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四灘」馬蓮灘(三)

曹建成舊城人 發佈 2024-01-23T02:19:49.924449+00:00

此處原先是一塊水草豐富的草地,因生長馬蓮而出名,無居民居住,馬蓮是一種草本科木,人們將長成的馬蓮割下來,編成各種用品,隨著人員的居住,因無有地名街巷,於是便稱此地為馬蓮灘。

二:四灘

一:馬蓮灘,原址今清真鴻燁樓,世紀御園住宅小區、新民街一帶。

二:東西苟家灘,原址今匯豪天下住宅小區南區。

三:孤魂灘今寶爾罕廣場東南。

四:後沙灘今呼市一中後操場,以上為四灘。

1馬蓮灘。馬蓮灘位于歸化城東北方向。此處原先是一塊水草豐富的草地,因生長馬蓮而出名,無居民居住,馬蓮是一種草本科木,人們將長成的馬蓮割下來,編成各種用品,隨著人員的居住,因無有地名街巷,於是便稱此地為馬蓮灘。馬蓮灘西有一街叫南順城街,街路東即馬蓮灘,街面東建有一座喇嘛寺院,岢嵐召,亦稱迦藍召,俗稱「可憐召」。漢名「隆福寺」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是綽爾濟、喇嘛達賴的徒弟恩克修建(《土默特志》上卷第813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該召廟屬乃莫齊召附屬召,建國後為學校占用,原址現為中山西路回族小學。清康熙晚年,由於回族的大量湧入,清政府就將這塊生長馬蓮的地方劃出來給回族做為居住和生產之地。從此以後,馬蓮灘成了歸化城外長達200多年的屠宰專業地段。留下「馬蓮灘的能宰能殺」的順口溜。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的馬蓮灘,為回族居集區,多土平房。1971年夏,和我一起下鄉的知識青年麻四元就住在馬蓮灘東寺巷東南口50米處。他家祖傳幾代人就在此地居住,並以屠宰為生。時間長了、慣熟了什麼話都可以講,慢慢地道出了一些馬蓮灘的來龍去脈。馬蓮灘是回族居住區域。「在明朝回回官兵被用來「以夷制夷」(《呼和浩特回族史料》一集劉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來源與回民形成初探》1—10頁)」。在大同右衛一帶,尤以麻家為重,《明史》〈麻貴傳〉中記載:「多高家兵」,「麻氏雖然效忠朱明王朝,他家的回族士兵難免叛逃出邊。所以一些回民士兵便不斷來到歸化城居住。」「進入清初陸續有雁北、京、津、冀、豫、江蘇遷來。」由於馬蓮灘一帶在城東,人煙稀少,「來歸化城的回回遂選擇了在馬蓮灘為居住地」(《呼和浩特回族史料》一集劉映元《呼和浩特市回族來源與回民形成初探》1—10頁)。「馬蓮灘在進入「光緒二十年後,它的屠宰業發展很快」故歸化城的屠戶大多集中在馬蓮灘,每年農曆中秋節到年底,是屠宰業的黃金季節」,回族屠宰戶最多時有一百單八家,號稱「梁山一百零八將」(《呼和浩特回族史》第135頁)。由於半獨立的屠行經濟文化特點。解放後人民政府將個體屠宰戶集中起來到呼市食品公司工作,馬蓮灘從此後就清淨了。成為居民住宅區。(未完待續)

文曹建成2016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