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自殺」報導要慎之又慎

金石明 發佈 2024-01-25T14:12:54.541002+00:00

看到張家界四人跳崖自殺的新聞讓人唏噓不已,而媒體不斷地炒作,又讓人擔心不已。甚至一些大媒體用別的配音配畫面的短視頻,更讓人揪心。因為,我想起一位心理專家曾經告訴過我,不到不得已,不要報導太多自殺的新聞,因為自殺會「傳染」,會影響一些人去效仿。

看到張家界四人跳崖自殺的新聞讓人唏噓不已,而媒體不斷地炒作,又讓人擔心不已。甚至一些大媒體用別的配音配畫面的短視頻,更讓人揪心。因為,我想起一位心理專家曾經告訴過我,不到不得已,不要報導太多自殺的新聞,因為自殺會「傳染」,會影響一些人去效仿。

有一年,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一個商業體有人從樓上跳下來自殺,不料接連又在同一處發生了兩起跳樓自殺事件,當時,我們也進行了報導,這位心理學家警告我說,媒體報導自殺一定要慎重,因為自殺會「傳染」,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

我請教了這裡面的原因的同時,翻閱了一些資料:

據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每年死於自殺的人數高達120萬,自殺未遂者至少是自殺完成者的十倍至二十倍。

1974年美國社會學家Phillips正面證實了媒體自殺報導與人群自殺的關係。他發現,每當自殺事件上了頭版,其後兩個月里自殺的平均人數就會比通常情況多60人左右。

也就是說,每條頭版的自殺新聞會殺掉本來能夠活下去的60人左右。

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還針對這種現象——受媒體自殺報導影響而採取的自殺行為,專門起了一個名詞,叫做——模仿自殺,也稱之為「維特效應」。

維特是1774年德國文學家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的主人公,書中維特為情所困開槍自殺而告終。它讓歌德名聲大震,也在歐洲引起了一陣自殺浪潮,因為影響太過強烈,當時很多歐洲國家都將此書列為禁書。

2003年4月1日香港歌星Leslie Cheung(張國榮)跳樓自殺也引發了香港4月上半月的一個自殺小高峰。

研究發現娛樂界及政界名人自殺報導引發的模仿自殺是普通人的14.3倍

媒體誘發模仿自殺的機率與媒體的發行量、覆蓋面存在正向聯繫,也就是接收信息的人群越多,導致的模仿自殺人數越多。更讓人害怕的是,有研究發現傳統媒體自殺報導對現實影響是短暫的,存在一個模仿自殺高峰期,一般為1到2周左右。在報導的第3天會是一個高峰,然後在第9天開始慢慢下降。

但網絡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報紙與電視等新聞機構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不管是電視新聞還是報紙新聞都可以在網上長期保存,且可聚集很多相關報導,並進行互動評價與討論,使事件持續發酵,長久停留在人們的視線內。


所以,在網絡時代,當我們在報導和轉發這些消息時,要更加慎重。

WHO 2000年列出了一個媒體自殺報導的原則及禁忌,指出報紙不應刊登死者照片或自殺遺書,不應詳細描述自殺的方法,切忌將自殺歸結為單一的原因,不應美化自殺行為。

越是有影響力的媒體,越要承擔相關責任。



如今,我們碰到這樣的選題,沒有極為特殊的情況,我基本要求我們記者迴避。

在生命面前,媒體的那點「流量」什麼也不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