報 發佈 2024-01-17T10:43:26.376304+00:00

古驛道沿途風光秀麗,吸引了眾多徒步愛好者前來體驗。受訪者供圖腳下是破碎坎坷的石板路,身處林間光斑若隱若現,斑駁的古驛道穿山越嶺綿延而去,和山的深處相連。梅州地處粵贛閩三省交界,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明清以來的客家文化中心,古驛道資源豐富。

古驛道沿途風光秀麗,吸引了眾多徒步愛好者前來體驗。受訪者供圖

腳下是破碎坎坷的石板路,身處林間光斑若隱若現,斑駁的古驛道穿山越嶺綿延而去,和山的深處相連。

梅州地處粵贛閩三省交界,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明清以來的客家文化中心,古驛道資源豐富。它們或為兩省通衢、或為兵家要道、或為通商往來,是古代交通要道,體現了梅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城市魅力。

時過境遷,古驛道多年沉寂在深山,作為交通要道已完成歷史使命。但作為不可多得的歷史遺物和珍貴的文化資源,今天它仍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特別是近年來,梅州市借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的東風,充分挖掘梅州市古驛道文化內涵,把古驛道與美麗鄉村建設、全域休閒旅遊、戶外體育運動等有機結合,創新探索出了一條以「道」興村的鄉村振興新路。

●南方日報記者 汪思婷

挖掘▶▷

徒步愛好者當起「尋路人」

徒步愛好者、古驛道保護髮起人徐廣威告訴記者,起初他走進山林只為了尋找新的徒步路線,卻在無意中發現塵封已久的古驛道。

「我們召集徒步愛好者組成了志願隊,開始對古驛道進行挖掘與保護。」徐廣威說,他們這群尋路志願者對古驛道越發痴迷,在政府的引導下,目前已將梅江區、梅縣區約200公里古驛道基本串聯起來,慕名而來的徒步愛好者絡繹不絕。

早在2021年,一群徒步愛好者以百歲山為起點,開發了一條串聯梅江區金豐村百歲山以及梅縣區象山、城東鎮潮塘村、佛祖高的徒步路線,全長約54公里,吸引各地「徒友」前來體驗。其中,城東鎮書坑村佛祖高、汾水村安步亭一帶的古驛道,便是當年嘉應州城前往鬆口下南洋的必經之路。

「這條古驛道叫梅埔古驛道,位於梅縣區城東鎮,通往丙村、雁洋、鬆口再到大埔,這是舊時梅城對外經濟往來、物資運輸、文化交流的要道。」徒步、攝影愛好者林中東介紹,這也是當年人們下南洋的重要道路,因此也被稱為「海絲古道」。

記者了解到,林中東利用工作之餘深入梅州域內的古驛道,通過徒步、攝影等實地走訪拍下大量珍貴的圖片。今年4月7日,由林中東策展的梅州市「驛道鄉情」攝影和美術作品主題展在城東鎮舉行,200多件/套重要古驛道圖片配文字說明,充分展現了古驛道和周邊人文景觀的秀麗風光、多姿地形、豐富資源、古樸名勝等。

一條古驛道的挖掘,先從查閱相關史料開始,但入戶走訪更關鍵。志願者會詢問年長的村民當地是否有年代已久的石砌路,深入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及背後的故事。充分收集情況後,志願者便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進山尋路。

「未經保護和活化利用的古驛道長期無人行走,掩藏在荊棘雜草間,志願者摔倒、擦傷是常有的事。」徐廣威說尋路過程非常艱辛,志願者們卻甘之如飴,「每次找到古驛道時,那種興奮與喜悅是無法代替的。」

近年來,「雲端古道」「游擊古道」「紅軍古道」「海絲古道」等古驛道資源被一一挖掘,它們大多保存完好,串聯起來約200公里。與此同時,志願者團隊也不斷發展壯大,從剛開始的寥寥無幾發展至200多人,累計已有500多人參與尋路及拍攝記錄等相關工作。

活化▶▷

被荒草掩埋的古驛道重現

走進興寧市大坪鎮金坑村,綠樹掩映中一條蜿蜒的石鋪路延伸至遠方。這是十二肩嶺古驛道,全長約1.9公里,曾經是客家人挑鹽、擔貨去江西的必經之路,使用時長超過350年。因古代往來擔貨挑夫經過此山嶺,需要歇肩十二次,故稱為「十二肩嶺」。

近年來興寧市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以十二肩嶺南粵古驛道為重點線路,投入1300多萬元完成興寧北線古驛道本體修復、連接線、標識系統建設,以及沿線節點提升工程。

如今古道換新顏,藏於典籍的歷史場景得到活化。十二肩嶺古驛道有一處李俊祥伙店遺址,據梅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著的《梅州古驛道》記載,李俊祥伙店占地數十平方米,主要是為過往商旅提供飲食和住宿服務。實則是革命聯絡據點,為蘇區革命隊伍傳遞情報、輸送人員物資。

紅色基因為古驛道的活化利用注入了靈魂,同樣位於大埔縣三河鎮的余里古驛道,也是一條充滿紅色記憶的古驛道。

據介紹,余里古驛道全長5公里左右,沿途風景秀美,生機盎然,很難想像這裡也曾炮火連天。1927年10月三河壩戰役打響阻擊戰後,起義軍曾取道余里古驛道,向饒平轉移。

余豐亭是余里古道的起點,也是當年起義軍轉移路線的第一站。當年起義軍將士由此出發,冒著槍林彈雨疾步前行,無暇欣賞沿途風光。

而如今沿著青石板緩緩而上,四周重巒疊嶂,山坡上的樹木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安靜。淙淙的流水聲在耳邊響起,空氣中瀰漫著樹木花草的芳香。余里古驛道經過修復和開發後煥然一新,重新回到公眾視野當中。

目前,梅州市各縣(市、區)有古驛道線路20條,總長度1846公里。其中陸路15條,總長度1219公里,水路5條,總長度627公里。

在這些古驛道中,既有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和梅州岃的「尋烏調查」紅色文化古驛道,也有明末以來客家人出南洋的鬆口水陸華僑文化古驛道,以及列入廣東省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的大埔三河壩—潮州饒平麒麟嶺古驛道和梅州興寧—平遠「粵贛鹽米商貿」古驛道等。

沿線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個,其中葉劍英故居、父子進士牌坊、謝晉元故居、丘逢甲故居、人境廬和榮祿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村▶▷

串珠成鏈積極開發「古驛道+」

如何讓古驛道走向新生?梅州通過創新性打造古驛道與沿線村落之間的互動機制,為沿途的鄉村注入發展新動能。梅州平遠縣仁居鎮的仁居村是一個典範。

仁居村以古驛道活化利用為契機,依託「紅色村」創建、修繕一批紅色革命舊址,修復一條沿線古驛道和沿線景觀,升級建設紅色文化廣場和紅色教育展館,將分散在1公里內的紅四軍革命舊址群串聯打造成紅色文化長廊、紅廉教育基地。

與此同時,仁居村開發出「重走紅軍路、聆聽紅色事、瞻仰舊址群、品嘗行軍餐」紅色體驗線路,帶動紅色游、文創、自助廚房、農特產品的展銷等產業發展,讓昔日老村莊煥發新活力,也讓當地群眾切實在古驛道活化利用行動中感受到實惠。

近年來,梅州各級各部門在保護古驛道本體基礎上,通過充分挖掘、梳理、整合沿線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利用「古驛道+旅遊」「古驛道+文化」「古驛道+體育」等交叉融合,把名鎮名村、古村落、貧困村、自然文化資源等串珠成鏈,以「道」興村助力鄉村振興。

例如梅江區西陽鎮的「網紅村」筀竹村,此前志願者們在西陽鎮挖掘出一段古驛道,為該村打下良好的人氣基礎。後來,在梅江區相關部門和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的指導下,多方齊心協力挖掘出了老鷹窩大峽谷徒步路線、海拔高達1000米的「雲端古道」。

「接下來,志願者團隊將以筀竹村為圓心,把高觀音、清涼山、明山嶂等地的古驛道串珠成鏈,推動鄉村文化、旅遊、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徐廣威說。

隨著古驛道的深度挖掘,讓越來越多紅色、綠色、古色展現出來。例如「海絲古道」沿途的鄉村美術館、非遺文化展館,讓鄉村變得更加熱鬧,吸引了很多城裡人來這邊旅遊。同時通過打造品牌徒步路線,創新引領全民健身新熱潮的有效方式,這也是實現「以道興村」的積極探索。

「開展南粵古驛道保護修復與活化利用工作,正是為了活化嶺南古驛道這一重要歷史文化遺產,也是為了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梅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黎俊紅說,下一步將繼續探索梅州古驛道保護利用,加強古驛道與當地文旅體生態產業體系的綠色發展之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