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兵病死台灣,妻子回大陸尋子,40歲兒子不認親娘:我不缺娘

巴普羅的獨白 發佈 2024-01-22T13:48:46.733642+00:00

1989年,在青島鄉野間的一處農田,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拉著已經失散了40多年兒子的手,哭得泣不成聲。

為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閱讀前請辛苦點下「關注」。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89年,在青島鄉野間的一處農田,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拉著已經失散了40多年兒子的手,哭得泣不成聲。

而兒子卻絲毫沒有安慰的意思,還漠然地抽出自己的手,不耐煩道:「你走吧,我沒有你這個娘!

聞言,老太太悲痛欲絕,朝著兒子的背影嘶喊道:「兒啊,當年娘也是迫於無奈才丟下你的啊!

究竟是迫於怎樣的無奈,才導致母子分離四十年?兒子最終會原諒這位可憐的母親,喊她一聲娘嗎?

背井離鄉,不忘故土

老太太名叫張彩霞,丈夫叫施宮存。

施宮存是山東棲霞人,在國民黨的船上任職大副。1949年,隨著國軍節節敗退,將近60萬國民黨士兵撤退到台灣地區。

張彩霞也是在這個時候,和施宮存一起被迫退守台灣。

到了台灣以後,施宮存被分派到基隆港駐守,在艦艇學校里當老師,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在台灣人生地不熟,張彩霞經常一個人坐在家門口的石凳子上發呆。

等丈夫一回到家中,張彩霞便會哭著問他:

「我們還要在這裡呆多久,也不知道家裡現在情況怎麼樣了,我好想金金,好想回家。」

每每此時,施宮存都會長長地嘆一口氣,他又何嘗不想念故土?

但眼下局勢十分複雜,上個月,有位士兵就問了一句「什麼時候可以回家」,便被管控了起來。他壓下心頭的愁緒,提醒妻子千萬不要和別人說這種話。

張彩霞卻哭得越發厲害:「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施宮存無奈道:「再等等,等時局明朗些,我們一定可以重返故土。」

然而,施宮存和張彩霞都沒有預料到,這一等,就是大半生。

在台灣呆了幾年後,張彩霞陸續生了三個女兒。一家五口人擠在不足四十平米的小房子裡,日常開銷全部依靠施宮存微薄的薪資,過得十分拮据。

1962年,施宮存在艦艇學校授課時出了意外,眼睛被炮彈炸傷。為此,施宮存被迫提前退役,部隊給他發了退役金和傷殘補貼。

夫妻二人用這筆錢和過往的積蓄購置了新房,買房後,他們手上便沒多少錢了,日子仍舊過得艱難。

好在,施宮存之前學的無線電技術,還算有點手藝,他靠幫別人修理家電,也能勉強維持正常生活。

過了幾年,施宮存和另外一位同樣因傷提前退役的戰友合夥開了一家漁具店。漁具店在他們的辛勤操持下,生意越來越好,施宮存一家人的生活這才徹底得到改善。

三個女兒也陸續結婚生子,大女兒和二女兒分別移居美國和加拿大,小女兒則嫁給了本地人,留在了台灣。

雖然日子越過越好,可施宮存和張彩霞心中始終有一個解不開的結。

亂世飄搖,幸福短暫

這麼多年,他們不敢在人前談大陸,鮮少有人知道:他們在海峽對岸還有個兒子!

張彩霞出生在戰爭時期,幼時被親生父母拋棄,幸得養父母收養,她才活了下來。張彩霞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養父母家庭十分困難,但一家人對張彩霞都很好。

19歲那年,張彩霞認識了比她大十一歲的施宮存。施宮存是個孤兒,從小在福利院長大。長大以後,他進了部隊,在國民黨的船上任職。

類似的童年經歷讓二人一見如故,他們很快結婚了。

婚後,施宮存照舊駐守在船上,每隔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雖然聚少離多,但夫妻二人感情仍舊十分親密。

婚後第二年,張彩霞便生下了一個兒子。施宮存給兒子取了一個小名,叫金金,希望他一輩子衣食無憂,不用為錢財發愁。

考慮到自己經常不在家,施宮存還花錢請了個奶媽去照顧張彩霞和兒子。然而,就在張彩霞以為他們的幸福日子會這樣一直繼續下去的時候,生活出現了變故。

施宮存有一天晚上回到家中,憂心忡忡地告訴她:「看現在的局勢,說不準我們什麼時候都要去台灣。

彼時,張彩霞正在坐月子,聽到丈夫的話,也沒有太放在心裡,她一邊逗著兒子,一邊隨意道:「反正不管你去哪裡,我們娘倆都會跟著你的。

施宮存緊緊抱著還沒有滿月的兒子,對妻子點了點頭。

「你放心,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一家三口都要在一起!」


軍令如山,骨肉分離

施宮存只在家裡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天還沒亮便匆匆返回了部隊。

接下來的兩個月,施宮存都沒有回家,張彩霞想出去打聽一下丈夫的消息。可這個時候,兒子忽然出了疹子,發起了高燒,張彩霞只得留在家裡照看兒子。

5月份,施宮存終於回家了。剛一推開門,他便著急地朝屋內大聲喊:「彩霞,趕快收拾好東西,部隊下了命令,要我們帶上老婆孩子馬上去台灣!」

張彩霞瞬間慌了神。

「這可怎麼辦,孩子在出疹子,大夫說這幾天千萬不能見風,不然性命堪憂!」

軍令如山,施宮存不得不從,可兒子病情嚴重,哪能受得了長途顛簸?

施宮存和張彩霞只好一邊收拾行李,一邊商量著兩全之策。可二人忙活了一宿,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

奶媽劉翠蘭見狀,主動對二人說道:「要是你們信得過我,就把金金留給我照顧,我一定把他當作我親生兒子看待。

和劉翠蘭相處了幾個月,張彩霞還是相信她的為人的,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骨肉,張彩霞實在捨不得和他分離。

就在施宮存夫妻二人還在猶豫的時候,門外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是部隊派人來催他們趕緊出發了,張彩霞心亂如麻。施宮存咬咬牙,從身上掏出一些值錢的東西交給劉翠蘭:「金金就拜託你了!」

張彩霞立即哭著要去抱兒子,等在門口的士兵催促道:「再不走,小心軍法處置!

施宮存沒辦法,只好一邊拉著張彩霞往車上走,一邊安慰她:

「孩子交給奶媽照顧,至少不會有性命之憂,我們過一段時間就回來了。」

可令施宮存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這一走,就是四十年。

千辛萬苦,尋親之旅

這四十年來,施宮存和張彩霞沒有一刻不牽掛著兒子。

如今,三位女兒都有了各自的家業,台灣地區也於1987年宣布解除「戒嚴令」,夫妻二人這才敢將回大陸尋找兒子一事提上日程。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張彩霞與施宮存早就和大陸親人斷了聯繫。茫茫人海,要找一個人談何容易。

直到一天,遠在美國的大女兒打來了一通電話,讓夫婦二人再次拾回了找到兒子的希望。

大女兒說她一位朋友要回青島,聽說兩岸通航了,他可以幫忙聯繫一下老家的親人。

聽到女兒的話,施宮存夫婦二人十分激動,迫不及待地將從前的家庭住址和親人姓名告訴了這位朋友。

過了一個多月,大女兒再次打來電話,開心地告訴張彩霞:

「媽媽,我朋友找到了舅舅,舅舅還給你寫了一封信,我已經寄給你了!」

隔了將近半個世紀,收到家人的訊息,張彩霞不由淚流滿面。

通過這封信,張彩霞得知養父母和大姐早已去世,年過七十的哥哥也臥病在床了。

張彩霞和施宮存決定回鄉探親,同時也去尋找兒子的下落。他們訂購了返鄉機票,滿心歡喜地收拾行李。

然而,就在出發前幾天,施宮存突然暈倒了……

施宮存眼疾復發,導致腦內出血,等送去醫院的時候,人已經不行了。

彌留之際,施宮存拉著張彩霞的手喃喃道:

「老伴啊,我估計回不去了,你一定要找到我們的兒子啊,這些年來,我們太對不起他了!」

張彩霞內心悲痛萬分,握著丈夫的手重重地點了點頭。三位女兒從不同的地方趕回來奔喪,原定的探親計劃也只能往後推遲。

1989年的春天,張彩霞抱上了施宮存的骨灰盒。在女兒的陪伴下,終於踏上了回鄉尋子之旅。

在青島,張彩霞見到了臥病在床的哥哥,哥哥抹著眼淚告訴張彩霞:「你一聲不吭地就走了,知不知道爹和娘臨死前還在念叨著你!

張彩霞心酸不已,哭著向哥哥解釋當年的情形……

哥哥也很清楚她當時離開也是迫於形勢,並沒有真正怪她。他知道張彩霞還記掛著金金,早就托人去打聽了:「只要金金還活著,你們娘倆就一定還能再見面!」

在等待兒子消息的同時,張彩霞去祭拜了從前的親人,並買下了一塊雙穴墓地。她將施宮存的骨灰盒安置好之後告訴女兒們:「我死後,將我和你們父親埋在一起。

轉眼便過了幾個月,還沒有兒子的消息傳來,張彩霞內心越發焦急:兒子會不會早就不在人世了?一想到這個可能性,張彩霞就坐立難安。

骨肉分離,拒認親娘

直到這天,有人告訴張彩霞:

「我們隔壁村子有個男人今年40多歲了,和你們要找的金金很有可能是一個人!」

張彩霞懷揣著一絲希望,在外甥的陪同下趕到這人說的村子,遠遠地看見一個正在鬆土的農村漢子。

張彩霞看到那漢子的背影時,瞬間就哭成了淚人兒。

她顫抖著聲音和外甥說道:「就是他啊,他就是我的金金啊!」外甥立即領著張彩霞上前和金金相認。

金金看到來人一臉茫然,等張彩霞說明了來意後,金金的臉沉了下去:「我確實不只有一個娘,但絕對不包括你!

金金說完,繼續扛起鋤頭去幹活,張彩霞錯愕地站在原地,兒子為什麼不肯認她?

金金的養母正好在不遠處,看到這一幕,過來安慰她,也讓張彩霞明白了兒子如此冷漠的原因。

原來,金金現在的養母,並不是張彩霞認識的劉翠蘭。當年施宮存夫妻離開後,劉翠蘭便生了一場大病,臨終前,她把金金交給了眼前這位老太太。

當時,老太太的丈夫剛去世不久,她受到劉翠蘭的託付,獨自一人將金金撫養長大。孤兒寡母的,在亂世中吃了很多苦頭。

張彩霞聽得心痛不已,明白兒子對自己心裡有怨氣。她就想著做些什麼,來彌補這些年來對兒子的虧欠。

她出錢幫兒子家翻新了新房子,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去看望兒子和老太太,給他們添置家具、生活用品。

隨著時間推移,金金對張彩霞的態度緩和了許多。但直到張彩霞離世,金金也都沒有對她喊出那一聲「娘」。

小結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上演了無數骨肉分離、妻離子散的悲劇。

又有多少人,直到客死他鄉都不知道家人的消息!

願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都不要體會背井離鄉、骨肉分離的痛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