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豐田「新戰略」啟航

汽車人傳媒 發佈 2024-01-20T21:04:16.396562+00:00

豐田正在有計劃地提速進入新能源業務,其規劃從遠期一直鋪到中近期。這是佐藤恆治和豐田章男的區別,也是形勢變化所致。文 /《汽車人》黎野一線車企重大行動,很少搞一驚一乍的突然襲擊,都是提前幾個月就公布出來。從不追求新聞性本身,就意味著更看重穩健和可預測性。

豐田正在有計劃地提速進入新能源業務,其規劃從遠期一直鋪到中近期。這是佐藤恆治和豐田章男的區別,也是形勢變化所致。

文 /《汽車人》黎野

一線車企重大行動,很少搞一驚一乍的突然襲擊,都是提前幾個月就公布出來。從不追求新聞性本身,就意味著更看重穩健和可預測性。

4月1日,豐田汽車正式實現了2個多月前就預告的領導層更迭。不光是豐田章男轉任會長、佐藤恆治接任社長,而是整個高管團隊的大變動。多達26人的高管變動,以及4月1日將對「2026戰略」進行說明,都在2月份就已經公布。

果然,4月7日,也就是佐藤恆治就任一周後,豐田召開了「新體制方針說明會」。

這是佐藤恆治率領的新管理架構啟航後第一次發布會宣講。在佐藤恆治看來,豐田的電動戰略沒有給人留下「強有力」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對外信息釋放的問題。「關於我們在電池電動汽車項目上進展緩慢的說法,我認為大約一半是溝通問題。」


解決「另一半」問題

與此同時,佐藤恆治治下的管理層,對新能源戰略,進行了進一步修訂,這顯然是為了解決「另一半」問題,即加快新能源戰略實施的節奏。

這是顯而易見的。自2018年起,豐田就不斷按「加速鍵」,但仍然被外界批評保守。

需要指出,激進和保守,並無真正的標準。輿論只是看到,一些中企和特斯拉在新能源業務上已經大有斬獲,甚至梭哈。但是,100%新能源業務的品牌只有兩種:一種是出生自帶新能源基因的;另一種是傳統汽車業務沒什麼值得留戀的。而豐田不屬於這兩者。

始終不能忽略,豐田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公司。從全球角度看,燃油車業務,乃至HEV的利潤仍然豐厚。

2023財年前三季度(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豐田汽車營收27.46萬億日元(約1.44萬億人民幣),同比上漲18.01%;歸母淨利潤1.9萬億日元(993.1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10%。

在傳統業務還相當賺錢的情況下,整個集團去刷新能源業務(據財報特斯拉電動車單車毛利是豐田純電車型的7倍),顯然並非理智。因此,豐田轉型新能源的戰略緊迫感不強,需要把控轉換節奏。

隨著新能源研發、生產和供應鏈逐步就位,豐田相應向新能源業務更多傾斜。在此之前,大筆研發費用正在投出去,這是轉型的戰略基礎。

因此我們看到,豐田兩代社長,雖然風格存在微妙的不同,但把控節奏、現階段不打算全員投入電動,是一致的。

不過,4月7日的「方針說明會」,還是明顯感覺到豐田正在有計劃地提速進入新能源業務,其規劃從遠期一直鋪到中近期,具體路線圖已經有了,實操性大大強化。這是佐藤恆治和豐田章男的區別,也是形勢變化所致。


加快新能源戰略節奏

在2023年開年,豐田計劃到2030年投放30款EV,EV銷量達到350萬輛。該計劃相對2021年時的規劃(2030年EV、FCV合計銷量200萬輛),以及2018年的計劃(2030年EV、FCV合計銷量100萬輛),大大提速。

現在,佐藤恆治針對2030戰略,提出了中期目標,即2026年之前投放10款EV,並使全球EV年銷量達到150萬輛。這相當於2022年EV銷量的60倍,要在4年的時間裡達致(仍採用4月1日開始的財年規劃)。

相應地,短期規劃也在提速。2024年,將在中國追加投放2款「當地開發」的EV。這似乎暗示豐田要走EV研發本地化,以及與戰略夥伴聯合推進的道路。豐田藉助中國EV產業和智慧,並植根於中國EV供應鏈的策略,有了加碼跡象。

對於美國和歐洲市場,bZ系列將繼續強化和增加車型。而新興市場國家,將上市皮卡及新的小型車。

如此,豐田就針對新版方針,制定了「三階梯」的具體布局。中國市場在EV開發生產上,角色將更加吃重。因為集團層面的「大向方針」,居然具體到特定市場的特定車型,還是很少見的。這恐怕也因應了佐藤恆治所稱的「強化溝通」的理念。


繼承與進化

豐田不可能將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業務虛化,佐藤恆治因此提出了方針主題為「繼承與進化」。前者很清楚,就是承接集團現有的所有業務,一個都不放棄;後者則實質上是強化EV戰略。


在豐田章男時代,他一再強調要實施減碳為標準的新能源業務,即EV、FCV和氫內燃機並進的策略。

在佐藤恆治主導的敘事裡面,仍是新能源「全方位戰略」。不過,EV這條賽道已經提升到其中的主要地位。這不是一種話術,集團萬億日元的投向,足以說明豐田的戰略修訂是認真的。

而FCV的商業價值兌現,佐藤恆治提出要以商用車為中心加以推進。這與中國企業目前所做的努力,就比較合轍,雙方謀求合作的可能(比如和一汽解放)。

作為豐田章男的繼任者,佐藤恆治上任時間還很短,還看不到施政風格,但已經有了自己明確的主張,那就是他著墨比較多的「豐田移動出行理念(TOYOTA Mobility Concept)」。

這是一個新理念,目前的描述還不足以窺全貌,大致是從汽車、移動出行和社會服務三個方面提出「價值擴張」的標準。豐田將依賴雲服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服務(名為「Arene」),可遠程提供汽車安全服務,以及跨平台運行的車載OS。

這裡面很多技術,中企都在實行研發,手快的已經部署了其中部分。豐田提出這一點,表明它嘗試藉助互聯和雲的數據能力,增值品牌。

此次說明會上的一些內容,在今年早些時候已見諸媒體。但只有從豐田新一代CEO親口說出來,才能切實地體會到,豐田新能源戰略,是將整個集團資源都拿來背書,並押上了集團未來的命運。

佐藤恆治的動作既迅捷又大膽,顯示了他的運作得到了會長豐田章男、元老派的支持,否則就不會對高層大幅改組,後者顯然是為了適配「佐藤新政」。

這場EV變成先鋒的豐田變革,將從雷克薩斯開始,豐田主品牌快速跟上。在全球幾大市場的300萬輛產能,將發生徹底的改變(其中大部分應該是未來幾年新建產能)。

為此,豐田需要大力改造供應鏈,直到能為這個產能計劃提供足夠的零部件需求。其中,電池的產能部署,將是重點。除了傳統的松下,豐田將謀求與中國電池供應商敲定中長期合作。接下來,將看到豐田與後者進行實質性接觸。

一個力量強大的龐然大物,很難被正面打倒。能對其構成威脅的,是短視和無視環境的變化。佐藤恆治此舉已經表明,他理解當前汽車產業格局的變化,比起豐田用幾十年建立一個帝國要快得多。他決意充分運用這些剛剛開始掌管的力量,追趕、博取新的生機。

豐田章男說:「新團隊可以做我不能做的事情。」短短一句話裡面,包含了很多值得玩味的意象。

4月7日的「方針說明會」,標誌著打上佐藤恆治印跡的新豐田戰略,開始啟航。這一次,也許只需很短的時間(譬如一兩年),就能看到新政的效果。【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