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選擇復員安置,一定要考慮清楚後路。

一條大船 發佈 2024-01-22T23:13:25.238731+00:00

有人不年輕了,卻堅持選擇復員,好多人不理解,覺得這麼選擇有些可惜。是的,結合自身的情況來看,確實選擇復員損失挺大的,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作為納入法定退役安置模式的選項,復員正在逐漸被很多人接受。


有人不年輕了,卻堅持選擇復員,好多人不理解,覺得這麼選擇有些可惜。


是的,結合自身的情況來看,確實選擇復員損失挺大的,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納入法定退役安置模式的選項,復員正在逐漸被很多人接受。


其實,大家智商都夠,有些人選擇復員,也並非一時的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有一位張參謀選擇了復員,原因是因為他女友家裡經營著一家大型的公司,期待他能夠復員回去幫忙打理公司,如今張參謀回去了,成為了這家大型企業的副總。


這種就很正常,有了好的後路,做出任何選擇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的老團長在選擇安置的時候,本來可以安置到省會城市的實職部門,結果他不滿意,當年滯留,第二年選擇了自主擇業,最終去了一個大型企業當副總,年薪當時給的是百萬,如今他仍舊在商海里打拼。


改革之前,我有一位戰友想要復員,但是單位不同意,最終他在滯留一年後,選擇安置到帝都的一個單位,去單位報到後,這位戰友就辭職了,如今在深圳,也就是他老丈人的地產公司擔任項目經理,賺的錢自然要比轉業後多的多。



有一位劉幹事選擇復員,是因為他想去的一個一線城市,當地轉業政策發生了變化,靠轉業肯定是回不去了,他復員回去參加了考公,最終成功上岸。


說實話,其實我是不太建議效仿劉幹事這種做法的。


這種做法當然是有風險的,對於後路來說,並不穩妥,先不說他復員的時候有多大歲數了,距離考公的截至年齡35歲還有幾年,單就他能不能考上,這個要打問號,要知道地方每年千軍萬馬的人在考公,尤其是一線城市,競爭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除非是女方家裡有較厚的底蘊,可以確保劉幹事在沒有成功考公之前,能夠安心踏實地在這個家庭待下去。


在一個社會來說,如果男方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或者穩定的工作,時間長了很快會被這個家庭嫌棄的。


我們做任何決策,肯定都奔著最好的結果去的,但是一定要做最好的打算,做最壞的準備,倖存者偏差,讓我們只看到了成功的人,卻忘記了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有很多人失敗了。


如果無法承受失敗的痛苦,那就要謹慎選擇走向成功的道路。



所以,我們在做出復員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後路該怎麼走?


究竟是有雄厚的資本和人脈關係可以供自己回去後使用,還是已經有了超強的謀生技能?


尤其是超強的生存技能,這是你回去之後賴以生存的技能,如果沒有這個,做出任何選擇,都是盲目的。


我不反對復員,我反對盲目的復員,只有在深思熟慮,對自己的後路有了妥善的安排的復員,才是值得提倡的。


其他選擇,諸如轉業、逐月,同樣是這個道理,尤其是逐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