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雲輦,中國人的「魔毯」?

五號車論 發佈 2024-01-18T15:37:24.866987+00:00

當大家還在竭盡全力轉型新能源的時候,比亞迪這位新能源引領者已經在玩另一個層次的東西了。以上就是我參加完比亞迪雲輦系統發布會之後的感想,今天文章就來聊聊這套新能源專屬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文章比較「干」,建議配合礦泉水服用。為什麼叫「雲輦」?

當大家還在竭盡全力轉型新能源的時候,比亞迪這位新能源引領者已經在玩另一個層次的東西了。

以上就是我參加完比亞迪雲輦系統發布會之後的感想,今天文章就來聊聊這套新能源專屬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文章比較「干」,建議配合礦泉水服用。

為什麼叫「雲輦」?

「雲」象徵著平穩,而「輦」的靈感來源於古代帝王座駕「輦」。兩者組成「雲輦」則出自於《魏書》,寓意有著平穩駕乘體驗的頂級載具。

其實回想比亞迪用歷史朝代命名的方式,不僅清晰易辨,還弘揚了中國文化,所以並不難解釋為何採用「雲輦」這個如今幾乎絕跡的詞來命名這一系統,這麼解釋,是不是瞬間覺得高大上了呢。

能解決什麼痛點?

以往自主車型在底盤軟硬體部分都是採購或與海外品牌合作為主,而這套雲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由比亞迪全棧自研,從設計研發,到軟體算法,再到後期匹配等,都是「親力親為」。

別小看這一步,對自主品牌而言,重要性不亞於動力系統的全棧自研,所以我才有了文章開頭的感慨。

發布會介紹了三款雲輦產品,它們的功能與定位稍有差異,分別為雲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雲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以及雲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主要針對運動、越野、家用、舒適等場景,進行全方位優化。

雲輦-C

和大家理解的可變阻尼避震類似,通過電磁閥主動調節避震器的壓縮或回彈阻尼,能夠很好兼顧操控與舒適,這也是目前許多沒有搭載空氣懸架的車型,所常用的方式。

雲輦-C每秒接收上千次信號輸入,可實現減振器阻尼快速調節,比如面對高頻細碎震動時,懸架變軟,緩解衝擊力;而遇到拐彎或劇烈加減速時,懸架阻尼變大,從而保持足夠的支撐性。

這一系統已經搭載於比亞迪的高端車型上,比如漢、唐和騰勢D9的部分高配型號,後期通過OTA陸續升級,車主們敬請期待。

雲輦-A

有了空氣懸架加持,可能性便大大提高。系統通過軟體層面的感知與算法技術,快速調整空氣彈簧的阻尼與剛度,實現對底盤縱向以及俯仰的控制。而騰勢N7將會成為首搭車型。

根據車型類型不同,這套空懸行程支持最大150mm的高低調節,並衍生出好幾個場景化模式,比如隨速調節模式、迎賓模式、便捷取物模式、高度鎖定等等,通過改變車身高度,來解決用戶日常用車的痛點。

另外,它還有一個特色功能,就是座椅的側翼也會與懸架狀態進行聯動,比如拐左彎,車與人都會產生慣性,受到向右的G力作用,所以懸架和座椅右側翼同時充氣「變硬」,以獲得更佳的支撐性,反之亦然。

雲輦-P

重頭戲是雲輦-P,整合了機械、液壓、電控三種核心技術,是全球首款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而仰望U8則是首搭車型,針對硬核越野工況,提供四輪聯動、車身調平等功能。

該系統依賴各種傳感器,包括高精度攝像頭等數據,實時進行運算,控制避震器的進油量、阻尼調節閥、剛度調節閥來讓車身儘可能保持平穩狀態。懸架調節行程達200mm,和雲輦-A一樣,提供多種不同高度的模式。

懸架剛度部分,它分為三級,日常駕駛處於一級,保證乘坐舒適性;激烈駕駛為二級,支撐性更強,從而提升操控安全;而想要達到第三級需要「天時地利」,針對極限越野例如飛坡落地等情況,能有效緩解這種劇烈衝擊。

不管地面是傾斜還是凹凸不平,開啟露營調平模式,則最大限度保持車身的水平,四個車輪的高低落差在200mm之內,都能實現。相信在雲輦-P和易四方技術等加持下,仰望U8的越野實力會有驚喜。

雲輦-X

發布會的最後還有彩蛋,搭載雲輦-X的仰望U9「熱舞」登場,甚至前輪還離地了。另外在宣傳片中,仰望U9在缺少一個前輪,也就是「三輪車」的狀態下,通過對懸架的支撐性調整,依然可以高速行駛,確實有點逆天。

由此可見,今天公布的這三款雲輦系統,只是開端,將來會陸續出現在王朝、海洋系列的旗艦車型,以及騰勢、仰望和那個神秘的專業個性化品牌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