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8種極簡生活方式,放下執念,不計榮辱,提升你的幸福感

破局者breaker 發佈 2024-01-25T19:41:17.011980+00:00

人這一輩子,什麼是幸福?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一位年輕婦女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孩子的爸爸走到旁邊,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嬰兒。

人這一輩子,什麼是幸福?


美國教育家杜朗曾試圖尋找幸福:


他從知識里找,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是爭鬥與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


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一位年輕婦女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孩子的爸爸走到旁邊,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嬰兒。


簡簡單單的一幕,竟讓自己有種歲月靜好的幸福感。


杜朗這才驚奇地發現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卸下重擔,生活處處有幸福。」


幸福,從不是高不可攀的山峰,不需要刻意追求。


只是很多人被世俗和欲望蒙蔽了雙眼,內心所求太多,心便無處安放,也就讓我們忽視了眼前的幸福。


人最重要的是學會給自己鬆綁,擺脫疲累,自我調節,就能看到生活里許許多多的幸福和樂趣。


分享8種高級的生活方式,放下緊繃的狀態,提升你的幸福感。




在南美洲熱帶雨林里,生存著一種很漂亮的鳥類,終日沉迷於築巢不可自拔。


奇怪的是,巢穴的體積非常大,甚至可以容納下幾十隻鳥。


後來有動物學家研究發現,這可能是翠波鳥的攀比心理在作祟。只要有同類出現,它們就會比較誰的巢穴更大更好看,於是爭相築巢,直到累死。


人生在世,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因為處處和他人比較,累壞了自己,徒增了心理壓力。



上學的時候和同學比成績;工作了比收入待遇;到了中年成家,又開始比誰的孩子更優秀。


比得越多,內心的欲望越加難以滿足。時間一久,只會鬱鬱寡歡,與幸福背道而馳。


就像《人間值得》中說的那樣:


「和別人比較會讓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實在毫無意義,這只會消耗你的精力。」


人不爭,一身輕鬆;事不比,萬事暢通;心不求,一生平靜。


唯有走出攀比的怪圈,保持清醒,才能在紛擾的人世間活得輕鬆自在,找到寵辱不驚的淡然和幸福。




也許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工作努力、熱愛生活,任何時候都要求盡善盡美盡力而為。


這個過程,你不斷地掏空自己,變得力不從心,反而離那個理想的目標越來越遠。


曾看到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圓」缺了一角,打從心裡感到自卑,每天都忙於尋找那塊殘缺的部分。


因為缺了一角,它滾得很慢,在途中遇見了很多好看的鮮花、可愛的小動物,並與它們愉快地交談著。


直到有一天,它終於找到了自己身上那塊碎片,成為了一個完美的「圓」。可它發現自己滾動得太快,根本無法停下來和鮮花、小動物打招呼,失去了往日的快樂。


它這才意識到,有時候苛求完美,反而會錯過更多寶貴的東西。


詩人萊昂納德科恩說過一句話:「不夠完美又何妨,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很多時候,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換個角度看,殘缺也可能是另一種美。


與其一味苛求完美的結果,不如學會坦然接受,享受當下的幸福,人生自有一份樂趣。




俗話說得好:靠人不如靠己,求人不如求己。


越上年紀越發現,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和難處,關係再好,也很難保證對方隨時隨地支持你、幫助你。


到了後面,大家都一樣只能靠自己,餓了自己扛,病了自己痛,累了自己頂……


如果什麼事都指望別人,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最終結果就是被現實打個措手不及,還一無所有。



就像宮崎駿說的: 「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


人生這條路,靠山靠海不如靠自己。拒絕依賴,學會奮力前行,這才是自己人生最堅實的靠山。




央視主持人敬一丹,畢業後在家鄉當一名電台播音員。


家裡人很為她開心,畢竟這份工作穩定離家近,待遇也不錯。


可工作幾年,她就厭倦了這種一眼看到頭的生活,不顧家人阻撓選擇裸辭考研。


在這條路上她一波三折,第一次落選、第二次,終於在第三次報考中被心儀的學校錄取。


碩士畢業後也通過不懈努力,她順利進入央視,最終成為金牌主持人。


正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限制你,除了你自己。」


我們總覺得自己也就這樣了,其實不是因為能力受限,而是自我設限。


任何時候都不要害怕失敗和挫折,也不要恐懼未知的未來,而是勇於突破。


因為只有不設限的人生,才能解鎖無限可能。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人,怎麼樣妥善處理這些人際關係呢?


作家蘇岑有個觀點說得很對:


「真正好的關係,就是不費力,不需要刻意討好和努力經營,兩個人已是順其自然的舒適。」


如果維繫一段關係需要委曲求全,那註定最後傷痕累累。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瞬間:


職場上為了融入集體,不停迎合同事的喜好,毫無底線接下不合理的工作;


拼命討好一個不喜歡你的人,就連被當面嘲諷也假裝不在意,努力改變自己;


別人隨口一句話就陷入糾結,因為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輾轉難眠……


究其原因,不過是太在乎別人,而忽視了自己的感受。


好的關係,從來不用刻意討好,而是親疏隨緣、平等尊重。


當我們做回最真實的自己,善待內心柔軟的自己,才能真正被世界溫柔以待。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我們。


現實中,我們常常因為抱怨,導致情緒不佳、脾氣暴躁,結果倒霉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搞得人精神崩潰。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抱怨就像一塊磁鐵,只會積攢負能量,不斷吸引更多糟糕的事情。


戒掉抱怨,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才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若是遇到糟糕的事情,不妨試試調整自己的心態,跳出怨天尤人的困境,找到正確的能量圈,美好的事物隨之而來。




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本厚厚的單詞書,背了半年,還是停留在「abandon」;


計劃上午就完成的工作一拖再拖,結果臨下班了還有很多活沒幹完;


新年立下flag:讀書、運動、旅行,可最後都不了了之……


拖延症就像一桶冰水,總是能澆滅我們好不容易燃起的鬥志。



著名的TED也聊過這個話題,演講者用很形象的比喻解釋了,人為什麼總是拖延。


因為我們的大腦有一個「理性決策的小人」,還有一隻「及時享樂的猴子」。


當我們需要完成一件事時,腦子裡的小人和猴子會出現分歧,一旦猴子占上風,拖延症就產生了。


如何擺脫這種情況?


那就是不讓猴子有開口的機會:馬上行動!


凡事別想太多,先去執行,唯有馬上行動才能不斷接近我們想要抵達的目標。




網上有個帖子很火:如果明天死亡來臨,你最後悔什麼?


回復最高贊的,是後悔自己沒有好好把握光陰,趁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白白虛度了光陰。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毫無意義的虛度。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有句話很經典:「如果你計算一下你的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沒意義的事上。」


而這恰恰就是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熬夜,刷視頻;通宵,玩遊戲;周末癱沙發,一整天都在煲劇……


長時間追求短暫虛無的快樂,不僅耽誤了正事,也壓垮了鬥志,把你的生活攪得一團亂。


光陰有限,別浪費在無所謂的事情上。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為值得的事而努力。


未來的日子,用心去生活,用力去成長,你想要的都會向你奔來。



南懷瑾大師曾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世間千千萬萬的煩惱和紛擾,不過都是因為爭名奪利而起。放下繁雜,人生可以過得更輕鬆有趣。


人生的幸福,日子的好壞,不在境遇,全在心態。


你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你未來人生的打開方式。


往後的日子裡,願你我學會這8種生活方式,放下執念,不計榮辱,在這個無常的世界依舊滿懷希望,做人生的掌舵者。

關鍵字: