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外竟還有台北濟源等省直轄市

中國城鎮規劃君 發佈 2024-01-24T20:38:59.056384+00:00

在非行政區劃專業人士看來,直轄市就是指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慶市這四個中央直轄市。其實我國除了中央直轄市外,還有很多「直轄市」,比如省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等。

在非行政區劃專業人士看來,直轄市就是指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慶市這四個中央直轄市。其實我國除了中央直轄市外,還有很多「直轄市」,比如省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等。眾所周知的河南省濟源市、湖北省「天仙潛」(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新疆兵團的12個建制市、海南省的5個縣級市都屬於「省直轄市」(準確說法是「省或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其實除了我國大陸地區外,台灣還有6個「省直轄市」(即台灣省直轄市),那就是台灣省直轄的台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桃園市,這六個台灣省直轄市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因此,今天城鎮規劃君何方洪就來介紹一下台灣的六個「省直轄市」情況。

一、我國大陸地區的「直轄市」

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只要提到「直轄市」三個字,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慶市這四大直轄市,也就是「中央直轄市」。其實這是狹義的「直轄市」概念,廣義的「直轄市」概念是指由跨過一個中間層級直接管轄的建制市。比如按照建制市的常規概念,建制市只分為「設區的市」和「不設區的市」,「設區的市」與「不設區的市」應該是平級的,但是在行政管理上卻賦予了其行政級別。因此,才有正省部級的中央直轄市、副省部級的副省級市(副省級省會城市和國家計劃單列市)、地級市、縣級市等建制市的行政級別分類。

所以從廣義的概念來說,我國的直轄市可以分為中央直轄市,目前只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直轄市,通常是指省直轄縣級市(地級市也是省轄市,但不存在省直轄市的概念),比如河南省直轄縣級市濟源市,湖北省直轄縣級市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神農架林區是省直轄縣級行政區,並不是建制市),海南省直轄縣級市如東方市、瓊海市、五指山市、萬寧市、文昌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其實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轄的「師市合一」縣級市,但行政級別跟著師一起擁有了正廳級待遇)如第一師阿拉爾市、第二師鐵門關市、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第五師雙河市、第六師五家渠市、第七師胡楊河市、第八師石河子市、第九師白楊市、第十師北屯市、第十三師新星市、第十四師昆玉市。

其實除了以上省直轄縣級市外,我國的有些省或自治區的省計劃單列市和省直管縣級市也可以算作是「准省直轄市」,比如內蒙古自治區的計劃單列市滿洲里市(行政區劃上仍舊屬於地級呼倫貝爾市代管)、二連浩特市(行政區劃上仍舊屬於錫林郭勒盟代管),吉林省計劃單列市琿春市(行政區劃上仍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吉林省計劃單列市梅河口市(行政區劃上屬於地級通化市代管)。

二、台灣的「直轄市」

除了我國大陸地區的四個中央直轄市和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省直轄市」外,其實在台灣還有6個省直轄市。但是台灣喜歡把這6個省省直轄市叫「六都」,這六個台灣省直轄市分別是台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桃園市。

台灣的這六個省直轄市之所以叫「六都」,是因為台灣將這六個省直轄市在組織人事和財政預算等層面比其他縣市享有更多資源,以台灣省當局統籌分配稅款來說,「六都」都能夠獲得65%的稅款,而其他的35%稅款分給剩餘的16縣市。

台灣的這六個省直轄市成立的時間有所不同,其中台北市作為台灣省的省會,在1967年就升格成「省直轄市」;高雄市在1979年改制為「省直轄市」;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則在2010年晉升為省直轄市,當時為「五都」,同一年台中縣市、台南縣市和高雄縣市也合併;桃園市2014年也成了「直轄市」。

目前台灣的市可分三級,第一級是六個台灣省直轄市;第二級則是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等三個台灣省轄市;第三級則是鄉鎮市(縣轄市),像是南投縣下轄南投市,台東縣下轄台東市等。據城鎮規劃君何方洪統計,截至2023年4月8日,台灣共設置了14個縣轄市,分別是新竹縣竹北市、苗栗縣苗栗市、苗栗縣頭份市、彰化縣彰化市、彰化縣員林市、南投縣南投市、雲林縣斗六市、嘉義縣太保市、嘉義縣朴子市、屏東縣屏東市、宜蘭縣宜蘭市、花蓮縣花蓮市、台東縣台東市、澎湖縣馬公市。

在上述台灣的三類建制市中,「六都」省直轄市的規格最高,理論上跟已虛化的台灣的「台灣省」和「福建省」平級。所以這六個台灣省直轄市才能被稱為「直轄市」,要不然就跟省轄市一樣了。

三、台灣的六個「省直轄市」

(一)台北直轄市

台北市是台灣的省會城市,也是台灣島上第一大城市,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經濟總量都排名全省第一。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以台北為中心與周邊市鎮所連結而成台北都會區,是台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其作為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核心,台灣省規模最大的公司、企業、銀行、商店均總部設在這裡。

台北設市歷史可追溯至清末(1876年)台北府成立;日據時期行政區域改革,台北於1920年設立「市役所」主管市政,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市街為基礎設立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這被視為台北正式建市之始。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台北市成為台灣轄市,隸屬於台灣省。台北市政府於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1967年7月1日,台北市升格為台灣地區的「省直轄市」。1968年7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台北市除了直轄其他十四區外,士林北投兩區是透過陽明山管理局管轄的。北高兩市的區一樣是屬於鄉鎮級,但陽明山管理局是屬於縣級,且非派出機構,真正算派出機構的是市區。

目前,台北市是台灣的省會和省直轄市,台北市共轄12個市轄區,分別是松山區、信義區、大安區、中山區、中正區、大同區、萬華區、文山區、南港區、內湖區、士林區、北投區。

(二)新北直轄市

新北市是台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新北市,台灣省六直轄市之一,地處台灣島最北端,全境環繞台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台灣省基隆市,東南鄰台灣省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轄29個區,總面積2052.6平方千米,總人口400.02萬人,是台灣地區人口最多的建制市。

1979年,新北的城市人口規模已到達「省直轄市」設置門檻,雖多次爭取升格但屢遭地區政府否決。2007年5月4日,台灣政府立法機構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人口超過兩百萬的台北縣將可准用「省直轄市」相關財稅與人事等規定,但轄區之鄉鎮市公法人地位不變,維持自治民選,若經台北縣議會同意,可報請台灣政府,申請改制為「行政管理機構直轄市」。

2007年10月1日,台北縣宣布升格為準「直轄市」暨舉行所屬一級機關新任首長聯合布達宣誓典禮。2008年12月,台灣省領導宣布將加速讓台北縣實質享有行政管理機構直轄市的財政、人事權責。2009年6月23日,地區政府內政部審查通過台北縣改制直轄市案;同年7月2日,地區行政管理機構正式通過改制案。2010年12月25日,台北縣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定名為「新北市」。

(三)高雄直轄市

高雄市是台灣的「省直轄市」(實際上只相當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地級市),地處台灣本島西南部,由原地級高雄市與台灣省直管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合併而來。高雄市面積達2947平方千米,總人口278萬人,位居台灣省第二位,也是台灣島僅次於省會台北市的第二大城市。

1924年將高雄街改設為「高雄市」,但仍隸屬於高雄州。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8日,正式成立高雄市。1979年7月1日,台當局行政管理機構將高雄市升格為台灣省直轄市(實際意義上的地級市)。2010年12月25日,高雄市與台灣省高雄縣合併為一新地級市同時撤銷省直管高雄縣,仍名為高雄市。目前高雄全市共轄38區。

(四)台中直轄市

台中市是台灣的「省直轄市」(實際上相當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地級市),全市總面積共為2214.89平方公里,台中市下轄29區,市域總人口26萬人 ,是台灣中部的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台中市是台灣省第三大城市,這裡曾是台灣政治權力中心,清朝時為台灣首府,日本侵占台灣後在此設州廳。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發達,素有文化城之稱 。高等學校數量超過台灣第二大城市高雄市,僅次於台北市 。

民國九年(1920年)年設台中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台中開始縣市分治設立台中市和台中縣。2010年12月25日,台中市和台中縣合併為大台中市,升格為台灣省直轄市,管轄原台中縣太平區、大里區、霧峰區、烏日區、豐原區、后里區、潭子區、大雅區、神岡區、石岡區、東勢區、新社區、和平區、大肚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清水區、大甲區、外埔區、大安區。

(五)台南直轄市

台南市是台灣的建制城市,也是台灣的「省直轄市」(實際上的地級市),同時也是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台南市全市面積2192平方千米,人口約188萬,是台灣省第四大城市。

清代時清政府在台南設台灣府,為全台首府。民國九年(1920年)台南廳與嘉義廳改制為台南州,台南州廳設立於州轄市台南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改台南州為台南縣,州轄台南市改制為省轄市,而脫離台南縣轄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14日,台南市政府正式成立。

2010年12月25日起,原台南縣和台南市合併改制為新台南市,並升格改制為台灣省直轄市。目前台南市下轄中西區、東區、南區、北區、安平區、安南區、永康區、歸仁區、新化區、左鎮區、玉井區、楠西區、南化區、仁德區、關廟區、龍崎區、官田區、麻豆區、佳里區、西港區、七股區、將軍區、學甲區、北門區、新營區、後壁區、白河區、東山區、六甲區、下營區、柳營區、鹽水區、善化區、大內區、山上區、新市區、安定區等37區。

(六)桃園直轄市

桃園市是台灣的建制城市,全市總面積1220.954平方公里,共劃分為13區。 桃園市區以桃園區與中壢區為主,一般習慣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由於毗鄰台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市常住人口210萬人。

清朝時期有移民於此遍植桃樹,桃花齊開時節,花海如雲,乃改稱「桃仔園」,此為桃園市市名之由來。在台灣的行政區劃體系中,「縣」往往比「市」大,所以現在的桃園縣內還管轄著一個桃園市。這個桃園市是1971年4月由桃園鎮改制為縣轄市桃園市。

2010年6月7日,桃園縣人口數突破200萬人,依照台灣《地方制度法》,於2011年1月1日起准用直轄市之編制(稱準直轄市)。 2012年7月提出改制為台灣省「直轄市」案。2012年11月23日台灣內政部門通過改制為台灣省直轄市。2013年1月3日審議通過,於2014年12月25日將桃園縣改制為桃園直轄市。

當時升格備選市名有「桃園市」、「大桃園市」、「新桃市」、「桃壢市」,但城市名稱最終確定為「桃園市」,原縣轄市「桃園市」則改設為「桃園區」,「無名稱混淆問題」。從此,桃源市正式成為台灣北部第三個省直轄市。原縣轄鄉鎮市一併改制為區,目前共有13區。

四、台灣的「省直轄市」未來設想

根據《自然資源部關於印發<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範>的通知》,對中國全圖和台灣省地圖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台灣省在地圖上應當按省級行政單位表示。台北市作為省級行政中心表示(圖例中注省級行政中心)。台灣省的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級行政中心表示。

城鎮規劃君何方洪研究認為,等台灣解放統一後,其行政區劃可以匹配我國大陸的行政區劃架構。比如繼續保持台灣省的行政區劃架構,則台北市仍為台灣省會,與福建省會福州市一樣屬於地級市,也可以跟四川省會成都市、湖北省會武漢市、陝西省會西安市、江蘇省會南京市、浙江省會杭州市、廣州省會廣州市、遼寧省會瀋陽市、山東省會濟南市、吉林省會長春市、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一樣的副省級省會,我國三位區號中預留的026就可以給台北市使用了。另外5個所謂的「省直轄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繼續作為地級市存在;3個省轄市即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改為縣級市;14個縣轄市則改為建制鎮。

但是如果考慮台灣省統一後的重要戰略地位,城鎮規劃君何方洪認為,可以考慮將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台南市、台中市和桃園市這六個台灣省直轄市改為副省級市的國家計劃單列市,3個省轄市即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可以考慮改為地級市。而縣則可以保持不變,14個縣轄市繼續保留且給予副縣級單位,給我國大陸地區的超大鎮、特大鎮改市提供借鑑和示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