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郡縣治理的故事08---溫恭謙讓、以德化民的名臣卓茂

平安湘潭 發佈 2024-01-18T19:26:55.956469+00:00

>>卓茂,字子康,今河南南陽人,西漢末東漢初期的著名大臣。卓茂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和父親都做過郡太守,卓茂從小就受到正氣、民主的良好薰陶。卓茂在西漢元帝時前往長安求學,師從於儒學博士江生,學習《詩經》《禮記》和曆法算術,深得師傳,號稱「通儒」。


>>卓茂,字子康,今河南南陽人,西漢末東漢初期的著名大臣。

卓茂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和父親都做過郡太守,卓茂從小就受到正氣、民主的良好薰陶。卓茂在西漢元帝時前往長安求學,師從於儒學博士江生,學習《詩經》《禮記》和曆法算術,深得師傳,號稱「通儒」。起初,卓茂被徵召到丞相府擔任府吏,跟隨丞相孔光做事,孔光很認可其德行。

卓茂之有德處處有體現。一次,卓茂坐馬車出門,路上被人攔住,說那匹馬是他的。卓茂就禮貌地問:你的馬丟多長時間了?那人說:一個多月了。卓茂買這匹馬好幾年了,心想此馬與那人毫無關係。那人粗魯地扭著馬嚼子,一副不牽走馬就不肯罷休的樣子。此時的卓茂沒有亮出相府人員的身份,而是將馬卸下來給了那人,然後對那人說:如果這不是你的馬,請把馬還到丞相府。幾天後,那人找到了自家丟失的馬匹,於是趕快把馬歸還到相府,並向卓茂磕頭認錯,卓茂也沒有怪罪於那人

相信遇到這類事情卻這樣處理的肯怕只有卓茂了。

滿腹經綸的卓茂終於有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會。卓茂由於對儒學深有研究,後被舉薦為黃門侍郎,成為皇帝的近臣,不久,卓茂通過自薦而出任密縣縣令。期間,卓茂有一次去檢查市場店鋪時,發現有些商家存在短斤少兩的行為,其沒有一開始就處罰,而是在境內組織校正秤、斗、尺等度量衡器具,並且頒布地方性法規,對市場進行嚴格管理。從此,短斤少兩的事情基本絕跡

卓茂除了更新吏治、重修法令之外,還廢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有一次,卓茂發現當地人逢年過節都要大量宰殺耕牛來祭神,這種做法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於是,卓茂明令禁止宰殺耕牛來搞祭神活動。如此一來,密縣農民們由衷地感激卓茂。

卓茂的這些做法,受到附近幾個縣的官吏的熱嘲冷諷,認為卓茂不懂得治理之道,對百姓有輕縱之嫌。傳言到郡守那裡,也認為卓茂能力不濟,郡守特別要求對卓茂的政事進行監理。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卓茂泰然處之,其治理政事依然和往常一樣,一切以實效為重

卓茂沒有被束縛手腳,也不拘泥於條文,其對以德化民的治理理念更加堅定。

一天,有人向卓茂告發,說一個亭長收受了他送去的米和肉。卓茂對這位亭長很了解,總的來說是一個比較廉潔的官吏。為弄清情況,卓茂屏退左右,獨自問這位告狀人。原來,既不是亭長主動索要,也不是有事求亭長,而是既敬重又懼怕亭長才去送禮的。卓茂明白了事情的曲直,於是直言告狀人的做法是錯誤的,並說人和禽獸不同的是人有著七情六慾,知道相互友愛,相互尊敬;人生在世,相處要靠禮義綱常,亭長是一個好官,為表達心意而送些禮物是符合禮義的。卓茂進而說禮義是理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所需,如果什麼都按法律的話,一家之中,小錯可判罪,大錯可殺頭,勢必弄得人人自危。

對於這件事,我們暫且不論卓茂的對與錯,但是不難看出,卓茂在法治的大前提下更加注重對人性的尊重和道德的教化,結果就是官民知禮儀、懂仁愛。幾年後,密縣的社會風氣大為好轉,出現了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良好治況。

卓茂雖然只是密縣的縣令,管的範圍也不大,但是,在其治理下,密縣的老百姓生活安定,秩序良好,經濟發展。卓茂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也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這在西漢末年紛亂的政局中是不多見的。

漢平帝時,北方出現了大面積的蝗蟲災害,蝗蟲所到之處,草木一光,單是河南郡就有二十多個縣受到嚴重侵害。而在密縣,卓茂防患於未然,其事先了解到蝗災會向密縣蔓延時,號召百姓利用各種辦法大力滅蝗,由於防範得力,治理有方,蝗蟲沒有給密縣造成災害。河南郡守得到報告說各地災情嚴重,唯獨密縣未受其害,其十分詫異,就親自到密縣察看,情況果然不虛,於是對卓茂大加讚賞。後來,各地竟風傳「蝗蟲不入境」是卓茂實行教化就連蝗蟲都被感化了。此說法肯定不真,但這就是老百姓的口碑。

再說以前那些對卓茂曾經冷嘲熱諷的同僚們不得不承認其治理能力。卓茂確有君子之風,早忘掉了以前的那些事。當卓茂離任密縣時,百姓都依依不捨,並聚在道路兩旁,很多人泣不成聲。

有人說,生活在太平盛世,為人處世應當嚴正剛直;在動盪時代,應當圓滑老練;而在衰亂將亡的時代,就要方圓並用。

卓茂後半生正處亂世。王莽主持朝廷政事時,卓茂升任京部丞,掌管農牧桑蠶事務;後來,王莽篡位,卓茂以其為奸臣而不願在朝為官,便稱病辭職。公元23年,劉玄稱帝,卓茂感其至誠,做了更始政權的侍中祭酒,幾年下來,其眼見劉玄殺戮公臣、大封同姓,於是卓茂又藉口年老辭官返鄉。二年後,光武帝劉秀登基,需要文人集團幫助治理,「通儒」卓茂自然成為首選,劉秀親自拜訪卓茂,並給予極高評價。而卓茂認為劉秀乃劉姓正宗,且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於是,其以七十高齡出任太傅一職,並封褒德侯;卓茂的大兒子卓戎也被封為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封為中郎,在黃門任職。

公元28年,卓茂因病逝世,光武帝身穿素服親自為其送葬。卓茂一生,寬仁恭愛,恬盪樂道,視民如子,舉善而教,口無惡言,集中地體現出了古代文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文字無關;文字由艾親搜集、編輯、整理;如有侵權,敬請聯繫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 | 艾親1268,在此致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