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新鄉市或安陽市為省會城市恢復設立平原省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中國城鎮規劃君 發佈 2024-01-18T17:16:51.551918+00:00

河南位於天下之中,為中原之中原,是東亞的地區最早萌發文明的地區之一。從秦始皇統一天下,在此設立三川、潁川、淮陽、南陽、碭、東等六郡,占據天下九分之一。

河南位於天下之中,為中原之中原,是東亞的地區最早萌發文明的地區之一。從秦始皇統一天下,在此設立三川、潁川、淮陽、南陽、碭、東等六郡,占據天下九分之一(秦54郡)。到了隋朝,在河南設立河南郡,從此河南才開始名為「河南」。而河南之名源於「黃河之南」,因為河南在古代的轄區主要都位於黃河之南。河南真的曾經是「黃河之南」,但是後來撤銷了平原省,河南省就有一部分在黃河之北了,目前的河南省有點「名不副實」。

因此,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如果為了讓河南省名副其實,可以考慮將黃河以北區域重新恢復設立平原省,並將山西省的晉城市、運城市、長治市、臨汾市和河北省邯鄲市及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和濟寧市一併納入平原省行政區劃範圍,以原平原省會新鄉市或地理幾何中心安陽市為省會,打造成為晉冀魯豫四省邊區中心城市,待今後條件成熟後可以申請升格為副省級市。

一、平原省設立的原因分析

平原省所在區域地處華北境域最南端,地區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河南省北部三省銜接地區,地緣政治作用突出。該地區同時也是南下中南地區解放全中國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在當時那種環境下,如何管控這一地區,迫在眉睫,卻又十分必要。因此,必須儘快籌建一個新省份管理好這一地區,配合全國的革命形勢。平原省於1949年8月20日宣告成立。省域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千5百萬,定省會於新鄉市。省域下轄6個專區:新鄉、安陽、湖西、菏澤、聊城、濮陽;2個地級市:新鄉市、安陽市;共56個縣、1個礦區、5個鎮。建置平原省無疑意義重大,其建省原因,是矛盾發展,時代變遷的產物。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穩定地方局勢的必要措施

當時的政治環境是華北全境解放,中央政府仍未馬上建立,我黨缺乏管控地方的能力。平原省所處區域為河北,河南,山東三省邊遠地區,經濟落後,文化落後,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急需建置新省份,管控這一地區。而且,這一地區剛剛解放,基層政權建設不夠完備,土改任務仍然需要進行,全省(平原省)還有282萬人口沒有進行土改。新生的地方政權立足未穩,且剛剛由解放區根據地政權轉化過來,缺乏執政經驗。因此,建省無疑是進行地方行政建置的嘗試和試驗。

此外,建置平原省可以穩定華北局勢,作為南下中南地區解放全中國的橋頭堡。同時,也可以鞏固已經取得的解放區,因而作用巨大。

(二)恢復所處地區經濟和社會社秩序的必要措施

由於長時間的戰爭,天災人禍以及河水泛濫,該地區災害頻仍,貧窮落後。瘡痍未復,人民普遍貧困。如何治療戰爭創傷,恢復社會秩序,穩定工農業生產,安定民心,都需要建置省份,統一協調管理。比如:修復道清鐵路和平漢鐵路相關路段,修復和完善公路網,暢通貨物運轉路徑,鼓勵商貿,疏浚交通樞紐等等。

而事實證明,平原省建立之後,能夠有效管理這一區域,使得破敗的經濟得以恢復,混亂動盪的社會秩序得以穩定,民心得以穩定,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提供前提條件。

(三)鎮壓反革命,肅清敵特分子的必要措施

平原省所處地區長期動盪不安,又經過日本人的反動統治,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統治,地主,地痞、反動會道門、邪教等各種勢力頑固的附著在社會各個環節,嚴重窒礙社會的穩定發展。尤其是國民黨敗退以後,特務活動猖獗,國民黨遺留的各股匪幫約400股5000餘人,反動黨團骨幹分子約6000餘人,敵偽返鄉人員137000餘人,各種反動會道門勢力信眾百萬餘人。如何抓捕,處理、遣散改造這些人員,甚至是鎮壓這些人員,都需要花費諸多精力和時間。因此,形勢依然嚴複雜。

(四)治理黃河的必要措施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卻因水患成為一條害河。其流域地形俗稱銅頭鐵尾豆腐腰。平原省所處位置正好處於「豆腐腰」的位置。在舊中國時代,由於天災人禍等原因,黃河水患嚴重,河道淤塞,改道頻繁。從1913年到1949年,黃河平原省省域內河道決溢110次,給當地百姓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危害。尤其是1949年7月的大洪水,給周邊區域百姓帶來巨大災害。

解放前後時期,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三省省內工作千頭萬緒,百廢待興,且平原省所在區域地處三省銜接的邊遠地區,管理不便。而河患嚴重,又威脅新生的人民政權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故需要在沿黃河相關地區設置省份用以凝結全省力量治理黃河。平原省的設立正是為了治理黃河,解決黃河的水患,而且要轉害為利,利用好黃河造福於民。

平原省建省之後,就開始著手整合河務機構,成立統一的河務局和防汛機構。「在全省來說,一切工作服從於治黃」。其工作重點側重於以下幾個方面。

二、平原省撤銷的原因分析

平原省的撤銷,其原因不是單一的。這其中,既有國家宏觀行政區劃理念的因素,也有平原省自身的原因;既有政治與經濟的考量,也不乏文化認同與群眾情緒等方面的因素;建國後平原省委工作的一些失誤和影響較大的公眾事件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首先,從國家宏觀行政區劃調整戰略來看,平原省的撤銷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次行政區劃調整的一部分,了更好而適應國家有計劃的經濟文化建設尤其是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1952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的社論以《加強國家工作的集中性迎接大規模經濟建設》為題,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關於改變大行政區人民政府(軍政委員會)機構與任務的決定》《關於調整省、區建制的決議》。會議對撤銷部分省級行政建製做了解釋:「這些決定與決議,都是為了適應1953年即將開始的全國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為了加強『中央人民政府對各項工作的領導』和加強省、市人民政府的組織與領導責任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來在政權建設工作中的一次巨大的建設性的改進。」

社論也對當時的社會形勢作了說明:「經過了三年來的各項社會改革運動及經濟恢復與政建工作以後,目前正面臨著一種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這就是從一九五三年開始,我們即將結束目前的恢復和政建工作開始全國大規模的有計劃地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以便儘快地使我國走上工業化的道路」。社論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省級行政區劃原則作了簡單說明:我國省、區的劃分,目前大部分都是按照原有建制的,但某些省、區,由於革命工作發展的情況和客觀的需要,過去三年中曾有變動。有的是依據抗日戰爭或解放戰爭發展的形勢,作了新的劃分,如平原、蘇南、蘇北;有的是因地廣人多,解放後為了便於領導,臨時劃成幾個區的,如四川被劃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區域;還有一些則由於原有地區過小,劃入了一部分原屬其它省、區的地區,如察哈爾就是這樣的。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我國在政權基本穩定之後,對某些特殊行政區劃情況,仍然採取了恢復原有建制的原則。社論對這些變動的意義和作用也作了解釋:「這些省區的劃分在當時是合理的,現在重新加以調整同樣是合理的。」「顯然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各項決定和決議,完全符合於目前形勢的需要。這些都是進一步加強國家統一和集中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們必須保證其徹底實現,以便接受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的任務。」

這實際上是指出行政區劃的調整是為了更好而適應國家計劃經濟發展的需要:經過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努力,國民經濟初步從戰爭中恢復過來,國家開始轉型進行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原有的大區和分散的省級建制已不能滿足新時期建設的需要,必須精簡省級行政單位,尤其是缺乏歷史建制支撐、與其他省建制完整性相衝突的省份。

由此可見,作為新中國1952年的這次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的一部分,平原省的撤銷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國家工業化發展的需要,配合國家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步伐。

其次,從平原省自身來看,其被撤銷是經濟、政治、歷史、地理和人文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經濟上來看,缺乏經濟中心城市與相應的經濟凝聚力是平原省撤銷的重要原因。第一,平原省是中共中央依據解放戰爭發展的形勢而建立的,是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交界地新建的省份,無歷史沿革,尤其是在近代,並沒有作為獨立的省建制存在過。所以與承襲舊制的省份相比,其建設過程可能較為困難。中央政府在三年中對平原省的生產和救災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在開國伊始,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決定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避免鋪新攤子是必要的。

第二,平原省原是冀魯豫三省邊陲,經濟文化落後,缺乏傳統的經濟中城市。1952年11月15日。當天,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調整省區建制的決議》。決議認為,「鑑於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即將開始,平原省缺乏經濟中心城市,而河南、山東兩省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中又都需要恢復原來建制,決定撤銷平原省建制」。接著《中共平原省委關於正確執行中央撤銷平原省建制的指示》中就指出:平原省處在五省結合部,缺乏經濟中心城市,而河南、山東兩省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又需要與其原屬豫北、魯西地區相結合,且恢復大省制,有利於今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並便利於中央領導。」

從這兩份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正是由於缺乏經濟基礎和經濟中心城市,平原省如果想獨立實現工業化,其困難將是很大的,正是基於這種考量,中央才認為平原省作為一個具有經濟意義上的省份存在而進行工業化是不適宜的,不利於集約地利用經濟資源進行工業化建設。

從政治角度考量,平原省在基本完成了治黃、肅特維穩等基本任務以後,其歷史使命已基本完成。當初之所以設立平原省,主要基於幾個原因:一是這一區域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當地的敵特、土匪和反動會道門等反革命殘餘勢力亟待肅清(反動會道門是由封建社會的秘密團體演變而成的,大半被特務利用,成為當時企圖對人民政府搞破壞的最大反動組織);二是黃河橫貫該地區,堤防極不鞏固,治理黃河成為當務之急。同時,該地區的工農業生產遭受戰爭嚴重破壞,需儘快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生活。

正如原平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在《平原省人民政府三年來工作基本總結》中所總結的那樣:「三年來在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及華北行政委員會的領導下,本府團結各階層人民大力進行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針,並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歷次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決議,每年均因時因地地確定具體方針與任務,經過全體幹部與廣大人民的努力,全省社會改革基本完成,各項事業均有很大的發展,黃河及內地河、湖基本上做到了堤防鞏固,大大減少了洪水的威脅,這就給今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創造了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也就是說,在它存在的三年時間裡,平原省事實上已完成了肅特、治黃、維穩等基本歷史使命。本來,平原省的成立本身就是中共中央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華北局領導人劉瀾濤在撤銷平原省建制報告中說:「平原省的存在,是中共中央在剛剛掌握全國政權前後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對地方行政建制進行的一系列調整中的一部分,它的建立,是為了儘快穩定該地區局勢,以利於解放全國的戰爭順利進行。所以,它的歷史使命,也就是在最初的兩年中,盡力穩定該地區的社會局勢,恢復該地區的生產,以利於全國局勢的穩定。」使命既然已完成,隨著中央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平原省境內災害連年及缺乏經濟中心城市的缺點使它不僅不能儘快發展起來,而且中央政府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鋪這麼一個新攤子,困難肯定不小。平原省也隨之被撤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歷史因素來看,一個國家的第一級行政區劃的設置要尊重歷史形成的實際狀況。歷史悠久的國家,第一級政區的形成往往都早於國家本身。改朝換代、政權更迭,新的國家往往總是承襲了舊國家原有的大部以至全部行政建制,特別是第一級政區。

而平原省是中共中央依據解放戰爭發展的形勢而建立的,是由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些解放區行政公署合併而成的。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發出通令,稱「華北已全部解放,為適應大規模生產建設的需要,本府第三次委員會擴大會議決定調整行政區劃,撤銷各行政公署,於魯西南、豫北、冀南銜接地區成立平原省」。

平原省是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交界地新建的省份,沒有相應的歷史沿革,無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並沒有作為獨立的省建制存在過。所以與承襲舊制的省份相比,其建設過程可能較為困難。

從地理和人文角度來說,省建制設置要綜合地考慮面積、人口、民族分布和自然地理形勢等因素。省主要出於地域管理的需要而設,因此一個省建制必須轄有相應的面積和人口,不宜過小。此外,作為一個完整的行政區域,如果境內自然地理形勢不能相對地聯成一體,割裂得比較厲害,儘管有現代科學技術提供的方便,在管理上,在形成地域共同意識上也會遇到困難。同時,省內至少要有一個以本省為主體的自然經濟區域。

我們來看平原省的地理狀況:雖然平原省在地理上連成了一片,但是平原省的管轄區域過小,面積大約5萬平方公里,1500多萬人口。同時,由於地理環境過於單一(絕大部分是平原),經濟上缺乏互補性,歷史上長期分散,經濟向心力不強,事實上很難形成一個以本省為主體的自然經濟區域。這種狀況在未來勢必嚴重影響平原省的經濟發展。

從人文角度來看,從國家相關文件中「河南、山東兩省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又需要與其原屬豫北、魯西地區相結合」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由於平原省為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各一部組合而成,受傳統力量的影響,劃出地區居民與原屬省份居民之間在風俗習慣、方言、經濟交往等等方面應該存在很密切的聯繫,這種聯繫很難依靠行政力量迅速打破或是改變。這在以後勢必也會影響平原省長足發展。

三、在新時代恢復設立平原省的設想研究

(一)河南省拆分單設平原省的必要性

河南省面積16.7萬平方千米,七普常住人口9937萬人,是個典型的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有17個地市,1個省轄市,共18個省管市,平均人口552萬。20個縣級市,82個縣,54個市轄區,共156個縣級單位,平均人口63.7萬。1791個鄉鎮,660個街道辦事處,共2451個鄉級單位,平均人口4萬。從河南省整體的人口規模和所轄地級市、縣市、鄉鎮數量及平均規模來看,河南省整體規模都過大,不利於行政效率的最優化。因此,一直以來都有專家學者和行政區劃愛好者、網友建議河南省拆分為兩個省級行政區,比如有的建議提出抗議考慮將鄭州市或洛陽市升格為中央直轄市,甚至建議將南陽市與湖北省襄陽市合併升格直轄市。

關於從河南境內劃出一個直轄市,這是比較方便的解決河南省規模過大問題的辦法。但是很多方案,城鎮規劃君何方洪都認為不具可操作性。比如把鄭州市與開封市合併後升格為中央直轄市,雖然鄭州經濟基礎比較符合資格,但是由於鄭州市的地理位置處於河南中部,如果把鄭州市和開封市從河南省直轄出來,那麼將對河南省的整體破壞太大,不利於新河南省的正常運行。而且假如鄭州市直轄後,肯定要考慮搬遷河南省委、省政府機構,也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而對於將洛陽市升格為直轄市的方案,雖然洛陽市升格直轄市後不需要搬遷省政府機構,洛陽直轄市也不需要建設新的政府機構,並且對河南的整體結構破壞比較小,把洛陽作為直轄市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洛陽市其實距離鄭州市太近,洛陽市與鄭州市都同處於黃河南邊,本身就屬於鄭州都市圈範疇。單獨把洛陽市升格為直轄市後,對解決河南省規模過大的問題影響不大。

(二)恢復平原省後能夠讓河南省名更加名副其實

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因為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只有小部分在黃河以北。黃河在河南省的北部穿省而過,所以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在黃河的南邊,而河南的小部分地區在黃河的北部。河南的安陽、濮陽、焦作、鶴壁、新鄉及省直轄縣級市濟源市等城市在黃河的北部,鄭州市、洛陽市、開封市、周口市、南陽市、駐馬店市、商丘市、平頂山市、許昌市、信陽市等地級城市在黃河的南部。

如果將恢復平原省,就等於將河南省在黃河以南的地方劃出去設平原省,而河南省將只管轄黃河以南的地區,那河南省名將名副其實,成了真正的「黃河之南的省」,以後也不會再誤導別人了。

(三)關於恢復設立平原省設想方案

假如真的能夠恢復設立平原省,那麼將涉及河南省和山東省的行政區劃調整,因為當初平原省就包括了今天山東省的聊城市、菏澤市和湖西專區(轄單縣、金鄉、城武、魚台、復程、巨野、嘉祥等縣及單縣城關區),以及河南省的濮陽市、新鄉市、鶴壁市、安陽市、焦作市和濟源市,全省總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只有4.3288萬平方公里。

1.擴大平原省管轄面積的設想分析

按照平原省的面積和人口規模來說,在我國省級行政區中都算是比較小的。從面積來看,原平原省面積僅有4.3288萬平方公里,其面積僅排名我國35個省級行政區(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倒數第7名(正數第29名),小於重慶直轄市(8.24萬平方公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7.06萬平方公里)、寧夏回族自治區(6.64萬平方公里),僅比台灣省(3.62萬平方公里)、海南省(3.54萬平方公里)、北京直轄市(1.64萬平方公里)、天津直轄市(1.19萬平方公里)、上海直轄市(0.7萬平方公里)、香港特別行政區(0.11萬平方公里)、澳門特別行政區(0.0033萬平方公里)。

所以從省級行政區面積上看,原平原省的轄區面積過小,很難形成規模效益。假如能夠恢復設立平原省,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有必要擴大平原省的管轄面積。

2.擴大平原省管轄人口規模的設想分析

如果從人口規模來看,按照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進行統計,平原省總人口規模約為3174.63萬人。在全國35個省級行政區排名中,僅排在全國第21名,少於山西省的3492萬人、重慶直轄市的3205萬人、黑龍江省的3185萬人,高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上海直轄市、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台灣省、北京直轄市、天津直轄市、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澳門特別行政區。

然而平原省是位於中原人口密集地區,既不是直轄市,不是邊疆省份,也不是海島省份,所以平原省只有3174萬人顯然規模過小,是不夠合理的,無法分解河南省和山東省的人口規模過大的問題。因此,作為平原地區的平原省來說,有必要擴大行政區劃管轄範圍,將整個省域管轄人口規模增加到5000萬人才是合理的。

3.擴大平原省經濟規模的設想分析

原平原省管轄的地級市和縣市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為14770億元(GDP總量最大的是菏澤市的3976億元,第二是新鄉市的3232億元,第三是聊城市的264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083.97億元(最多的是菏澤市的283.9億元)。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平原省的GDP規模僅排名全國第26名,低於黑龍江省的經濟總量,僅高於吉林省、甘肅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西藏自治區。

因此,從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來看,原平原省的規模都過小了。所以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假如要恢復平原省,那麼可以考慮擴大平原省的轄區範圍,將周邊經濟總量較高的地級市劃入平原省管轄範圍,增強平原省的經濟實力。

4.擴大平原省面積設想方案

其實從更加科學合理的角度來說,如果要恢復平原省行政區劃建制,可以考慮將山西省的晉城市、運城市、長治市、臨汾市和河北省邯鄲市及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和濟寧市一併納入平原省行政區劃範圍。新設立的平原省下轄13個地級市和1個省直轄縣級市(省直轄縣級濟源市),分別是濮陽市、新鄉市、鶴壁市、安陽市、焦作市、濟源市(省直轄縣級市)、晉城市、運城市、長治市、臨汾市、邯鄲市、聊城市、菏澤市、濟寧市。

新平原省的簡稱可以叫「平」,因為曾經平原省的簡稱就是「平」。但是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也可以考慮改叫「原」,比如省會城市車牌號就叫「原A」。假如要恢復設立平原省,省名可以繼續沿用「平原省」,起到傳承歷史的作用。

5.關於平原省會選擇分析

關於省會的選擇,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有兩個城市具有絕對的優勢,分別是原來的平原省的省會城市新鄉市和七朝古都的安陽市。為什麼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這兩個城市相比濮陽市、鶴壁市、焦作市、濟源市、晉城市、運城市、長治市、邯鄲市、聊城市、菏澤市、濟寧市更有優勢呢?城鎮規劃君何方洪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可以考慮原平原省的省會新鄉市,畢竟新鄉市曾經就是平原省的省會城市,繼續讓新鄉市作為省會,有利於歷史的傳承。新鄉市作為華北地區解放最晚的城市,卻獲得了當時新設立的平原省的省會城市的優勢地位,這取決於新鄉市的區位優勢。在平原省轄區內各城市中,新鄉市擁有優越的交通條件和地理條件。交通條件方面,民國時期新鄉即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軍事戰略要地。新鄉是平漢、道清鐵路的交叉點,且衛河橫貫其中,交通發達。

地理條件方面,平原省所轄地區正是當年黃河的「豆腐腰」地區,隨時面臨著黃河泛濫的困境。因此,當年平原省的省會選址必須儘可能較小地受到黃河水災的影響。平原省建省之初,即遭遇百年罕有的黃河洪水,全省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平原省委和省政府也採取了緊急救災措施,最終克服困難戰勝洪水。僅以受災地區來看,新鄉市受災程度較輕。新鄉市地處黃河北岸,地勢較高,且距離黃河改道之處(蘭考銅瓦廂)較遠,平原省內其他轄區或黃河過境,或大堤仍未加固,面臨著水災的危險。同時,在反革命殘餘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新區土改尚未完成的情況下,水災過後帶來的疾病防疫等問題,選擇其他地市作為省會城市,勢必會加重社會秩序的穩定工作,不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於面臨艱巨的治黃任務的平原省而言,新鄉市是平原省的省會選址首選之地。

而且現在的新鄉市交通條件極其發達,成為了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也是豫北地區首批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京深高鐵、京廣、新月、新菏等鐵路,京港澳、大廣、菏寶、原焦等高速和107國道貫穿新鄉。因此,從選擇新鄉市作為平原省的省會城市,既有歷史延續的原因,也有交通區位條件的影響。

二是可以考慮設在省域的地理幾何中心位置,即考慮設在安陽市,將安陽市作為平原省的省會城市。因為安陽市地處目前的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山東省四省交界處,東接河南省濮陽市,西臨山西省長治市,南接河南省鶴壁市、新鄉市,北臨河北省邯鄲市。

而且安陽市歷史文化底蘊在平原省範圍內是最深厚悠久的城市,因為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商朝、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安陽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周邊協同發展區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的重要區域中心城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